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dd>
<small id="yy8yy"><menu id="yy8yy"></menu></small>
<sup id="yy8yy"><delect id="yy8yy"></delect></sup>
  • <noscript id="yy8yy"><pre id="yy8yy"></pre></noscript>
  • <sup id="yy8yy"></sup>
  • <tfoot id="yy8yy"></tfoot>
    <small id="yy8yy"></small>
  • <dd id="yy8yy"><pre id="yy8yy"></pre></dd>
    <sup id="yy8yy"></sup>
    <noscript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noscript>
    <noscript id="yy8yy"><dd id="yy8yy"></dd></noscript>

    亚洲gv永久无码天堂网,成年人夜晚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片在线观不卡,色噜噜狠狠网站狠狠爱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阿城:大風起兮云飛揚
    來源:《揚子江文學(xué)評論》 | 阿城  2021年01月08日08:47
    關(guān)鍵詞:中國文化 阿城

    二十年前我有一個小冊子叫《閑話閑說》,講的是中國世俗和中國小說。為什么今天在這兒重提它?是想把這些“話”跟我們的文明、文化更多地做一些聯(lián)系。

    中國的基本文明和文化狀態(tài),沒有我們想象的糟糕。現(xiàn)在很多人都憂心忡忡,那么多人憂心忡忡,證明這個社會沒有崩潰。如果都不憂心忡忡,那這個社會已經(jīng)崩潰了,不需要再操心了。憂心忡忡這個東西是我們的文脈,這個文脈是由儒家,也就是孔子傳下來的。大家都知道雅斯貝爾斯說過,公元前800-200年的時候,世界幾大文明,不約而同地產(chǎn)生了一些覺醒者,就東方來說,孔子是一個。雅斯貝爾斯所說的覺醒,是什么覺醒?是巫教社會當中的覺醒。

    巫教社會,按榮格的說法,只有集體無意識和集體潛意識,沒有個人的意識和思維。到孔子這里,孔子有了個人意識和思維。那么我們都知道,“子不語怪力亂神”,不管是怪力、亂神,還是怪、力、亂、神,都是巫教的構(gòu)成,孔子不談?wù)摚芙^,回避。為什么不與之抗爭呢?晚孔子一百多兩百年的古希臘哲學(xué)家蘇格拉底,覺醒者,就是因為對古希臘諸神不敬,被判飲鴆酒而死。

    中國殷商之時,整個社會是崇尚鬼神的。到了周代,開始有自耕農(nóng)。周代有井田制,什么是井田?就是“井”字四邊的其他這幾塊都是私田,這些私田是自耕農(nóng)的,但這些自耕農(nóng)他們同時要耕種當中的這塊公田。《詩·小雅·大田》說,“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雨下在公田,也把私田澆到了。公田的收獲是貴族的消費來源,私田是自耕農(nóng)的養(yǎng)家之本。我猜測這是周代的禮制規(guī)定,這個禮,有憲的意思,不可以違犯,否則私田就得不到保護了。我又猜測孔子的有個人意識和思維,與私田這種現(xiàn)實存在有一定關(guān)系。

    這種井田的模式,后來就移入到宗法社會的祠田。每家都有自己的田,但有一塊是公祠的田,公祠的田的收獲是交給祠堂的。祠堂拿它來做什么?做很多事情,其中有社會保險。比如李姓中有人得了大病,他個人完全負擔不起,由族姓公議給他補助,幫他渡過難關(guān)。老爺子還是死掉了,寡母孤兒需要救助,還是公田里面資助。又如姓李的宗法圈子里,有一孩子特別聰明,念書不費力,這個族長就召集各家商議,說送李家的二小子去讀書,但是他的寡母拿不出這個錢,那就宗祠來出這個錢。他就一路念到什么清華、北大,后來去了美國,讀到博士。這樣的人是一定回來的。他知道他怎么上的學(xué),是祠田養(yǎng)他、宗族養(yǎng)他,因此他回來不一定是什么報效祖國,而是要報效宗祠。他的感恩非常非常具體。所以我們早期那么多在外讀書的人會回來,跟這個宗親制度是有關(guān)系的。抗戰(zhàn)的時候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回來?也跟這個東西是有關(guān)系的。所謂“葉落歸根”,歸的是宗族這個根,族譜上要記載下來,供后人祭祀。宗族也可以是移動的,例如南方的客家人。各國的唐人街,組織構(gòu)成都是幾個姓的宗祠,當?shù)剡x舉,競選的議員、市長都來拜票,宗祠族長就提出一些要求,例如改善環(huán)境啦,提高待遇啦,承諾,這一姓的票都投你,不承諾,就不投你。

