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紀勝與文學北京—— 《記憶北京》對談活動舉辦
9月3日,由北京市文聯主辦,北京市文藝研究與網絡文藝發(fā)展中心承辦的“歲時紀勝與文學北京——《記憶北京》對談活動”在市文聯藝術工坊舉行。本期藝苑沙龍活動特邀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北大現代中國人文研究所所長陳平原擔任主講人,與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劉勇就文學與城、大學與城、食與城、都與城、史與城等話題展開討論。北京大學中文系長聘副教授、現代中國人文研究所研究員袁一丹擔任學術主持人。
《記憶北京》收錄了陳平原關于北京的文化隨筆共計25篇。作者以諸多實際行動為依托,試圖藉由文人的情懷和底蘊、學者嚴謹扎實的治學功底,用想象和記憶的碎片來重構一個精神的古都。
30余年來,陳平原由“北京文化”起步逐漸走向“都市研究”的北京研究之路。從發(fā)表隨筆《“北京學”》到開設北大課程“北京文化研究”,再到主持“北京: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主編“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叢書,以及指導多篇研究北京歷史、文化、文學、教育的博士論文。在此過程中,陳平原始終關注以北京為代表的都市建設、都市生活、都市文化以及都市書寫。
文學與城:如何評價文學與北京的關系
在中國文學的領域里,“北京”是少數幾個建構了自己文學形象的城市。借助于“北京”這個參照體系,不同的作家構建了不同的城市空間景觀。
“作家趙園曾寫過一本《北京:城與人》,從現代文學一直談到當代文學。相信30年后的今天,專業(yè)研究者及年輕一輩會把更多與北京寫作、文學及學術相關的內容帶入思考話題,而且會做得越來越好。”陳平原說。
劉勇則指出,在充分了解周作人、老舍等作家后,應關注新的北京作家對北京的新書寫。如作家徐則臣通過運河延展了北京的空間和內涵,將運河寫到故鄉(xiāng)花街、泰州、江蘇,使北京與外地通過運河溝通起來,為北京書寫帶來新內容,也為我們理解這座城市提供了新的視角。
大學與城:如何看待大學與北京的關系
一座城市如何從大學里吸取應有的養(yǎng)分,同樣一所大學如何能反哺它的城市,這既是理論也是現實的問題。
在陳平原看來,大學為城市貢獻力量,教書育人及輸送人才是一方面,如何為市民及所在城市做出其他貢獻也值得探討。
劉勇曾訪問劍橋大學,在劍橋大學所在小鎮(zhèn)難以分辨市民與學生、教授,他以此為例談到,這種“分不清”恰是教育的一種無形的成功體現。這也為思考城市與大學的關系提供了一個獨特視角。
史與城:如何解讀歷史與今日北京的意義
不了解歷史便無法真正理解像北京這樣歷史悠久的都城,陳平原介紹了北大開設的“行讀北京”課程,包含新文化記憶、北京胡同、北京中軸線以及北京舊城改造這四條線路。例如帶著學生從紅樓出發(fā)按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學生的路線從東郊民巷走到趙家樓,讓學生從實地走訪中獲得更貼切的歷史感觸。
袁一丹則認為,在高度媒介化的當下,人們行走城市時多會參考社交平臺攻略復制他人經驗,如何突破技術和媒介的框定來探尋城市的新鮮感和探險感,這成為了未來北京研究需要從理論上去思考的問題。
活動最后,三位學者還就北京作家的寫作、如何紀念“五四”談論“五四”、如何書寫北京的歷史文脈感受古老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內容,與觀眾分享了各自的認識和看法。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