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主題與現實立意
兒童劇《報童》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節(jié)點。這一年,盡管受新冠疫情影響,但是話劇藝術的發(fā)展仍然顯現出強大內在動力。話劇創(chuàng)作中典型性紅色主題多方匯聚,黨史書寫和英雄塑造形成劇場藝術主旋律,線上線下結合的戲劇演出、研討與文藝批評如火如荼。
賡續(xù)傳統與謳歌英雄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與革命歷史傳奇,這些光輝業(yè)績成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重要資源。近年來,革命歷史題材的話劇創(chuàng)作不斷增多,對歷史文獻的解讀、對黨性意識的強化、對革命理想的追求,在話劇舞臺上形成了新的藝術突破點。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實施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其中包括三個“百年百部”計劃,由此引領和帶動了紅色題材劇目的持續(xù)增溫、復排、展演。4月至7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共同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10月,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jié)在武漢舉辦,《深海》《桂梅老師》《北上》《逆行》《長安第二碗》《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等話劇參加展演。
圍繞建黨百年慶典,一大批紅色主題話劇在全國各地上演,如《香山之夜》《紅色的起點》《直播開國大典》《浪潮》《前哨》《無風地帶》《雨花臺》《幸存者》《紅巖魂》《路遙》《上甘嶺》《八百里高寒》《三灣,那一夜》《支部建在連上》,兒童劇《火光中的繁星》《送不出去的情報》等。這些劇目取材于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建立革命根據地、與國民黨斗爭以及抗日戰(zhàn)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各時期的歷史文獻,以正面塑造英雄形象、書寫典型事跡為旨意,真實再現崢嶸歲月、奮斗人生,弘揚愛國情懷和英雄主義,唱響時代主旋律。
3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進駐香山72周年紀念日,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人藝聯合制作的話劇《香山之夜》(李寶群編劇,任鳴導演)首演,此劇表現了72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之后的那一夜,身在香山的毛澤東心潮澎湃,思考取勝之道;而身在溪口的蔣介石則寢食難安,想失敗之因。香山和溪口并置在舞臺上,兩位歷史更迭中的關鍵人物展開了靈魂對話、歷史回望、精神對比與意志較量。
中國國家話劇院于10月1日演出的《直播開國大典》(田沁鑫、劉金妮、姜文良編劇,田沁鑫導演)是第一部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北平新華廣播電臺為表現對象的話劇。它選取1949年新華廣播電臺籌備、直播開國大典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在戰(zhàn)爭硝煙尚未消退、敵對勢力尚未肅清、播音設備短缺損毀等情況下,準確布置并啟動了直播程序,終于讓新中國的聲音傳遍大江南北,向世界宣布新中國成立的故事。此劇主題立意好,有懸念、有戲劇張力,人物眾多、主線分明、張弛有序。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浪潮》(韓丹妮、肖詩瑤編劇,何念導演)以當代人的視角展現1931年左聯五烈士的奮斗犧牲,劇中關于死亡的追問、關于理想的追尋闡發(fā)了該劇主題——浪潮的出現“是自然的法則,是更新的必然”。上海戲劇學院的《前哨》(黃昌勇編劇,馬俊豐導演)以20世紀初至30年代風云激蕩的社會為背景,以今昔對話表現左聯五烈士在面臨人生道路選擇時的困苦與堅定、勇敢與奮進,通過巧妙的戲劇結構和沖突,展開當代青年與當年青年的對話,從親情、友情、愛情等多個側面表現他們對理想信念的追尋。
