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鶴下街N號
后來,剃刀聲占據(jù)上風,嚓嚓嚓,嚓嚓嚓,在頭頂上游走。 這個“后來”,其實非常短暫,用游標卡尺去卡的話,也就兩厘米左右。我先聽到的是絮語,像拿發(fā)黃的棉簽掏耳朵;接著是細微的剃刀聲,當透過呆板的塑料軟門簾看到屋里的情形后,剃刀聲驟然亮了,那亮很鋒利,一閃一閃的。
一
如不是從7月的汾河畔,一路天上地下輾轉,來到中山岐澳古道上的古鶴村,我直到現(xiàn)在還估摸著,在別處會不會遇到這樣的理發(fā)店? 整個的一棟緊湊的小二樓,夾在街北的沿街的屋當中,二層封閉的陽臺做了下層的屋檐,看上去就像壽星的額頭。理發(fā)店開在下層,既無那種小理發(fā)店花哨的裝飾,也無吆喝生意的招牌,一個藍底白字的門牌,釘在門與窗之間的墻上:古鶴下街N號。
從發(fā)現(xiàn)它的那刻起,我就想,那門兩邊至少該有一副對聯(lián),比如:“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但是沒有,只有門額上貼著一個過年時留下的橫批:“生意興隆”。橫批下面貼著5張紅灑金紙掛千,與橫批一樣還保持著鮮亮,沒有被日子掉頭后去一口一口舔淡了。從街的一頭走來,稍不留神就會錯過去。
我所想的對聯(lián)中的“老夫”,倒是非常適合店主人,50歲大幾的樣子,穿著棉麻白半袖衫、棉麻灰短褲,還有藍塑料拖板,臉上慈微微地透著老到。那“老到”,若剖開臉去尋找,會看到盤根錯節(jié),與老伯的脈絡相連。
聽到剃刀聲的時候,剪刀、電推、梳子都已經(jīng)歇下,老伯正拿剃刀給主顧剃須、凈臉、刮后脖子。但在我瞬間走神的眼中,那剃刀還在主顧頭頂上游走,剃刀聲也顯然被夸大了,然后斜斜地剃下來,繞過主顧一邊的耳朵,直至鬢角。
二
那瞬間的走神,也讓我記起兒時的干鬼爺,與古鶴老伯差不多的年紀。 干鬼爺名副其實地干,尤其是一張瓦刀臉,干蹦蹦的顴骨能當缽盂敲,并且敲出裂紋來。從頭到腳地瘦,大概名字也不肥,村人便取而代之,不論輩分大小,都叫他干鬼爺。
干鬼爺除了會種地,還會嚓嚓地耍剃刀,父親曾多次帶我去找干鬼爺剃頭。父親也會耍剃刀,但必須先用開水把我站著的頭發(fā)燙軟了,他把我的頭按在熱氣騰騰的臉盆里,一把一把往頭發(fā)上撩水,我被燙得哇哇亂叫,比剃頭的時候還疼。
每當頭發(fā)長熊了需要剃的時候,我提前幾天心就發(fā)毛,像大難臨頭一樣,尋找種種借口逃避。父親便和我妥協(xié)了,他不再給我剃頭,帶我去找干鬼爺剃。干鬼爺不用開水燙頭發(fā),用溫水甚至冷水洗洗,就把我的頭剃得光溜溜。那時也用推子理發(fā),但要到鎮(zhèn)上的理發(fā)店去,走十來里路無所謂,主要是要花一兩毛錢。那一兩毛錢,別說家里舍不得,連我也舍不得,換成一分錢的鋼镚,就是一二十枚,裝在衣兜里欻欻的,尤其是跳躍的時候,在衣兜里活蹦亂跳。從學校放學回家,欻欻響的衣兜就像我后來見過的龜背上的藤壺,能博一大把同學的眼球。
找干鬼爺剃頭,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踏著能穿透鞋底、扎得腳趾又麻又疼的積雪,跟著父親嘎吱嘎吱去了干鬼爺家,干鬼爺正在火爐上燉著半鐵銚豬肉,滿屋的香氣趕走了光棍的餿味。以前來了,那餿味總是劈頭蓋臉的,九香蟲一樣貼到鼻梁上,摑都摑不去。干鬼爺抓了抓我的頭發(fā),叫父親給我簡單洗了洗,便從匣里面取出剃刀,把左腿屈起來,繃緊大腿上的棉褲,呸呸吐兩口唾沫。他把棉褲當作鐾刀布,啪啪蘸著唾沫,翻來覆去地鐾幾下,然后盤腿坐到炕頭邊,讓我自己搬個凳子,在地下緊挨著炕沿坐好。脖子里圍上他臟兮兮的毛巾,他一手撐著我的頭發(fā)、一手拿剃刀開剃了。
