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亞《秦漢殘石的模樣》:變革之美
秦漢時期漢字發(fā)生著十分重要的變化,由篆書發(fā)展到隸書,完成漢字從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轉變過程。至東漢末年,草書、楷書也清楚地呈現(xiàn)出來。《秦漢殘石的模樣》這部著作,通過秦漢珍存的代表性刻石,述說漢字結體的流變,解讀書寫方法的形成,論證漢字發(fā)展的路徑和線索,揭示書法變化的規(guī)律。
作家、書法家王維亞自幼習書,數(shù)十年的日課,已經陶冶出以漢魏為底子,具有自己面目的書寫。對歷代碑刻的不懈探究與研讀,積累了深厚的學養(yǎng)功力。因此,他的行文駕輕就熟,理論起來也有一種游刃有余的感覺。開篇即述《泰山刻石》,作者認為它“布白勻稱,端莊肅穆,線條厚實凝重,最接近小篆氣質。”并斷言書者“非李斯莫屬。”原因在于,“始皇帝每次出巡,李斯作為重臣均伴于左右,以其主持改定小篆的業(yè)務身份和政治身份,”理所當然是“勒石銘之的書者。”以此而論,“小篆定型后作為一種獨立的書體,始于秦;作為書法,則始于斯。”將《泰山刻石》著力分析,又厘清了秦代書寫的諸多問題。
而從書法書理上述說漢字書寫的變化,進一步分析秦代文字時,王維亞發(fā)現(xiàn)了文字演進過程中,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即“正體”與“俗體”。“小篆”即秦代改定的正體,但小篆通行后,民間仍大量流行著俗體。而這種俗寫,恰恰表現(xiàn)出隸寫的意趣和方法,預示了漢字書寫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王維亞多次實地踏勘考察,對陜西臨潼秦始皇陵附近,新發(fā)現(xiàn)的柱礎石刻字,進行細致分析、對比,對秦代書體的實質做出精到恰當?shù)倪壿嬐茢啵⒌贸鲆粋€重要結論:代表官方意志的“正體”與民間的“俗體”,二者之間相互對立,卻又相互產生作用。而這種碰撞,正是推動漢字書寫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內在因素。
王維亞在書中寫道,隸寫的萌生之態(tài),在秦時有限的刻石中是可見端倪的,而前漢早期諸多的刻石,則將漢字如何褪去篆書盤繞的情形表現(xiàn)得較充分。在《東安漢里刻石》《上谷府卿墳壇刻石》《禳盜刻石》等刻石中,作者通過有特點的點畫,細致入微地具體分析,生動解讀了“側鋒”與“方折”的生成,讓讀者真切感受到其中的奧妙,獲得豐富的閱讀感受。他指出:“漢字書寫突破一味的中鋒和使轉,有了對應,有了矛盾,這種豐富和變化,構成一個完美的統(tǒng)一體。”筆法的變化也帶動結體的變化,正是由于“側鋒”和“方折”的運用,漢字頎長的結體不得不縮短。作者用兩塊具有代表性的碑石講解了這一問題:漢武帝時期的《茂陵霍去病墓石刻字》,由于它的側筆出鋒尚含蓄,因此結體還呈方勢;到后來的《伯興妻殘碑》,橫畫巨大的出挑,結體已不得不呈扁勢。之后,漢字的隸寫日臻成熟,形成了豐富多樣,精彩紛呈的漢隸書寫局面。
王維亞的碑刻文化系列寫作,是將文學情感與碑刻文化研究相結合的獨特寫作方式,在這一領域的寫作中,具有獨特性和開創(chuàng)性意義。
作者有著寬闊的視野和良好的文史修養(yǎng),他不囿于碑石本身,而是將秦漢碑刻文化放在歷史背景中,鉤沉稽古,發(fā)微抉隱。似長亭漫步,引領讀者領略一座座碑刻的漢字書寫之美和背后的文化意蘊。就文體而言,這部帶有濃厚學術色彩的碑刻論著,卻寫得宛若隨意,通俗曉暢,毫無“學報體”式的枯澀,文字實在靈動得出奇。文化隨筆式的文字,不經意間與碑刻的探微相連。回到論著主旨,言說漢字文化的發(fā)展,不是簡單地將碑刻羅列開來,而是既有文學感懷和情感的抒發(fā),又有對各歷史時期碑刻的探究、學術性的考證和論據(jù)。
