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書講述法國史:歐洲的“不變”與法國的“例外”
一位歐洲歷史學家說過,“20世紀末的中歐和19世紀末的中歐完全一個樣。”其實,即便世界已經(jīng)進入21世紀20年代,歐盟也已誕生了近30年(從《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正式生效算起),歐洲呈現(xiàn)出的也還是一種與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相似的心態(tài)與狀態(tài)。
法國總統(tǒng)大選讓我們又一次聚焦法國這個歐洲大國。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最終有驚無險勝出,但他的對手——極右翼“國民陣線”聯(lián)盟的領袖瑪麗娜·勒龐也獲得了超過四成選民的投票,這種對立也造成了大選后法國社會的動蕩與撕裂。
法國史的骨架與血肉
法國不但是一個擁有246種奶酪的國家(戴高樂語),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且不說遠古時期這片土地上先后迎來了古希臘人、凱爾特人、羅馬人、日耳曼人……單說古代就生活在這里的高盧人,就有超過500個不同的部落。法國的歷史紛繁復雜,如果想清晰而簡單地認識和了解,推薦日本歷史學家柴田三千雄所著的《法國史10講》(中國工人出版社2021年10月版)。這本書雖篇幅不大,卻并非常規(guī)意義的簡史,作者研究法國歷史超過60年,可謂功力深厚。這本大家小書不但語言凝練,主線清晰,而且信息量巨大,并能做到敘述上的前后呼應,這一點尤為難能可貴。
比如該書對法國歷史上各個王朝的君主權限、王室與宗教的博弈,都進行了詳細觀察,而對貴族、布爾喬亞和民眾這三個社會階層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fā)展,也花了大量筆墨進行解釋。只有了解這些力量之間的關聯(lián)與對抗,才能對法國大革命以及此后近百年復雜多變的法國歷史有所理解、掌握。
如果說《法國史10講》提供了法國史完整的骨架,那么,英國歷史作家約翰·朱利葉斯·諾威奇的《法國簡史》(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21年11月版)則正好對之填充血肉,非常適合當作《法國史10講》背景上的加厚與情節(jié)上的補充。如此一來,歷史才更加立體好看。
正如作者諾威奇所言,《法國簡史》是一本為普通讀者寫的通史,作者更愿意、也更擅長給讀者講故事,因此,該書比專業(yè)歷史學者的著作更懂得讀者的需求,也更能抓住讀者的眼球。該書以歷史(傳奇)人物為主線,以時間為線索,將法國歷史,尤其是法國與英國之間的歷史娓娓道來。作者身份特殊,其父達夫·庫珀于二戰(zhàn)時出任過英國海軍大臣、信息大臣,是彼時英國首相丘吉爾的密友兼閣員。二戰(zhàn)后,達夫·庫珀就任英國首位駐法大使,作者小時候隨父母常駐法國,見識過不少政要(包括戴高樂),他對法國充滿感情,視之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不過,第二故鄉(xiāng)終究也只是第二故鄉(xiāng),該書的英國視角非常鮮明且主觀,這也讓這部法國簡史有了“英法關系史”的味道。
英國、德國與法國的恩怨
在法國有句名言,“法國大革命改變了一切,唯獨沒有改變人們對過去的想象。”說起來,最喜歡對法國歷史想象的,似乎并非法國人自己,而是他們的鄰居,也是千百年來的歡喜冤家英國人。英法兩國在歷史上紛爭不斷,更爆發(fā)過英法“百年戰(zhàn)爭”(1339年-1453年),諾威奇的《法國簡史》中用了兩章來講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關于這段歷史,中國讀者最熟悉的莫過于圣女貞德的故事,而諾威奇對貞德并沒有著墨太多,他熱衷描寫的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長子伍德斯托克的愛德華,也就是后世口中的“黑太子”。
對于“黑太子”這位英法百年戰(zhàn)爭中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英雄,英國歷史作家邁克爾·瓊斯也創(chuàng)作了精彩的傳記《黑太子:中世紀歐洲騎士精神之花的傳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1月版)。讀這本《黑太子》,了解這個歷史人物,了解這段英法百年戰(zhàn)爭的歷史,到底對中國讀者意味著什么,或者說價值為何?個人感覺,除了能了解一段歷史傳奇,也證明了一個道理,那便是歷史并非單方面的敘述與接受。我們不能因為比較熟悉貞德的故事,就認為以貞德為主角的故事就是歷史的全貌。同時,歷史人物也都是后人憑著自己的意愿塑造的,相比他們所處的時代,更具今天的現(xiàn)實意義。
英國雖然與法國有不少歷史恩怨,但要說近代史上法國最大的對手,非德國莫屬。法國和德國是歐洲大陸的兩個大國,法德關系也是歐洲從歷史直至今天最為重要的國家關系。英國歷史學家阿利斯泰爾·霍恩在戰(zhàn)爭史研究上造詣頗深,他的兩部法國戰(zhàn)史著作近期也被翻譯引入國內,分別是《巴黎的陷落:圍城與公社1870-1871》(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1年10月版)和《凡爾登戰(zhàn)役:榮耀的代價1916》(汕頭大學出版社2021年7月版),兩本書雖然是兩個時期的歷史,但書中主角都是法國與德國,相互也有著因果聯(lián)系,因此可將兩本書視為姊妹篇。