    關(guān)于“愛國”,一直在討論。之前沒有這個問題,之前是社稷,社稷這個概念現(xiàn)在消失了。社稷是什么?就是生我養(yǎng)我之地,祭祀祖先之地,非常具體,有感情在里面。愛一個東西要非常具體。國?那是王的,秦以后是皇帝的,與百姓無關(guān),所以顧炎武才會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不是國家興亡。天下興亡,講的是文明,文脈。

    在先秦時代,除了孔子,還有沒有覺醒者呢?有,還有一個老子。據(jù)李零先生考證,《道德經(jīng)》的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時期,假托老子之名。中華書局2004年出的高明著的《帛書老子校注》,應(yīng)該是最好的本子,集中了漢以前的出土文獻互校。

    與孔子一樣,《老子》通篇也是不語怪力亂神的,它講宇宙秩序和按照這個秩序而來的權(quán)力的行止。它講“上”對“下”是柔的,弱的,如水一樣沒有自己的形。下,則是有形的、創(chuàng)造的、生長的。上善若水,才可以隨下的形,上若有形,則會砸毀下的形。這是《老子》的核心,道家的核心,它其實與孔子并不矛盾,是同質(zhì)的覺醒者。《老子》的這一核心,非常類似社會學(xué)的“小政府”。“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講的不是封閉,而是比喻可以互不侵擾到這種極端地步。

    秦統(tǒng)一了六國,實行郡縣制,貴族不再有分封建制,開始了以吏為師。從湖南出土的里耶秦簡觀察,上的權(quán)力向下甚至超過縣,達到鄉(xiāng)、里,緊張度起來了。暴力推翻了秦,劉邦建立了漢朝,雖然還是郡縣制,但緊張度下去了,尤其是漢初的文景之治,用黃老之學(xué),其實就是用《老子》的“上”無為之治,“下”才能夠有生長、創(chuàng)造之力。

    皇權(quán)不下縣,應(yīng)該是漢朝郡縣制此一時期形成的。縣以下,宗法自治,鄉(xiāng)約,再加上鄉(xiāng)紳的威望以及潤滑,形成了所謂的世俗社會。

    這個世俗社會比較有效地抗衡了絕對權(quán)力,保護了底層之私。沒有“私”,社會不可能有活力。到了國民黨的民國,權(quán)力已經(jīng)試圖往下走,但一直是宗族頂著這個權(quán)力。梁漱溟在山東縣一級去做農(nóng)村改造,后來他跟毛澤東的沖突也在這兒,他認為他了解農(nóng)民、了解農(nóng)業(yè)、了解農(nóng)村。毛的意思是“你有我了解嗎?”其實梁漱溟了解的是“皇權(quán)不下縣”的農(nóng)村,毛的意思是要突破縣級,再下,到村,支部建在連級。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斷代。之前的周,天下事與貴族有關(guān),與民無關(guān)。貴族社會是有規(guī)矩的社會,之間是魯迅批判的那個fair play,有規(guī)矩的游戲:如果我把劍抵在你的咽喉,你就是輸了。我不需要刺進去,你也不需要再拼命。認嗎?認,好,這就是規(guī)矩。規(guī)矩使輸贏的成本降低。

    毛澤東說 “蠢豬式”的宋襄公,就是這種規(guī)矩范兒——宋是殷商遺族的封地,宋與楚在泓水交戰(zhàn),楚軍渡河,子魚說趁他們渡河,現(xiàn)在攻擊吧,宋襄公說人家正渡河呢,這種時候不能打。為什么不能打?因為規(guī)矩上不能打。對方上了岸了,子魚說趁他們還沒編好隊伍,打吧。還是不能打,不合規(guī)矩,這就像對方還沒擺好祺,你就先出子兒了。必須要對方排好隊,對方排好隊了,才可以打。一打,宋襄公敗了,自己還負了傷。

