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將太空的驚奇帶給觀眾
《地心引力》電影海報
太空災難題材科幻影片《地心引力》在2014年的第86屆奧斯卡獎上贏得10項提名,并獲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視效在內共7項大獎,在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眾多國際重要獎項中都載譽頗豐,全球票房亦十倍于投資,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本片大量鏡頭再現(xiàn)了太空零重力場景下飄浮的人與物在360度各方向上的極致動態(tài),在電影攝影和特效技術上表現(xiàn)驚人,觀眾在3D IMAX的沉浸環(huán)境下,體會到了電影誕生之際《火車進站》給人們帶來的視覺與心理沖擊:太空碎片的速度感、空間站內懸浮穿梭的現(xiàn)場感等,尤其是開場前13分鐘的太空漫步,美輪美奐的地球家園盡收眼底,讓人嘆為觀止,人們對電影主題的熱烈討論也涵蓋了空氣、陽光、火、水、土地、虛空、死亡、重生、永恒、速度、力量等關鍵詞。
毫無疑問,精湛的攝影和特效得益于NASA專家的加持。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曾連線國際空間站上的凱蒂·科爾曼,咨詢女性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的感受細節(jié)。NASA前宇航員安德魯·托馬斯作為本片正式的技術顧問,在劇本階段更是參與了不少意見,他是《神秘博士》迷,還為《星際迷航》提交過劇本。《地心引力》的主要科學顧問凱文·格雷澤爾是天體物理學家,有著15年NASA工作經(jīng)驗,他也曾為《太空堡壘卡拉迪加》等科幻影視做過咨詢。再加上導演阿方索·卡隆自己也曾懷揣宇航員夢想,在科學細節(jié)考證方面精益求精,由此,制作團隊在科學上的認真態(tài)度是毋容置疑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大明星、大導演、大投入、得到科技專家加持、票房口碑爆棚的電影,上映后依然被不少科學家挑刺。天體物理學家兼科普達人尼爾·德格拉塞·泰森在推特上以“#Gravity”話題連發(fā)11條帖子,提出諸如“為什么NASA會派醫(yī)生去修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零重力中為什么頭發(fā)沒有自由飄動?”“幾乎所有地球衛(wèi)星的飛行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為什么電影中的碎片是反過來飛?”等問題,這些帖子引來大量的回復討論,一時間熱鬧不已。
電影《阿波羅13號》原著作者杰弗里·克魯格在《時代》雜志發(fā)文稱,女主角脫掉太空服后只穿著運動背心和短褲的設計,雖然隱喻很美,但科學上很離譜,因為太空行走回來的宇航員實際上渾身是汗,宇航服內有一層特別的內襯,還有一層成人尿布。另外,宇航員出艙都會配備小型背包,即使系繩斷裂,還是能夠返回飛船,不會像女主角那樣飄進太空。電影中拿滅火器來噴射的操作其實極其困難,會導致高速旋轉而非直線飛行,就像《機器人瓦力》里面那樣。而且,太空手套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抓力,一天下來手臂會非常疼痛,不太可能出現(xiàn)電影中的各種抓握動作。
NASA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澤布·斯科維爾認為,電影情節(jié)最大的問題是,哈勃望遠鏡和國際空間站、空間站和中國天宮一號之間,不可能實現(xiàn)輕松轉移,因為它們處于完全不同的軌道上,換軌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而且太空行走都需要經(jīng)過精確計算,不會像克魯尼那樣亂晃。
NASA宇航員克里斯·哈德菲爾德則在油管視頻上表示,真正的衛(wèi)星是以每秒5英里、即每小時1750英里的速度飛馳,與電影設定不符。他還談到,女主角從斷裂的機械臂上分離時,突然向機械臂旋轉的反方向飛去,仿佛有一個強大的外力作用在她身上,這個細節(jié)也極不合理。哈德菲爾德曾三次進入太空,參加過兩次太空行走,并擔任過國際空間站的指令長,他對《星際穿越》《火星救援》和《2001:太空漫游》等太空電影都贊譽有加,卻對《地心引力》大加嘲諷。他承認,桑德拉·布洛克把女主角塑造得很好,但劇本寫給她的這個角色本身讓人失望,把她描繪成遇到問題就驚慌失措的小女人,像太空牛仔一般的克魯尼反倒成了女主的精神導師,“要知道美國歷史上最有經(jīng)驗的宇航員就是一位女性——佩吉·惠特森”。
所以,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到底該正確到什么程度呢?