《凡爾登戰(zhàn)役》講述的是一戰(zhàn)時期最為血腥的凡爾登戰(zhàn)役。該書在描述這場戰(zhàn)役上可謂巨細靡遺,不但鋪陳了戰(zhàn)前戰(zhàn)后的背景,也有戰(zhàn)役雙方宏觀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以及微觀上個人的苦難榮耀,其細膩真實的筆法,讓戰(zhàn)場的紙面還原達到了最大化,頗具一部電影大片的畫面感。該書最大的價值,更在于對凡爾登戰(zhàn)役中法軍的頑強精神進行了全方位解讀,尤其上溯到46年前的普法戰(zhàn)爭法軍恥辱性的戰(zhàn)敗,以及此后普魯士(德國)對法國嚴苛的懲罰(逼法割地賠款),這些都造就了法軍在凡爾登戰(zhàn)役中迸發(fā)的英雄主義與犧牲精神。這也帶出了該書作者霍恩的另一部戰(zhàn)爭史佳作,講述普法戰(zhàn)爭的《巴黎的陷落》。
讀這兩本書,你會得出一個被無數(shù)次印證的結論:一切戰(zhàn)爭都是歷史的延續(xù)。無論是普法戰(zhàn)爭、一戰(zhàn),還是后來的二戰(zhàn),我們都能找出法德兩國彼此施于對方的很多行為的精神脈絡和內在邏輯。
以今天的眼光回眸當年第三共和國的崩潰,其歷史意義確實巨大。美國歷史作家威廉·夏洛伊大名鼎鼎,他的《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在國內擁有大量讀者,他的另一代表作《第三共和國的崩潰:1940年法國淪陷之研究》近期又推出新版(譯林出版社2022年3月版)。該書有著夏洛伊作品鴻篇巨制的特質,對二戰(zhàn)前法國國內的政治進行了全景掃描式的論述,但字里行間也透露著一種英美知識界“略帶惱怒的優(yōu)越感”。
相比之下,朱利安·杰克遜的《法蘭西的陷落》(廣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版)要更公允和客觀,該書最大的價值在于第五章“原因和假設”,作者從各個方面剖析法國當時的崩潰是否真如夏洛伊所言——是法國“軍隊、政府以及人民士氣的總崩潰”,當然,作者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文豪列夫·托爾斯泰認為戰(zhàn)爭的勝敗取決于“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一種巨大的歷史力量”,這本《法蘭西的陷落》就是對這個“歷史力量”重新衡量的作品。作者認為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政治都至關重要,不過,其更有助于解釋法國戰(zhàn)敗的后果,而不是其原因。這個發(fā)現(xiàn)讓人耳目一新。
微觀的法國史
最后,再推薦三本關于法國史的微觀史佳作,或者說,對應上面七本書,這三本可以稱得上“閑書”。三本書都是來自美國著名文化史學家羅伯特·達恩頓,三本書之前也都有過中文版,都在近期出了新版。首先推薦達恩頓的《催眠術與法國啟蒙運動的終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4月版)。這本書以歷來史家所忽略的科學時尚——催眠術為入口,通過大量書信、手稿、手冊、報刊等史料,追尋催眠術運動在法國大革命前后的變遷軌跡,探討催眠術與激進思想、政治運動、民眾心態(tài)、啟蒙運動的終結之間的關聯(lián),為揭示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起因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另外推薦的兩本書,都是關于法國書籍史的研究,一本是《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圖書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版),一本是《法國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7月版),我們可以通過學識淵博且獨具只眼的達恩頓,觀賞到融匯18世紀歐洲大眾閱讀、近代貿易、思想碰撞和啟蒙運動相互交融的歷史圖景。
在歐洲有一個說法,叫“法國的例外”,指的是西歐諸國中,法國(尤其是近代法國)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fā)展道路。簡言之,就是法國政治的對立就像一場信仰之戰(zhàn),容不下一絲妥協(xié),也因此,法國歷史上慘烈的革命和內亂不斷;也因此,今日的法國極左和極右大行其道,而政治上的中間路線舉步維艱。不過,法國人或者說法國這個國度的個性,就是在情勢越來越危急之際,越會向多樣、共識、寬容的共和主義尋求身份認同。這不啻于法國的樂觀,或者說我們對法國的樂觀。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點,就是上面推薦的十本法國史著作,有日本人,有英國人,有美國人,竟無一人是法國人。這個現(xiàn)象,或許是國內出版過于著重于英語世界對法國的表達,也或許法國人真如加繆所言——想象過于著重于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