在我頭上游走的剃刀,一會兒悄無聲息,只覺得癢癢的,那癢順著頭皮竄,竄過處像涂了清涼油。一會兒嚓嚓的,像收割紫苜蓿,如今再回想起來,更像是收割麥冬草;再準確些的話,就是剃刀在吃,嫩靈靈的草味,一滴一滴彌漫了。
三
在古鶴下街N號也一樣,嚓嚓的剃刀聲讓我神思恍惚,想到了收割紫苜蓿,只是沒有兒時那么強烈;也想到了麥冬草,剃刀吃得滿口綠汁。 屋子也就20多平方米大,東墻上裝著一面大鏡子,從鏡中能瞭到朝后窗的一邊掛著一臺液晶電視,屏幕一動不動地像早睡了,左上角待著“CCTV—6”,右下角待著“×××××”,那是一部幾十集的電視連續(xù)劇的名字。鏡子朝前窗的一邊貼著一個大紅福字、貼著兩個金字對簽,一個是“身體健康”,一個與門上的橫批一樣;下面是一個老式月份牌,前面的日子都撕掉了;還有一條鐾刀布,那黑膩膩的破損的樣子,一看就“閱刀”無數(shù)。一把鋒口飽滿的剃刀,鐾著鐾著就成了一彎殘月,更像一個腰勾了的老人。
在鏡子上方,掛著一個圓臉盤電子表,再上方也就是屋頂上,垂掛著一個吊扇,三片扇葉都銹透了,已看不到淺綠色的漆皮,但中間的扇芯完好如初。鏡子下方是一張理發(fā)桌子,皮老得斑斑駁駁,擺著一盆生機勃勃的富貴竹,與一臺舊收音機。老伯說那玩意兒有年頭了,是當年惠州產(chǎn)的立桑牌收音機。老伯的話我多半聽不懂,全憑中山的朋友小黃翻譯與解釋。小黃告訴我,老伯說那收音機老是老,但也不算如何老,他拍拍主顧身下的椅子說,這才活成寶貝了。老伯笑道,都100來年了。
都100來年了?哇啊!那椅子確實夠爺們了,圓鑄鐵底盤、木雕扶手、木腳踏板、木靠枕子,老得“老”已經(jīng)掩蓋不住,但身子骨還倍兒棒,躺上去穩(wěn)當當?shù)模D動時也不齜牙咧嘴。躺在椅子上的主顧,把“100來年”墊在背下,圍著杏黃色圍布,就像黃袍加身一樣。
屋內就一張理發(fā)椅子,再有客來了只能等著,不愿等也不勉強;而且理一顆頭僅10塊錢,我們又驚嘆起來,好像又隔了“100來年”。等先前的主顧理完發(fā)走了,從廣西來的朋友老李趕忙坐上去,也想當一下皇帝——他怕離開古鶴村,再遇不上這樣的店了。
此刻的老椅,與那斑斑駁駁的桌子,仿佛由遠道而來的我牽線,在為一個異域的素不相識者的話“作注”。韓炳哲在他的《非物》中說“這些物具有綿延的形式”,那“同一張椅子和桌子,以一成不變的熟悉方式來面對每天都在發(fā)生改變的人。”
“面對每天都在發(fā)生改變的人”,老伯始終如一的平和有禮,他說他們家“三代理發(fā)了”,其傳承的手藝與德行,我想與那椅子一樣久遠了。“以一成不變的熟悉方式”,老伯理得不急不緩、理得一絲不茍,那份兒耐心與細致,讓你明顯感到躺在椅子上的人不滿意他不會歇手,他自己不滿意也不會歇手……
四
與古鶴老伯的小樓相比,干鬼爺僅是一間泥巴小屋,蓋在村邊的一片棗樹林里,盛夏的時候,被遮蓋得嚴嚴實實,只有炊煙倔強地升起,才知小屋的存在,像干鬼爺站在屋頂上、站在棗樹林上空。 那個嘎吱嘎吱的雪天,父親袖手待在一旁看著,干鬼爺叫他坐他也不坐,時不時贊嘆一聲,您剃刀耍得好啊。父親贊嘆多了,干鬼爺就咕嚕個笑泡,順手將剃刀的刀刃一抹,將抹下的一丸污垢彈到地下,他說他聽人講,耍剃刀是個男人就能耍了。
頭剃到半拉子的時候,干鬼爺停下手,揭過火爐上鐵銚的蓋子,搛片肉嘗一嘗,然后又搛起一片肉,讓我把臉掉后來,喂到我嘴里說,干鬼爺牙口不行了,你替干鬼爺嘗嘗,看熟了沒有。我一下子“眙駭”了,干鬼爺給我剃頭,還要給我吃肉,但干鬼爺不由分說,我下意識地張開嘴,接住那肥肥的一片肉,好像還掉了滴油,舌頭一卷就沒了,連牙都沒動一下,哪知熟不熟,只留下一絲香,一絲幽魂似的香,掛在小舌上。
