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束光照亮更廣闊的世界 ——訪《你是我的一束光》編劇、監(jiān)制劉恒
心中有光,腳下有路;有情有力,溫暖人心。自致敬一線扶貧干部的電影《你是我的一束光》上映以來,其以獨特視角展現(xiàn)的鄉(xiāng)村振興中一線工作人員不忘初心、奉獻與堅守的溫暖故事,便在觀眾心中生根發(fā)芽。
作為國家電影局電影精品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其與以往聚焦鄉(xiāng)村振興工作的電影有所不同,該片并沒有直接以扶貧干部為主角,而是從旁觀者的視角出發(fā),記錄鄉(xiāng)村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隨著影片劇情的推進,在鄉(xiāng)村振興基層戰(zhàn)線上不同的人物形象也分別得到體現(xiàn)——堅守崗位勇于奉獻的駐村書記、毅然回鄉(xiāng)支持鄉(xiāng)村衛(wèi)生醫(yī)療建設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村委會主任……在唯美的電影畫面中,一場歌唱比賽作為貫穿全片的線索,將他們無私奉獻、愛與溫暖的故事娓娓道來。
對于該片編劇、監(jiān)制,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北京作協(xié)主席劉恒而言,全程參與創(chuàng)作的他對該片最有發(fā)言權。在一個普通的下午,《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與他相約而坐,聊起了這部“不普通”的影片。
講述“不普通”的創(chuàng)作經歷
人們常說,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而《你是我的一束光》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產生的作品,講述了新時代云南人民在黨領導下團結奮進,攻堅克難,擺脫貧困奔小康的故事。“云南是我國脫貧攻堅的重要戰(zhàn)場,這場脫貧攻堅的偉大戰(zhàn)役中涌現(xiàn)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有一些人為此付出了寶貴生命,這些英雄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是我們身邊的你我他,他們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和熱血奉獻給了脫貧事業(yè),講好他們的故事,也就是講好新時代下中國的大故事。”劉恒說道,寫作的價值、人生的價值都與腳下這片土地有關,祖國美好而順利地發(fā)展、日益強盛是每個人的心愿所在。
資料顯示,全國共有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中,影片的拍攝地——云南是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之一,見證了468名同志的犧牲與奉獻。劉恒表示,為了最真實還原脫貧攻堅中的感人故事,他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走訪了云南各族村寨,被淳樸的現(xiàn)實和純凈的感情所感動,也被眾多犧牲在扶貧一線的干部所震撼。
“當時,走訪搜集來的素材特別多,這也讓影片中呈現(xiàn)的大小人物都能找到真實原型,這便是生活的影子,他們?yōu)槲业膭?chuàng)作提供了真實營養(yǎng)。這種養(yǎng)分如果沒有真正走下去,僅靠資料是不可能獲得的。在我看來,來自一線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他們給我的感動也好,啟發(fā)也罷,變成了一種方式,在藝術表達里發(fā)揮著它的作用。”劉恒說道。
談及片中女主人公的原型時,劉恒介紹,當時在麗江走訪時他們很想找到幾位犧牲扶貧干部的家屬聊一聊,但很多家屬不愿意提及傷心事,最后還是輾轉找到了一位年輕媽媽。她是一名護士,丈夫在扶貧一線因心梗去世,在公婆家里見到她時,她說:“咱們出去說,別當著老人提起這個事”。在小區(qū)的綠地公園,她便坐下來講,一邊講一邊哭,一邊哭一邊打開手機,看著丈夫生前給她發(fā)的視頻和語音,視頻里他說著腫脹的腳,說著“下次回來跟你看一場電影,要不然太對不起你了”。聊到一半,她6歲的兒子高興地跑過來,她急忙說:“千萬不要透露信息,孩子還不知道”,大家便馬上裝得若無其事,孩子在媽媽懷里抱了抱又跑掉了,她又接著說,當時一同走訪的人聽著聽著都哭了。
“其實,還有大量素材相當感人,后來我翻開筆記本才發(fā)現(xiàn),很多感人的內容沒來得及寫進電影中。”劉恒說,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為藝術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源泉,如果說這部電影還有缺陷,只能說是自己對當地淳樸、火熱的現(xiàn)實了解得不夠、體會得不深,因為生活本身遠比影片所呈現(xiàn)的要精彩得多。