    晉與楚在邲開戰(zhàn),晉軍敗了撤退,戰(zhàn)車敗逃時陷進泥里,追擊的楚軍上來幫助晉軍修好車軛,然后繼續(xù)追趕,結(jié)果晉軍戰(zhàn)車又壞了,楚軍上來說拔掉車上的旗子就好了,晉軍得以再跑,楚軍也就再追。那時還規(guī)定敗逃一方如果跑出五十步,勝方就不可再追。成語“五十步笑百步”就是這么來的,逃到五十步的人笑話逃到一百步的人:何必呢?逃出五十步就可以了。

    這樣的一種費爾潑賴的游戲思維,我們現(xiàn)在完全沒有了。戰(zhàn)國末期,秦國爭戰(zhàn)六國,就已經(jīng)不是這樣了。之前領(lǐng)取戰(zhàn)功,只要把對方的左耳割下當成憑據(jù),有個專門的字“聝”,讀國,左邊是耳,右邊是或。為什么是左耳?因為古人射箭拉弦的右手靠在右耳上為瞄準,最后你回到家鄉(xiāng)仍然可以打獵為生或參加鄉(xiāng)射禮。但到了秦,領(lǐng)功的憑據(jù)就是人頭了,“馘”,這個字還是讀國,但左邊是人頭的首,右邊還是或。所以為什么說秦被稱為虎狼之師?就是它砍頭。被砍頭就完蛋了,回不了家鄉(xiāng)、子孫祭祀不了自己。那就望風而逃,趕快保住這個頭。

    為什么要講周代的貴族?因為它牽扯到我們要講的詩。詩在中國發(fā)生很早,我們知道《尚書·虞書·舜典》里說“詩言志,歌詠言”,所以詩不但發(fā)生很早,而且與歌是有區(qū)別的,功能不同。什么情況下要用詩呢?就是當有目的要達到,有狀態(tài)要改變,通常我們說的志向;什么時候要用歌呢?就是我們有喜怒哀樂人之常情要表達。貴族有志向嗎?應(yīng)該沒有,該有的都有了,而且是世襲的,但有喜怒哀樂,所以有歌就足夠了。貴族的世襲,由于長子繼承制,幾代之后就有無爵無產(chǎn)者,落到低的級別,最下為士。經(jīng)過百年以上,士的階層人數(shù)大量增加,但他們不是庶人,《左傳》告訴我們:庶人是沒有尊、卑之別的,只有親、疏的分別。所以卑士可以學(xué)點服務(wù)貴族的本事謀生。孔子辦學(xué),就是為這樣的士的,其中的“御”,相當于現(xiàn)在的駕校。孔子常常講到志,到了學(xué)生曾子,《論語·泰伯》記錄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所以我們可以體會到,志,是士的心態(tài)。再到孟子,更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等等,至今還是勵志名言。

    歐洲的經(jīng)典音樂,也是有這種區(qū)別的。海頓去英國,為貴族的喜怒哀樂作曲,是歌的性質(zhì),所以很容易感受而且好聽;晚他一輩而同時的貝多芬則是大多為志而作曲,第九交響樂是志的頂峰。

    從周代的貴族家國,到了吏治的郡縣的漢代,劉邦得天下,作《大風歌》,唱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志滿意得,卻還有憂慮,但可見庶人出身的劉邦可以言志了。而楚舊貴族項羽的《垓下歌》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對名駒美人的痛徹心扉之悲,喜怒哀樂之哀。劉、項二人都觀望過秦始皇,劉邦是“大丈夫當如是”!庶人之羨;項羽是“彼可取而代之”,戰(zhàn)國貴族的平視感。

    所以劉邦的漢,是中國各種意識和行為的一個大分水嶺,細節(jié)到庶人可以言志,以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劉邦的當權(quán),漢朝的祭祀禮儀內(nèi)容有相當多的改變,例如雖然還保有傳統(tǒng)下來的天極崇拜,但開始明確出現(xiàn)日、月崇拜,出現(xiàn)東王公、西王母崇拜。這些應(yīng)該是劉邦家鄉(xiāng)被周、秦壓制的底層崇拜,現(xiàn)在翻上來成為上層崇拜。劉邦的家鄉(xiāng)是東夷故地,楚文化應(yīng)及之地。漢代的藝術(shù)反映出底層的各種欲望,宴飲是一個重要題材,在此之前,周代貴族社會的藝術(shù)中是沒有宴飲題材的。現(xiàn)在好了,殺豬宰雞,大甕盛酒,觀賞雜技,笙管齊鳴。

