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為何癡愛鵝?
在我國書法史上,“書圣”王羲之博采眾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一變漢魏時期的質(zhì)樸書風,真書勢形巧密,草書濃纖折中,行書遒媚勁健,更創(chuàng)造出了妍美流變的新體,為歷代書家所推崇。
王羲之特別愛鵝,“寫經(jīng)換鵝”的故事廣為傳誦。相傳,山陰有一個道士養(yǎng)了許多好鵝。一天,王羲之途經(jīng)道士那里,看見一群鵝正在水面上悠閑地浮游,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惹人喜愛,便央求道士把鵝賣給他。可那位道士卻笑著說,我的鵝是不賣的,如果你能給我書寫一部《黃庭經(jīng)》,那么不用一文錢,這些鵝就全歸你。王羲之欣然允諾,花了半天時間寫下《黃庭經(jīng)》,最后擁鵝而歸。
類似的故事,《晉書·王羲之傳》和《太平御覽》中也有記載。王羲之為何如此鐘愛鵝呢?歷史上有觀點認為,王羲之出生于道教世家,作為一個道教徒,他為求得長生不死,曾“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藥石不遠千里”。而鵝在中醫(yī)學上有解五臟丹毒的功能,因此歷來受到道家的重視。王羲之“寫經(jīng)換鵝”是希望吃鵝滋補身體,那位山陰道士養(yǎng)鵝的目的也在于此。
但是,古今許多研究書法的學者卻指出,王羲之愛鵝的真正原因是為了觀察鵝的動態(tài),因為鵝優(yōu)美的體形、行姿,對他的執(zhí)筆和運筆方法,以及書法風格的形成有很大啟發(fā)。清代著名書法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分析道:“其要在執(zhí)筆。食指須高鉤,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昂曲者;中指內(nèi)鉤,小指貼無名指外距,如鵝之兩掌撥水者。故右軍(王羲之曾官拜右軍將軍,故又稱‘王右軍’)愛鵝,玩其兩掌行水之勢也。”
事實上,王羲之確實通過鵝游水的優(yōu)美姿態(tài),揣摩出拈毫運筆的旨趣,感悟出書法的線條之美,諸如執(zhí)筆時如鵝頭昂揚微曲,運筆時則似鵝掌撥水。以《蘭亭集序》為例,21個“之”字的寫法就是根據(jù)鵝的姿態(tài)演化而來。包世臣因此以一首詩概括出王羲之學書與養(yǎng)鵝的關系:“全身精力到毫端,定臺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力齊難。”后人也據(jù)此總結(jié)出了“鵝項舒,筆妙徐;鵝項軟,筆妙展;鵝項鳴,筆妙驚;鵝項曲,筆妙悟……”的書法歌訣。
這種對王羲之愛鵝原因的闡述,如今已得到普遍認同。所以說,王羲之的書法“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龍?zhí)扉T,虎臥凰閣”,流暢瀟灑,出神入化,達到獨立完美的境界,不僅僅是他善于汲取魏晉諸家書法精華,擺脫隸書形跡,刻苦鉆研,勇于創(chuàng)新的結(jié)果,而且與他認真觀察生活,對鵝的立姿、行態(tài)的用心揣摩、領悟,也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