截至發(fā)稿,#電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僅在抖音的話題播放量便已超3.6億,這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鄉(xiāng)村振興中一線工作者的無私付出。
感悟“不普通”的愛與善意
扶貧主題在電影中很容易表現(xiàn),也很難表現(xiàn)。容易在于這樣的題材隨處可見,難則在于它很容易概念化,拍成“好人好事”。如何讓一部電影呈現(xiàn)出誠懇質樸又情感濃烈,抒情坦蕩又充滿希望的氣質,這是擺在創(chuàng)作者面前的課題。
扶貧的主題很大,但是也可以很具體,它是由一個一個的人,一件一件的事所組成。劉恒說,想讓更多人了解奮戰(zhàn)在一線的扶貧工作者到底在經歷什么,他們不僅是新聞中的英雄模范、先進工作者,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和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
也正因此,電影的鏡頭對準了普通人,他們有各自的小缺點,但也正是人物的可愛之處。這是電影回歸大眾的明顯信號,沒有刻意地讓人物戲劇化,而是生活化、日常化,進而傳遞著那份真實的感動。
交流中,“愛”與“善良”被多次提及,因為在劉恒看來,扶貧干部給他的最大啟發(fā)就是“愛和善是走出一切困境的永恒利器”,這也是影片真正的內核。“人與人之間的那種溫暖、那份善意,本應是我們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這與脫貧攻堅的內涵是吻合的,也是我們社會進步、和諧發(fā)展的基本條件。用生活中的具體細節(jié)還原關于愛與善意的電影主題,這正是普通人幸福的主要來源。”劉恒說道。
近年來,主旋律題材電影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歡迎。劉恒認為,相關類型的電影創(chuàng)作難點在于如何打動經歷不同、年齡不同的觀眾,有時創(chuàng)作者的表達未必能完全被理解。“唯有通過提升創(chuàng)作質量,讓藝術表達更具有說服力。”劉恒說,在這方面創(chuàng)作者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而談及影片票房,劉恒也毫不諱言,“該片類型在市場上并非具有較強號召力。”但就一個藝術品而言,在關注物質回報的同時,其精神回報的價值不應小覷。很多時候,精神回報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我希望片中所展現(xiàn)的那份善意能夠讓觀眾感動,進而將這份感動傳遞給更多人,因為這部樸實的影片一定會讓觀者不虛此行,有所收獲。”
品味“不普通”的創(chuàng)新表達
主題鮮明且溫暖是很多人看完《你是我的一束光》后的第一感受,正如其片名,這一束光可以照亮人們的前程,這一束光給了我們溫暖。
該片最大的特點在于,其既是扶貧題材,又超越特定題材的限制;既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完成了對扶貧工作、扶貧犧牲者的致敬,又將視角對準背后的女性群體,展示了大時代發(fā)展背景下,對扶貧干部家屬的人文關懷。在業(yè)界看來,影片對女性的關注尤為值得稱贊,填補了這一題材的視角空白,為扶貧題材,甚至是特定題材的創(chuàng)作手法、藝術表達等提供了借鑒。
很多觀眾在觀影后更是用“主流文藝片”概括影片的整體觀感,表示“故事劍走偏鋒、人物漸入佳境、民族色彩濃厚、山水景色優(yōu)美、淚點笑點頻出”。這都源于該片通過外來者、父母、妻子、孩子的視角,側面層層剖開并解讀了扶貧干部及其家庭的感人故事,完成了情感的沖擊與傳遞,展示了樂觀、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與精神。
影片沒有大量表現(xiàn)扶貧干部忘我工作的內容,但其獨辟蹊徑的視角不但沒有偏移和削弱向英雄致敬的主題,反而帶來了更多的呈現(xiàn)。正如有影迷留言道,“影片沒有直白地講脫貧攻堅的艱苦,但讓人看后深感脫貧攻堅勝利的不易,它讓大家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他們那么平凡,又那么可愛,他們成為了那一束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讓我們更加緬懷為美好生活犧牲的扶貧戰(zhàn)線上的英雄,更能夠凸顯影片的片名——《你是我的一束光》,有陽光的溫暖,也有花朵的清香。”
對于劉恒而言,“選擇從扶貧干部身邊人的視角切入其實是下意識的選擇,或許這樣的視角更平和,能離大眾更近一些。希望在女兒對爸爸的思念中,妻子對丈夫的懷念、悔恨,甚至后悔中,母親對兒子的企盼回歸中找到共情點是我們創(chuàng)作的初衷,也希望這樣的嘗試能夠帶來更多文藝創(chuàng)作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