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農(nóng):說劉長卿詩《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790?)《送靈澈上人》詩云: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枺嗌姜殮w遠。
“上人”是對和尚的尊稱,以寫詩著稱的和尚靈澈(749-816)出道以后到處游歷干謁,結識了不少達官名人,這首詩就是前輩詩人劉長卿寫來送他的。
詩中第一句提到的竹林寺,現(xiàn)在難以確知在哪里,有影響的說法有兩種:一說這是一座始建于晉朝的古廟,其故址在今江蘇丹陽城南;一說劉長卿此詩作于他被貶為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馬之時(777-780),而所謂竹林寺并非某一寺廟的專名,寺旁多竹即可稱為竹林寺云云。年代久遠,史料喪失,此時靈澈掛單之廟究竟是在丹陽,還是在建德,或者別的什么地方,現(xiàn)在也弄不清楚了。
不能確指其地其實也無所謂。劉長卿和靈澈上人都是到過很多地方的人,青山和寺廟更幾乎多到不可勝數(shù),他們二位到底何時在何處聚首以及分手,同我們現(xiàn)在理解欣賞這首詩關系不大,可以不必費神多管。
廟有廟的規(guī)矩,到點敲鐘,送一位和尚回他所在的寺廟不宜太晚,現(xiàn)在太陽快要落山(“荷笠?guī)标枴保梢月牭竭h處傳來的鐘聲(“杳杳鐘聲晚”),對方還要一個人走很遠的山路(“青山獨歸遠”),只好趕緊分手,送他回去。在這種平淡之至的敘述中,詩人的戀戀不舍之情已經(jīng)流露得相當親切充分了。
表達感情要看彼此的關系,因此也就有各種路徑。僧俗之間的情誼往往比較平靜悠遠,寫在詩里自然也就不宜直露強烈——這同戀人之間的告別完全是天差地遠的兩回事。
同相聚比起來,離別總是無從興高采烈的,劉長卿這首五絕的意境清澈寧靜,其中寫到了悠揚的鐘聲和燦爛的陽光,所以仍然充滿了生氣。送別之詩也不能弄得枯寂無味啊。
五言絕句只有寥寥二十個字,要寫出令人難忘的意境來,非常困難。而這恰恰是劉長卿的長項,此其所以為“五言長城”也。他還有一首著名的五絕《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也是只用二十個很普通的字就寫出了充滿詩意的人間溫情和難得的畫境(參見顧農(nóng)《深刻動人的唐人投宿詩》,《中華讀書報》2023年11月15日第15版《國學》),傳誦尤廣。
“五言長城”一語,原是劉長卿的自詡(見權德輿《秦征君校書與劉隨州唱和詩序》),唐人豪放,高自期許者并非特例,問題在于自我評價要恰如其分,要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劉長卿的這一自評當時無人提出異議,后人也表示贊成,如宋人張戒在《歲寒堂詩話》中就說過,長卿之詩筆力氣格皆高于時輩,“其得意處,子美(杜甫)之匹亞也。‘長城’之目,蓋不徒然”。在盛唐、中唐之交,詩人劉長卿確屬一流人物,其佳作值得進一步細讀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