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wèi)隊》《江姐》等作品唱段齊上陣,“民族歌劇選曲音樂會”將登臺上音歌劇院—— 用最樸實真摯的聲音唱響紅色經典歌劇
“民族歌劇是百年中國歌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世紀中期到本世紀初,涌現(xiàn)了《白毛女》《小二黑結婚》《紅霞》《洪湖赤衛(wèi)隊》《紅珊瑚》《江姐》《黨的女兒》《野火春風斗古城》等經典劇目,并留下許多極富藝術性且廣為傳唱的唱段。”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告訴記者,慶祝建黨百年之際,“經典擷英——民族歌劇選曲音樂會”4月10日-11日將登臺上音歌劇院,“我們上音師生重排這些唱段,展現(xiàn)黨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的光輝歷程,激活人們心中的紅色記憶”。
《洪湖水,浪打浪》《恨是高山仇是海》《紅梅贊》等經典民族歌劇唱段,將由上音聲歌系師生聯(lián)袂唱響。今年87歲的上音教授常留柱也將登臺領唱歌劇《星星之火》中的唱段《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共產黨員的熾熱初心薪火相傳。據悉,這兩場音樂會昨天中午開票后,已售出近八成的門票。
臺上演唱英雄,臺下學英雄
這臺“民族歌劇選曲音樂會”由上音民族聲樂專業(yè)的多位教師擔任主要表演者,他們飾演多部民族歌劇中的英雄人物,比如江姐、喜兒、劉英等。上音聲歌系主任方瓊說,當大家戲服穿上、造型扮上之后,就用心沉浸到各自角色的世界里,“我們不僅用歌聲傳承紅色經典唱段,還在臺上臺下致敬英雄”。
“一樹紅花照碧海,一團火焰出水來……”方瓊演唱的是歌劇《紅珊瑚》中的《珊瑚頌》唱段,她通過漁家女珊妹的歌聲,把曾被欺壓的勞苦大眾期盼解放的心情娓娓道來。這幾天方瓊一邊做康復訓練,一邊堅持練聲。“不久前我肩膀摔傷骨折,打上了鋼針,疼痛時我不禁想起戴著鐐銬的韓英,還有十指被竹簽刺穿的江姐。”心心念念演出的她,復健后沒幾日就恢復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難,都能用堅強的意志挺過去,可能是英雄感召的力量。”
上音聲歌系民族聲樂教研室主任楊學進帶來《江姐》選段《五洲人民齊歡笑》。這首歌曲情感表達愛憎分明,彰顯著對崇高革命事業(yè)忠誠不渝的英雄氣概。為了把這段經典唱段詮釋得出彩,前幾日她特意去觀看了上海歌劇院新版民族歌劇《江姐》,得到任桂珍老師親自指導的“第六代”江姐之一周琛,正是楊學進在上音的學生。“看過周琛扮演的江姐,我也很有收獲,師生之間互相學習、教學相長。”
為了這場音樂會,上音還請老教授常留柱和方芝芬擔任聲樂指導,這些民族歌劇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劇中人物的情感走向,通過老一輩音樂人的講述注入年輕學子心中。上音聲歌系青年教師陳京蔚及學生將詮釋《江姐》中的選段《繡紅旗》,他們不僅閱讀《紅巖》一書,還觀看歌劇《江姐》,力圖從骨子里對角色產生共鳴,盡可能去還原英雄的氣概。
植根于民族血液的旋律一定會感動聽眾
從《白毛女》《小二黑結婚》到《紅霞》《洪湖赤衛(wèi)隊》《紅珊瑚》《江姐》等中國歌劇舞臺上典型的民族歌劇,再到《黨的女兒》《野火春風斗古城》等新時期的歌劇,都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這些作品主要人物的主要唱段采用戲曲板腔體結構,適應中國人深厚的戲曲欣賞傳統(tǒng),并通過不同板式的變化實現(xiàn)音樂的戲劇性,尤其是那些英雄人物慷慨赴死前的‘絕唱唱段’,至今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聽眾。”原總政歌劇團團長、作曲家王祖皆說,戲曲板腔體結構不僅符合國人的審美習慣,也是對世界歌劇藝術的貢獻。
“耳熟能詳?shù)男桑瑹o論時隔多久依然能直抵人心。”日前,楊學進在歌劇《江姐》演出現(xiàn)場,聽到座位席中爆發(fā)出熱烈掌聲,“不少上音的00后學生觀劇后也格外激動,證明歌頌黨、歌頌英雄、植根于民族血液的經典之作,會跨越代際感動聽眾。”而在廖昌永看來,年輕的學子演唱傳承這些經典歌劇,“要熱愛每一個藝術人物,用最樸實真摯的聲音唱響時代旋律”。
傳承經典的同時,上海音樂人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眼下,上音已推出《賀綠汀》等原創(chuàng)歌劇,并將推出《康定情歌》《霓虹燈下的哨兵》等革命歷史題材原創(chuàng)歌劇,不遺余力推進中國歌劇事業(y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