紅色題材的戲劇不僅在表現內容上深挖歷史深處的精神價值,在編劇技巧上探索入情入理的結構方式,而且在舞臺表現手段上銳意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比如廣東省話劇院的《深海》(周振天、陳萱編劇,黃定山導演)以黃旭華隨核潛艇進行極限下潛實驗為縱線,以黃旭華不平凡的人生和奮斗歷程為緯線,編織起充滿懸念和戲劇張力的情節(jié)網絡,生動而細膩地展現了黃旭華為核潛艇事業(yè)嘔心瀝血的超凡人生。安徽省話劇院的《今夜星辰》(唐棟編劇,傅勇凡導演)以“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與妻子李佩為主人公,多時空、多視角展現他們無私奉獻、衷心報國的感人事跡。公文包與玫瑰花是舞美設計的焦點,也是他們圣潔美好的人格魅力的象征。《浪潮》運用影像技術手段展現歷史氛圍,在紅與黑的總體色調中強化舞臺金屬般的質感和怒濤匯聚的場面。天幕上九宮格式的立體鋼鐵框架構建起舞臺空間,演員們用肢體語言表達被囚禁的困境、流血犧牲的悲壯,表現先烈們的理想、初心、熱血與青春。
現實題材與民族風格
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藝術創(chuàng)作帶動了一大批話劇劇目的產生。2021年上演的農村題材話劇主要有《閩寧鎮(zhèn)移民之歌》《情系賀蘭》《青松嶺的好日子》《金色的胡楊》《八步沙》等。一批反映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重要成就,體現人民生活改善、精神提升的劇目,不僅塑造了新時代的新人形象,而且展現了現實生活的豐富內容。
2月,西安話劇院的《長安第二碗》(陳彥、陳夢梵編劇,査明哲、翟衛(wèi)國導演)在西安上演,該劇通過改革開放40年來西安老城墻下老秦一家人經營的葫蘆頭泡饃館的發(fā)展,表現他們勤勞致富、人生愿望不斷滿足以及親情變化的層層波瀾,是新時期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縮影。劇中既有對改革開放的必然性、現實性、合理性的深刻揭示,也有對生活富裕之后人心浮動的社會習氣的反思、審視與剖析。3月,山西省話劇院建組開排的《右玉》(馬連倫編劇,王曉鷹導演),以70年的時空跨度講述新中國成立初期,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的干部群眾在風沙彌漫的荒漠里種植樹木,改變了惡劣的自然生態(tài)。
5月,河北承德話劇團演出的《青松嶺的好日子》(孫德民編劇,廖向紅導演)是一部塑造新形象、表現新生活、預示新希望的戲劇。它利用“青松嶺”這個傳播熱點,喚起人們的回憶與關切。錢廣的外孫女秋歌大學畢業(yè)后回村當上了村官,關掉污染村莊的淀粉廠,帶領大家走向共同富裕。此劇讓今天的人們知所從來,思所將往,具有歷史反思意味和現實思辨色彩。
10月,北京市文聯出品的《喜相逢》(林蔚然、王人凡編劇,李伯男、韓清導演)表現的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對天通苑小區(qū)的升級改造工程,反映新時代人民政府為人民的執(zhí)政理念,以接地氣的生活和真情實感演繹新興社區(qū)的百態(tài)人生。此劇以外來務工人員趙大河對暗戀對象的尋找與發(fā)現為主線,串聯起熱心腸、能打拼的一系列新老鄰居,中心事件則是天通苑飲水工程改造,由此折射出社區(qū)居民們的生活狀況的改善、人生歸屬感的強化和精神面貌的變化。大慶話劇團演出的《遠航》(辛彩屏編劇,張金娣導演)表現人生的最后一段行程里醫(yī)生與患者的處境。安樂醫(yī)院里有生離死別的愛情,也有回歸本我、釋然遠航的真情。
這些新創(chuàng)劇目取材多樣、風格各異,塑造的形象真實動人,有風骨、接地氣。《遠航》具有現代哲學意識和人文情懷,賦予生命的離去一種詩意的韻致。《青松嶺的好日子》的舞臺風格追求基于生活真實的雋永詩意,讓現實主義的表演特色更加鮮明。
借文學之力,展戲劇之翼
大連話劇團演出的《把一切獻給黨》(楊錦峰改編,王曉鷹導演)根據“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的自傳體小說改編,在建黨百年之際,該劇是對黨的優(yōu)秀兒女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的頌歌,也是對百年黨史中傳承賡續(xù)的革命傳統的謳歌。該劇充分運用假定性藝術手法,讓吳運鐸與保爾·柯察金跨越時空進行對話、交流,并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部分情節(jié)處理成穿插性舞臺場面,增強了舞臺藝術的表現力和抒情性。
《活動變人形》是王蒙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8月,由溫方伊改編、李伯男導演的同名話劇作為第五屆老舍戲劇節(jié)的開幕大戲在京上演。此劇拋開傳統家庭溫情脈脈的面紗,給人們展示了親情之間相互傷害的可憐、可怕,從文化、歷史反思的角度,展開了抗戰(zhàn)時期特殊歷史境遇中家庭生活的無奈、人的處境的悲哀、人性抵牾撕裂的痛楚,塑造了倪吾誠、姜靜宜、姜靜珍、姜趙氏等一系列成功藝術形象。