在好萊塢,科學顧問是一個工種。隨著科幻電影和電視的普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這個非營利組織在2008年建立了一個科學與文娛產業(yè)交流互動的機制,擁有3000多人的科學家數(shù)據(jù)庫,以適應電影業(yè)日益增長的要求。制片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讓電影中的科學看起來正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特別是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粉絲的力量足以把電影中的任何一個小錯誤放大。目前,包括漫威、傳奇、Scott Free(雷德利·斯科特公司)在內的影視公司都跟他們有頻繁接觸。這項機制不但在科學正確性上提供幫助,也提供更多創(chuàng)意點子。畢竟科學是想象力飛馳的場域,在公眾中推廣對科學的理解,特別是激發(fā)青少年的科學興趣,是美國科學院成立的宗旨之一,此外,他們也力圖打破媒體對科學家的刻板印象、大力倡導科研人員的性別、種族和文化背景的多元化。
不過,影視作品中的科學首先應該符合影視藝術規(guī)律,簡單地說,電影中展現(xiàn)出來的科學點,不應該違反普通人的日常經(jīng)驗與常識。隨著人們教育水平的提高,常識的門檻也在漸漸提高。可以肯定的是,《地心引力》這樣的電影在提供優(yōu)質娛樂產品的同時,也引發(fā)了難得的科學傳播現(xiàn)象,畢竟藝術風格上的“寫實”并不代表科學上的“真實”,科學家們正好可以展開自己的知識傳播工作。來自科學家的批評帶來了大量的媒體關注,影迷、科學家、技術極客自媒體、太空技術專家都加入爭論,于是觀眾知道了電影中“甚至連星空的布局都是正確的”,當有人指女主喊“GPS 已關閉”這句臺詞不對的時候,空間站和GPS衛(wèi)星的位置關系也被拿出來擺事實講道理,這些有趣的冷知識當然都不在普通人的常識經(jīng)驗范圍內。
在得知本片獲得7項奧斯卡大獎后,國際空間站上的NASA宇航員們錄制了一段祝賀視頻發(fā)布,更有專題文章介紹NASA科學家唐納德·凱斯勒在1978年提出的太空垃圾碎片造成連鎖災難的真實可能性,從而把一些不為人知的工作介紹給大眾,借電影之勢做了一次成功科普。據(jù)說,喬治·克魯尼的角色以NASA宇航員邁克爾·馬西米諾為原型,他曾在太空中超過600個小時,包括30個小時的太空行走、兩次維修哈勃望遠鏡。他說觀看《地心引力》使他感到又回到了星空,大贊電影中航天飛機、太空景象、甚至角色使用的工具都很逼真。他表示:“太空確實充滿了危險,但我們應該記住《地心引力》是一部劇情片而不是紀錄片,它在娛樂的同時,也將太空的神奇帶到了大屏幕。”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也盛贊《地心引力》是一部了不起的太空電影,而本片導演阿方索·卡隆則說,希望電影能真正為好奇的人們帶來知識,不僅是宇宙和太空的知識,也有電影魔法的知識,就像看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魔術一樣。
其實這也正是科幻的魅力。對科幻迷而言,電影還包含了對《阿波羅13號》《機器人瓦力》《2001太空漫游》《異形》《月球旅行記》等大量科幻經(jīng)典的致敬,比如“休斯頓,我有一種不好的感覺”既讓人想起《阿波羅13號》里湯姆·克魯斯的著名臺詞“休斯頓,我們有麻煩了”,也讓人想起《星球大戰(zhàn)》里漢·索羅的名言。在地面任務控制中心接聽電話、只以聲音出場的演員艾德·哈里斯正是《阿波羅13號》中飛行主管吉恩·克蘭茲的扮演者,他還在《太空先鋒》中扮演過美國“水星計劃”第一位繞地飛行的宇航英雄約翰·格倫。而那句“永不言棄”(Failure is not an Option)的臺詞則來自一部NASA太空任務的紀錄片片名,據(jù)傳正是吉恩·克蘭茲在阿波羅任務期間的名言。所有這些努力,無不是為了給電影增加“真實體驗”。制作資料顯示片尾女主著陸的湖的取景地就是1968年《人猿星球》片頭開始的那個“ANSA”飛船掉進的湖。有趣的是,《人猿星球》片方當時為了避開NASA,故意改名字叫ANSA,使用的logo倒酷似NASA的藍色標識,而這些就只能是資深影迷才能享受的隱秘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