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充滿靈慧直擊靈魂的書 ——讀顧春芳《契訶夫的玫瑰》
我對契訶夫的印象基本上停留在本科階段閱讀的短篇小說《套中人》《第六病室》《一個公務員之死》等上面,那個契訶夫是批判的,甚至有點概念化的;是辛辣的,甚至有點堅硬的。顧春芳的新著《契訶夫的玫瑰》改變了我的這一淺薄印象——此前,我只看到了《套中人》中對封閉社會的深刻揭露,沒有注意到其中還有另外一面,比如:人在月夜見到廣闊的村街和村里的茅屋、干草垛、睡熟的楊柳,心里就會變得安靜。
更全然不知契訶夫寫過那么多謳歌自然、贊美草木的詩一般的句子,比如:奇妙的大自然令人如醉如癡,一切景色都蔚為奇觀,猶如仙境,粗獷豪放,又生機盎然,桉樹、茶樹、柏樹、雪松、棕櫚、驢群、天鵝、水牛、灰鶴,而最主要的是連綿不斷的群山、群山、群山……
我特別喜歡這些妙語:這種神秘的鳥叫聲每年春天都聽得見,可是誰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樣兒,住在什么地方。在山頂上醫(yī)院附近,在池塘邊的灌木叢中,在村子后邊,在四周的田野里,夜鶯婉轉地啼鳴著。杜鵑數(shù)著什么人的年紀,數(shù)著數(shù)著就亂了套,又從頭數(shù)起。池塘里那些青蛙興沖沖地彼此呼喊,拼命地叫……這些生物這么唱啊嚷的,仿佛是故意要在這春夜吵得誰也睡不好覺,好讓大家,就連氣憤的青蛙也包括在內,愛惜而且享受每一分鐘。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啊。
我能想象,契訶夫是怎樣開心地寫著這些調皮的句子;而顧春芳拈出這些美好的句子時,也一定有會心的一笑;到了讀者這里,八成如我,讀著讀著就想找個案子拍一下。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傳記或評傳,而是一本充滿靈慧、直擊靈魂的書。事實上,除了“玫瑰”“花園”之類美麗的詞匯,“靈魂”可能是這本書用得最多的另一個詞。
在第一頁,顧春芳就引用了契訶夫在《萬尼亞舅舅》中的臺詞:森林能使土地變得美麗,能培養(yǎng)我們的美感,能夠提高我們的靈魂。這應該就是顧春芳選擇這一主題重塑契訶夫的原因。是的,是重塑。重塑的意義在于,她所揭示的契訶夫思想追求與文學寫作不是明日黃花,而是從過去走向現(xiàn)在、走向未來的人生哲學:如何才能從苦難的生活中窺見生活的美妙、神奇、充滿高尚的意義?
神學、哲學、藝術、文學很早就統(tǒng)一在了他覺醒的生活中,他的靈魂也早就進入了“澄明之境”。因此,即便在肺結核的折磨下,他依然能把寄居鄉(xiāng)間的生活過得流光溢彩:他能與馬爾科維奇的靈魂夜夜為伴;他憐憫世間那些沉淪和頹廢的靈魂,并認為“清理精神世界的淤泥”“阻止心靈的消沉”也是偉大的事業(yè);他對“藝術家總的綱領”孜孜以求;他說自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間,完全是出于生命的自覺,與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無關;他渴望著把血管里的奴性一點點擠走,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每天清晨都可以在生命的地平線上見到自由的陽光。這分明就是經(jīng)風歷雨、永不凋謝的玫瑰所散發(fā)出的精神芬芳。
因此,這又是一本美麗的書,契訶夫傾心寫出的動人話語與作者比比皆是的精美評論,融為一體,相互生發(fā),昭示出一種“有趣而深情的靈魂”:
契訶夫說:我眼望春天,心中渴望世界上能出現(xiàn)一個天堂。顧春芳評論:絕大部分人認為,園藝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契訶夫領悟到,生活才應該是園藝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一如對健康、純潔、完善的人性的向往。如果可以把地球變成花園,那么我們就是在幫助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
自然從來不是孤獨的,契訶夫的花園當然也不只有花花草草而已。顧春芳告訴我們,契訶夫的玫瑰來自母愛,又獻給了友愛、情愛。契訶夫的這句話也許是一句頂一萬句的:我熱愛大自然和文學,熱愛漂亮女子,憎恨抱殘守缺和專橫霸道。我以為,這就是契訶夫寫給當時、也是寫給當今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因此,我也相信了本書作者所說的:只要契訶夫的花園還在,這一偉大而高尚的靈魂就永駐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