顯然,讀者在了解書法歷史的同時,也宴饗了美文之快。飛揚的文思,機智的點化,那種骨子里透出來的幽默、靈動,是文字間流露出的作者的性情。這得益于王維亞早年詩歌寫作多年的功底。例如,作者在述及西漢初,無為而治輕徭薄賦節(jié)儉緩刑,而致碑刻遺存稀少時,這樣用筆:“天下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芒碭山中的那幫哥兒們,似乎暫時忘掉了大地山川河流間的萬千農人,在長安城里,殿上殿下,忙自己該忙的事情去了。”“不找事,不出風頭,不想讓人們千秋萬代都記著他,這刻石自然就少得多。”詼諧的口吻,舉重若輕,寫出寬松的社會氛圍和百姓休養(yǎng)生息的狀態(tài)。結論也在看似漫不經心的評述中道出:“西漢,還是東漢,都是劉姓自家的事,容不得他人介入。王莽多情,在橫無際涯的歲月里也想有所企圖,劉家諸兄弟不容,非劉姓的起事者,即便把事情弄得再大,末了也要抬出劉家的人來說事,所謂更始帝劉玄,就是王匡王鳳擁立的。”這樣輕松幽默的文字,將沉重的歷史和碑刻的溯源,在讀者愉悅的閱讀體驗中建立起來。
磅礴飽滿的情感,是涌動在這部著作中強大的動力。書中處處可見作者涌動不息的內心沖動。對碑刻及書寫的癡迷,從字里行間不斷流露。他在秦漢刻石面前流連忘返的形態(tài)和喜悅心境,仿佛包含了某種命意。早年他曾去造訪鄒城,想拜謁“鄒城本”《嶧山刻石》,結果不遇。因此他“只能在齊魯?shù)奶炜障拢P桓徜徉在‘四山摩崖’之側,久久不忍離去。”惆悵心緒,可以想見。他田野調查的生活美好而有意義。他曾站在荊山之上,南面就是古櫟陽,遠望“渭河如帶”,“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忽然發(fā)現(xiàn)熟識的渭河竟這么漂亮,這么可愛,瞬間產生的感覺永遠貯存在我的心里,以至今日每每想起渭河,或從它身邊走過,我都毫不猶豫地覺得它是無比美麗。”這個“無比美麗”,是他站在遼闊的渭河岸邊,回望歷史的滄桑,感受到力量,他進入歷史深處,難以自制地情感激動。他常常踏勘咸陽古原,細心體味大秦土地上的歷史遺跡。一旦尋訪到陶器戳印或碑石刻字,頓時覺得它“姿態(tài)頓生,極具趣味,讓人看了心生歡喜。”書中文字的點滴,都向讀者展現(xiàn)出一個傾心此道的尋碑人的真情。
沉浸在碑刻藝術里的王維亞是誠摯而真實的,毫無做作之態(tài),以自己多年寫作和書法的體悟及積累進行敘說,自然而沉實。專注投入的態(tài)度,讓文字生出質感和溫度,也生出力量,具有了鮮活的氣息和生動的靈性,洋溢彌漫在整本書中,讀者可感,可觸,可領悟,讀完也會生出許多喜悅與收獲。他用自己獨特的寫作方式,令一方方石頭活了起來。這是作者的不同凡響之處。
王維亞長期致力于中國碑刻文化研究的系列寫作,《秦漢殘石的模樣》是這個系列的第五部著作。他此次將目光聚焦中國書法漢字發(fā)展史上重要的變革時代:秦漢時期。這是一個創(chuàng)造中華文明的經典時代,它所創(chuàng)立的政治和思想體制,成為后世諸朝代的范式;它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與文化,影響了后世幾千年的社會文化生活。長期生活在秦漢故地,是作者文學與書法創(chuàng)作的堅實基礎。多年的碑刻研讀,讀寫不輟,終為讀者奉獻出一部深厚的秦漢碑刻文化著作,這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
作者簡介:仵埂,西安培華學院 西安音樂學院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