我轉過頭去,對父親臉屈了說,干鬼爺硬要叫我吃。父親也“眙駭”了,接著張皇起來,說他娃一個,怎能嘗了肉呢。干鬼爺見我回答不上,就說肉大概還沒有燉好,把鐵銚蓋上繼續(xù)燉。剃了一陣子后,他又要我嘗嘗,又喂了我一片肉。給我剃完頭,肉也燉好了時,干鬼爺搛起一片肉,又讓我張開口,說干鬼爺再喂你一片。最后一片肉,我沒有一下吃了,藏在一側的牙背后,在回家的路上,明知道父親知道,卻也要瞞著他,把吃聲噙在嘴里,悄悄地嚼了好久。
事實上,在剃頭的過程中,我的耳朵早開小差了,專注的不再是剃刀聲,而是那咕嘟的肉聲,被香氣線一樣穿了,一串一串的。我的嗅覺從鼻孔鉆出,有時攆著一縷香氣,在灰暗的屋壁上緊追不舍。對父親我也看得出來,他努力克制著自己,眼睛避開火爐上的肉銚子,裝模作樣地看干鬼爺給我剃頭,那時不時的贊嘆其實也是在做掩飾。
那天,干鬼爺原本剃頭就不疼,由于肉香的搗亂,我更是絲毫沒覺得疼,很想叫他再多剃一會兒,干鬼爺卻像以往剃完頭一樣,撫摸著我的頭說:
娃啊,剃頭、拍手、滾蛋。
五
從那個遙遠的冬天抽回身來,轉向神情專注的老伯,他手中已換上剃刀,一如前面的主顧,在給老李剃須、凈臉、刮后脖子。在他側面的后窗外,一片蔥蘢掩蓋的小水塘,塘中的荷葉與塘邊的芭蕉正旺,就像《紅樓夢》里一句話說的:“烈日炎炎,芭蕉冉冉。”
偶爾從后窗鉆進來的熱風,旁若無人地圍著百年老椅,嗅一嗅椅腿上的朽味、扒拉扒拉地下的碎發(fā),便掀起塑料軟門簾的一角出去了。門外的街上,對面看去濕浸浸的屋影,像是水從地下滲出來一樣,已漫延過街中間,把陽光快要擠到門腳下了。
告別平和有禮的老伯,一腳深地踏進陽光里、一腳淺地踏到陰涼中,兩邊的房屋綿綿延延,把街擠逼得曲曲折折,走在前邊的目光,一不留神就撞到了墻壁上。拐個彎兒過去,與拐彎兒之前一樣,迎面碰到的只有寧靜。喧鬧被燜蒸的陽光趕跑了,有的躲到了樹深處,有的躲到了墻影里,還有的躲到了塘中的荷葉下。
街上鋪的花崗巖石條,與老伯理發(fā)店的老椅一樣老了。除了古鶴下街,還有角頭街、古鶴中街、清泉街,由四條街組成的石板街頗有名氣,路過的一所故居、一處祠堂、一座牌坊、一個旗桿夾、一棵古樹、一片老塘,都令你產(chǎn)生類乎浮士德的懇求:“多停留會兒吧,太美了!”
順著古鶴石板街的兩頭延伸去,便是從中山石岐到澳門的“岐澳古道”,只要在網(wǎng)上信手翻翻,有關的信息就紛至沓來,用很官宣的話說,“一度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沿途珍貴多元的瀕海地區(qū)自然景觀與豐厚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chǎn)相得益彰”,記憶著也見證著往昔的不同凡響。比如:清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與兩廣總督鄧廷楨率員通過岐澳古道古鶴段,前往澳門巡閱。關閘前澳門官兵百名列隊歡迎,軍官戎服佩劍、士兵荷槍實彈,“番樂齊奏”,場面熱鬧而隆重。
再往前,還遠沒有岐澳古道,也就是距今800年的時候,在一片白鶴的舞蹈中,古鶴村的祖先于此扎根。800年生生不息,卻又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本色”。
在古鶴上街到角頭街交界處,建村之初曾面對的是一片汪洋,靠一個小碼頭出入。可800年滄海桑田,如今碼頭已被一棵古榕樹占據(jù),碧波也化為濃蔭。站在高大的古榕樹下,披著陽光灑金的袈裟一樣的濃蔭,我讓思緒化作一只鳥,穿過葉隙飛到樹的最高處,越過密密匝匝的屋宇,眺望著一年比一年增長的“遠方”,替古鶴人“懷鄉(xiāng)”。
就像瑪?shù)贍柕隆に_瓦托寫的:
我懷念沙灘和高山,
還有那條靠近岸邊的
藍色的船,
它在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