    我小的時候,上世紀50年代北京,京戲當然是最有名,但同時還有地方戲,比如川劇、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北方昆曲,基本上在北京是輪流不斷。為什么?因為中央首長都是地方上的,不太喜歡京劇,喜歡地方戲。這很像漢代的一個景象。漢畫像石上還有很多,什么孔子見老子啊,屬于上層的話題。還有很多神仙傳說,東王公、西王母啊,原來是底層的東西。底層里的街談巷議,太史公寫《史記》能搜集到那么多的東西,那就其實是街談巷議。他自己本身有國家圖書館,有系統(tǒng)性的傳下來的材料,同時他跑了那么多地方,聽的大部分應(yīng)該是街談巷議,再把街談巷議和真正國家系統(tǒng)聯(lián)系起來,《史記》才會寫得那么生動,寫得像小說。這些東西開始浮現(xiàn)起來的時候,世俗層的小說開始出現(xiàn)了。

    世俗一直是中國小說最堅實的支持力量。做現(xiàn)代小說的時候,對于這個主流究竟是持顛覆態(tài)度,還是把它作為資源發(fā)掘?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只是提醒一下。

    古代社會,道德有區(qū)隔——“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大夫以上那些人都要學(xué)禮知禮,禮的限制很嚴格,觸犯了,信用就崩壞了,比用刑還厲害。而禮對庶人,繁雜,太難了,不識字,很難學(xué),讓他們記住運用,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基本是就事論事,刑罰,相當于做錯了給一巴掌,“記住了吧?”“記住了,下次不會了”。這就是道德區(qū)隔,針對性的,各有其效,治理成本低。

    我們小的時候,上學(xué)不許罵人,就是不許帶臟字兒,這是最沒商量的,老師直接就是訓(xùn)斥。如果說拐著彎罵人,老師聽出來要說你“這是罵人!”如果沒聽出來就混過去了。

    那什么時候這個水層給打穿了,就是苦水和甜水打穿了,全都是苦水?是“文革”,紅衛(wèi)兵。紅衛(wèi)兵剛開始打流氓、抓流氓,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流氓說話特別有意思,吃飯不叫吃飯,叫“搓”,就學(xué)他們這個話。《老炮兒》這個電影,沒有把這一層揭示出來,把這一層揭示出來,這個電影會非常有意思。當時紅衛(wèi)兵以說流氓話為榮,而流氓以能穿軍大衣為榮。后來馮小剛不也穿著一個假軍大衣嘛,那意思就是“紅衛(wèi)兵是我哥兒們,西城平趟”。這兩個結(jié)合起來的時候,苦水層就進入甜水層,區(qū)隔沒有了,竄了。劉索拉有一次告訴我,六六年八月份的時候,因為不會罵人和不會說臟字,自覺特別地落后,被其他紅衛(wèi)兵看不起。她就專門在她們學(xué)校大操場扯開嗓門練罵臟話。就是清水層跟苦水層這個關(guān)系。道德區(qū)隔這個關(guān)系,是文化大革命破壞的。

    中國的這個世俗傳統(tǒng),和由此產(chǎn)生的跟世俗有關(guān)系的小說啊等等,它有一層?xùn)|西,它是解決什么呢?解決下層道德。這個道德的教化問題,它主要就是勸善。善,需要勸,證明“善”這件事比較難做。我們說我們很善良,不是,我們不善良,如果都善良就不用勸善了,是都不太善,所以要有很多方法,例如說“這么做會有報應(yīng)”。這個是世俗小說很重要的一個功能。說書也是,他一開始時候定場詩,就要講出“大輪回”、報應(yīng)什么的,不能做這件事啊。然后就開始進入不善良的細節(jié)。他先是善的宣言,完了是不善的細節(jié),結(jié)尾呢再有一個善的教訓(xùn)。大約是這樣的。

    藝術(shù),不光是文學(xué)——小說、詩歌,它是改變你的狀態(tài)。至于這個“改變狀態(tài)”有沒有什么用,我覺得可以不討論。但是如果真要說的話,同一件事情你去做,你的狀態(tài)不同,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感受不一樣。

