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與故園:中西文化中的蟋蟀
關于大自然的樂音,古人說過“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此處的蟲聲指蟋蟀的鳴聲。
2023-10-19
-
晚明武將詩及其文學史價值
明中葉以后,以文統(tǒng)武的軍政機制基本確立,軍事指揮、銓選、糾察之權(quán)逐漸掌握在各級文臣手中。
2023-10-18
-
宋代飲食里的桂花氣息
如今江南平原的人們對桂花樹的印象來自公園街巷綠化,人們呼為“桂花樹”。
2023-10-18
-
“情感學轉(zhuǎn)向”與對《紅樓夢》的再認識
近年來,情感學成為國外學界的一個熱點。
2023-10-18
-
錢謙益的復古“網(wǎng)絡”
晚明士人反思程朱理學的原因是多層次的,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程朱理學作為科舉制義的惟一定準,造成了學問的荒疏、士風的澆漓,加上晚明國勢日頹,需要新的學問來改變這一局面。
2023-10-16
-
三國時期到底有多少人?
《三國演義》里,對兵力有夸張的描寫,袁紹官渡之戰(zhàn)集結(jié)了七十萬大軍,劉備伐吳也出動大軍七十萬,諸葛亮北伐動輒三四十萬,曹操赤壁之戰(zhàn)更是集結(jié)了驚人的八十三萬。
2023-10-16
-
繁榮詩詞文化 譜寫當代華章
中國是詩的國度。
2023-10-13
-
鍋巴猶得老爹名——金陵生小言
《趙烈文日記》言方苞為人作墓碑,常恐死者家言不足信,篇中俱為疑惑不定之詞。
2023-10-12
-
為了兒子愛讀書,蘇洵操碎了心
蘇洵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并稱為“三蘇”,且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023-10-12
-
“吟詠所發(fā),志惟深遠”
沈德潛《說詩晬語》對晉宋之際詩運轉(zhuǎn)關作出了著名論斷:“詩至劉宋,性情漸隱,聲色大開。
2023-10-12
-
作為知識的小說與作為小說的知識
從知識學角度觀照中國古代小說,是近年來古代小說研究的一個新話題,有逐漸成為學術熱點之勢。
2023-10-11
-
奇觀念與晚明文學
“常”和“奇”是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的兩個極為重要的概念,它們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與審美取向,并對古代諸多文學樣式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023-10-10
-
從“放眼讀書”到“隨時修正”
自民國以來,“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這則胡適先生的治學名言流傳甚廣,影響頗大。
2023-10-09
-
柳宗元“永州八記”到底好在哪?
國慶期間,人們紛紛出行,游覽祖國大好河山。
2023-10-08
-
孔子的文明觀
歷史上的春秋時代,是中國文明繁盛、轉(zhuǎn)型的時代,這意味著孔子自始即面對諸種文明形態(tài),既有縱向的三代文明,也有橫向的邦國文明。
2023-10-08
-
淄博文豪的京官生涯
刀郎的一首《羅剎海市》帶火了淄博的聊齋園,游客人山人海。
2023-10-07
-
古代小說作者探考亂象例說
小說在古代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閑書,有的小說作者沒有署名,有的用了化名,有的雖然知道作者名字,但其生平經(jīng)歷也難以稽考。
2023-10-07
-
廣式月餅北伐記(下)
粵菜館開創(chuàng)廣式月餅新時代 傳統(tǒng)餅餌店升級為茶居,樓下賣餅餌,樓下飲茶吃點心;再進一步就是茶樓茶室,一樓外賣地位相對降低,堂飲堂室相形重要;再后來是茶樓酒肆合流。
2023-09-28
-
廣式月餅北伐記(上)
月餅當起源于廣東 中國吃月餅習俗傳說甚早,有說始于唐代,先在宮廷爾后至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當然甚是無稽,因為其時的小餅、月團多從形式上指團茶而言,并非餅餌之餅、月餅之月,不值深辨。
2023-09-28
-
中秋將至 踏訪京城的“月亮”地名
知名度最高的當屬月壇 其原名為“夕月壇” 京城與“月亮”有關的地名中,人們最為熟悉的當屬月壇,由此成為我尋訪的首選之地。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