-
巴別爾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一個時代狂歡化色彩的文學記錄
伊薩克·巴別爾 巴別爾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無論姓氏還是生死,無論身份還是愛情,無論經(jīng)歷還是文字,都像是“未完成體”。
2016-11-09
-
西班牙國家詩歌獎得主梅斯特雷:詩歌就是反叛成規(guī)
采訪:陳默 翻譯:于施洋 校對:殷凌霄 胡安·卡洛斯·梅斯特雷在揚州個園 “我的家鄉(xiāng)不過泰晤士或者萊茵河/這兒沒人聽說過赫拉克利特/從前的家在雨里崩塌。
2016-11-07
-
哈利·克里夫頓:島嶼的詩歌漫游者
如同這個島嶼的許多前輩詩人、作家一樣,哈利·克里夫頓年輕時起就選擇離開愛爾蘭,去往常人難以抵達的世界角落。
2016-11-04
-
民謠與詩性:鮑勃·迪倫帶給中國同行的啟示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最終花落民謠詩人鮑勃·迪倫身上,不少媒體用“爆冷門”“出人意料”“不可思議”等詞匯來形容一位歌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引起的震蕩。
2016-11-04
-
“連愛情也生銹的這個太空啊”
瑞典詩人馬丁松是197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我們熟知他的一些杰出短章,比如“四季只是大海的一陣風,呼吸”,但對他長詩的閱讀卻有所欠缺。
2016-11-03
-
彼得·漢德克:我自認為是一個傳統(tǒng)的,古典的作家
彼得·漢德克在上海思南文學之家讀書會上與讀者交流 1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作家彼得·漢德克近日訪問中國,輾轉去了上海、烏鎮(zhèn)、北京。
2016-11-03
-
文學上的鮑勃·迪倫
鮑勃·迪倫(漫畫)(視覺中國/圖) 鮑勃·迪倫對民間文學史尤其是英美民歌歌詞傳統(tǒng)的挖掘、借鑒、發(fā)揮,充滿了經(jīng)典意義和啟發(fā)性,深具知識分子的自覺,大大開拓了詩歌的領土。
2016-11-02
-
驚情400年: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遠和近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畫像。
2016-11-02
-
詩人莫斯科娜:奧斯維辛之后仍有詩
采訪:陳默 翻譯:袁婧 校對:鄒迪 米利亞姆·莫斯科娜 “人總是會遺忘,但是語言保有它自己的記憶。
2016-11-01
-
奧登:論寫作
W.H.奧登(WystanHughAuden,1907-1973)是公認的現(xiàn)代詩壇名家,奧登1907年出生在英國,1946年成為美國公民。
2016-10-31
-
李建軍:一雙煮得半熟的靴子? ——車爾尼雪夫斯基批判
摘 要:車爾尼雪夫斯基以絕對的態(tài)度強調現(xiàn)實對藝術的優(yōu)先地位,并將自己的美學理念推向極端,從而賦予它以單向度的封閉性和狹隘性。
2016-10-31
-
對話梅維恒:文學史需要不斷地重寫
中譯本歷經(jīng)15年方問世,這或許會讓《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難以獲得本應有的關注度。
2016-10-31
-
達里奧·福:醒世的丑角
達里奧·福 《他有兩把手槍,外帶黑白相間的眼睛一雙》劇照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劇照 10月13日,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意大利先鋒戲劇家、晚年致力于意大利政治和環(huán)境清明的激進派達里奧·福(Dario Fo)去世。
2016-10-31
-
伍迪·艾倫:為跟上姑娘們的腳步我只好去讀書
【編者按】在《午夜巴黎》中,伍迪·艾倫用電影回到了1930年代巴黎的文學現(xiàn)場,那里有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
2016-10-31
-
布克獎得主希拉里·曼特爾:我為何寫《狼廳》
希拉里·曼特爾 今年7月,英國女作家希拉里·曼特爾(Hilary Mantel)的短篇集《學說話》在中國問世。
2016-10-31
-
阿多尼斯:“你們覺得諾貝爾文學獎很重要嗎?”
騰訊文化 王晟 發(fā)自法國巴黎 2016年10月15日,阿多尼斯在巴黎 拍攝:王晟 2016諾獎結果公布前,外界兩次盛傳:“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獲得了諾獎!”消息旋即被證明是假的。
2016-10-24
-
法國新小說最后一位代表作家米歇爾·布托爾:小說詩人的精神旅行
米歇爾·布托爾 ①《度》法文版 ②《變》法文版 ③《時間表》法文版 ④《米蘭弄堂》法文版 秋風乍起,提醒人們盛夏已經(jīng)成為回憶。
2016-10-16
-
在黃金小巷,體驗卡夫卡的“孤獨”
布拉格城堡下的黃金小巷看上去有點花里胡哨,卻有點喜感,那些逼仄、低矮的小商店,幾乎就是為 《白雪公主》的七個小矮人量身訂制的,一個成人版的童話世界,因為袖珍而卡哇伊了。
2016-10-16
-
201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鮑勃·迪倫
敲,敲,鮑勃·迪倫終于敲開了諾貝爾的門。
2016-10-13
-
“現(xiàn)代哲學之父”笛卡爾:“懦弱” 成為其豐碩思想來源
法國哲學家勒內(nèi)·笛卡爾被譽為西方“現(xiàn)代哲學之父”。
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