    那么“詩”,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意象”,是什么?我老是愿意舉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為例。這四句不互為因果,不是因為“兩個黃鸝鳴翠柳”,才造成“一行白鷺上青天”,不是,它們互不相關(guān)。但是這四句排在一起的時候,有一個東西,說不出來的,不能復(fù)述的東西,是你“意”的那個“象”,升起來了。哦,你覺得起碼是很開闊、很遼闊。你的狀態(tài)會喚起你精神狀態(tài)。唐代的詩發(fā)生了意象大爆發(fā),從根本上與歌區(qū)別開了。初唐的文士想有所進取,要加入軍事幕府,到前線,所以多邊塞詩。即使到了盛唐,像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種邊塞意象,還是出類拔萃,而且他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千古絕響。如果你想把這個狀態(tài)跟別人說,您想跟別人說“哎呀我讀了這首詩感覺怎么怎么樣”,沒有用的。把這首詩念給別人,那個人在心里頭,這四句一碰,哇,也起來了。這個就是意象。意象不是靠邏輯造成的,也不能依邏輯得以另外復(fù)述。難就難在這里,一是寫難,二是讀難。

    中國最早的“詩”,一是言志,二是到了唐代以及之后,必須有意象產(chǎn)生,才叫詩。那我們看古羅馬的賀拉斯在《詩藝》中討論的其實是歌,后來的著名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仍在推敲前韻、后韻,還是歌的狀態(tài)。而韻在中國古歌、詩的范疇里,韻是題中自有之義,并不特別討論。西方,到了像艾略特、龐德,他們讀了唐詩以后受到啟發(fā),就是不以語法連接,讓詞直接碰撞,產(chǎn)生一個不可再言說的東西——“意”,升起來了。由此現(xiàn)代英美詩最本質(zhì)的是要能產(chǎn)生意象。

    因此我們再從上世紀60年代末讀起,根子的《三月與末日》是第一首有強烈意象的詩,詩人多多回憶說第一次讀到的時候覺得被深深“冒犯”,這就是以歌當作詩的誤會狀態(tài)下,被真正的詩才會產(chǎn)生的意象所冒犯。北島早期的詩,都是歌,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是歌,以喻表達憤怒的歌。北島后來有很多詩,意象感特別強。意象也有明晦,讀者也有敏鈍的差別,所以上世紀80年代有“朦朧詩”的叫法,是鈍者茫然的反應(yīng)。分清楚詩和歌的區(qū)別。

    意象產(chǎn)生的時候,其實就是你的狀態(tài)有所改變。我個人認為藝術(shù)只是這一部分。有的人愿意把狀態(tài)改變說成是升華,或等等等等,總之你閱讀、觀看之后,你的狀態(tài)改變了。你以一個新的狀態(tài)去做事情,結(jié)果會不一樣。

    到王國維,他在《人間詞話》里提出了“境界”。他認為詩詞有境界之別,境界又有高低之別。非常好。詩言志,志有大小。詩可以產(chǎn)生意象,意象有境界之別,又有高低之分。于是,不管是世俗小說也好、先鋒小說也好,古詩詞也好,新詩也好,如果它在某一點上有境界浮出,我們的狀態(tài)隨之有變化,就是藝術(shù)的目的與意義。如果它沒有改變你的狀態(tài),就不是“藝術(shù)”這種概念。比如某首流行歌曲,它提升你的狀態(tài)了嗎?如果沒有,只是安慰你原來的狀態(tài),就是“歌”,而不是“詩”吧。

    亚洲gv永久无码天堂网
    <dd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dd>
    <small id="yy8yy"><menu id="yy8yy"></menu></small>
    <sup id="yy8yy"><delect id="yy8yy"></delect></sup>
  • <noscript id="yy8yy"><pre id="yy8yy"></pre></noscript>
  • <sup id="yy8yy"></sup>
  • <tfoot id="yy8yy"></tfoot>
    <small id="yy8yy"></small>
  • <dd id="yy8yy"><pre id="yy8yy"></pre></dd>
    <sup id="yy8yy"></sup>
    <noscript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noscript>
    <noscript id="yy8yy"><dd id="yy8yy"></dd></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