《野蜂飛舞》是歐陽逸冰根據黃蓓佳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青春劇,鐘浩導演,江蘇大劇院制作演出。此劇透過野蜂飛舞的心靈意象、瀑布云一樣的心事浩茫、老銀杏樹的遒勁蒼涼,表現了少女黃橙子與少年沈天路之間若有若無、似真似幻、時隱時現的天真之情、純真之戀,也表現了抗戰(zhàn)背景下的家國命運、豆蔻年華的純真向往。西安兒童藝術劇院演出的《火印》根據曹文軒的同名小說改編,王筱頔導演。這部具有歷史滄桑感和民族意識的兒童劇以一個農村孩子坡娃和一匹小馬雪兒為主人公,以少年和他的馬的關系結構全劇。雪兒是一匹通人性的馬,戰(zhàn)爭中,它被迫做了鬼子的戰(zhàn)馬,被烙上了恥辱的火印,但是它的心永遠停留在坡娃身邊,停留在大湖旁邊的故鄉(xiāng)。坡娃最終和他的馬兒一起回歸故土,大有壯士返鄉(xiāng)的滄桑。
改編、復排與演繹經典
2021年,在新創(chuàng)劇目不斷刷新成績的同時,一批有歷史紀念意義和經典品質的戲劇被復排、上演,如西藏話劇團《不準出生的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馬蘭花》、浙江話劇團《誰主沉浮》、陜西人民藝術劇院《又一個黎明》、西安話劇院《共產黨宣言》、大慶話劇團《地質師》、河南省話劇院《紅旗渠》等。2021年,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復排、演出的《如夢之夢》在武漢、青島、長沙、北京等地完成了近30場巡演。
4月,重慶話劇院復排、演出了抗戰(zhàn)時期的話劇《霧重慶》(宋之的編劇、査明哲導演)。幾位來自北平的年輕人懷著抗敵救國的夢想,從敵占區(qū)逃到重慶,他們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兩個自我:一個在理想的烏托邦里飛揚,一個在現實生活的泥淖里打滾。此劇表現的是戰(zhàn)時的人,人的處境、無奈、困惑、迷茫與痛苦。劇中的一群女人具有中國傳統女性善良隱忍的美德,又具有自五四以來女性意識解放、人格獨立的自我追求。
9月,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復排、演出《報童》,此為1978年創(chuàng)排的優(yōu)秀兒童劇,廣受好評,并被拍成同名電影。在建黨百年之際,此劇的復排上演顯示了其文化積淀的品質和日久彌新的魅力。該劇圍繞皖南事變發(fā)生后,重慶《新華日報》的報童們在周恩來副主席的領導下,與國民黨特務、警察斗智斗勇,想方設法揭露國民黨軍隊鎮(zhèn)壓新四軍的事實真相。此劇將歷史事件通過兒童視角表現出來,主題鮮明,結構完整,形象生動。
金秋時節(jié),首都劇場東擴工程順利竣工,北京國際戲劇中心落成,曹禺劇場坐落其中。9月2日,馮遠征導演的開臺大戲《日出》首演。新版《日出》沒有復刻既有的演出樣式,要在新的劇場里展現新的藝術創(chuàng)意。這一版的陳白露并不刻意去表現歡場人設,而多出了幾分清醒和冷靜。舞臺沒有刻意營造大飯店的豪華景象,而重在烘托冷峻、詭譎的戲劇氛圍。9月,濮存昕、唐燁導演的《雷雨》也在曹禺劇場上演。該劇力圖發(fā)現新的人物關系和內在詩意,并開掘出經典文本新的表現空間。新的演出加上了序幕和尾聲,挖掘悲劇沖突中人與人之間割舍不下的情愫。11月,由閆銳導演、北京人藝的新版《原野》演出。新版《原野》的舞臺天幕低垂、亂云翻動,被仇恨扭曲了心智的仇虎,終將葬身于有形無形的心獄,而一身紅衣的金子在荒野之中顯得那么張揚、炫目。此劇運用了貫穿鼓聲、八大人偶、人體剪影等以顯現神秘、幽暗、恐懼等情境內涵。
2021年,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隆重舉行,中國戲劇節(jié)、烏鎮(zhèn)戲劇節(jié)、大涼山戲劇節(jié)、老舍戲劇節(jié)、中國原創(chuàng)劇目邀請展、中國校園戲劇節(jié)、粵港澳大灣區(qū)華語戲劇盛典等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有序開展,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2021年,話劇演出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一些創(chuàng)作方面的問題仍需解決。在戲劇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生動體現黨的百年征程,不僅需要政治自覺、文化自信、敘事策略、藝術構思,更需要以典型形象映現藝術的魅力之光。舞臺藝術從高原通向高峰的路程還很長,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向前推進。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