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設30屆以來共收到申報劇目2200余臺,參評演員3700余名,成為促進上海與國內外戲劇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三十載玉蘭飄香,打造中國戲劇界權威文化品牌
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題之夜暨2020中秋戲曲晚會將于本月29日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據昨天舉辦的新聞通氣會上透露,目前各獎項提名名單已經產生,最終獎項將于晚會現場正式揭曉。在此之前,本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以下簡稱白玉蘭戲劇獎)的終身成就獎率先公布,組委會將其授予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獎掖其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作出的突出貢獻。
自1989年創(chuàng)設至今,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已迎來第30屆。在近兩年,白玉蘭戲劇獎更是邁大改革創(chuàng)新步伐,加大對于原創(chuàng)新編作品的關注,并吸引一批海外知名劇目藝術家參評,進一步拓展了獎項的國際視野和開放包容。
三十載一路芳菲,這個以上海市花命名的戲劇獎項,見證上海作為亞洲演藝之都的堅實步履,也將助推中國從戲劇大國走向戲劇強國的復興征程。
不分劇種劇團大小,只以藝術論短長,見證國內戲劇界發(fā)展歷程
自1989年創(chuàng)設至今,白玉蘭戲劇獎已收到申報劇目2200余臺,劇種89余個,參評演員3700余名,獲獎演員700余人次。白玉蘭戲劇獎之所以能夠吸引國內外名家、新秀紛至沓來,在上海這個大碼頭“斗戲”“打擂”,源自于其海納百川、近悅遠來的底色,更得益于獎項評選的嚴謹與公正,而這也成為白玉蘭戲劇獎在全國享有知名度與影響力的根本。上海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尤存以五個“一視同仁”來總結:上海與外地演員參評一視同仁;大劇種與小劇種參評一視同仁;大劇團與小劇團參評一視同仁;大城市與小城市參評一視同仁;大藝術家與青年演員參評一視同仁。于是,在白玉蘭戲劇獎的參評組織中,我們看得到邊遠、冷門的區(qū)縣劇團甚至是瀕危劇種,也看得到俄羅斯亞歷山大德琳娜大劇院這樣的海外殿堂級藝術團體。
走過30年,此次頒獎晚會不單是一次對于本屆獲獎演員的表彰,也是一次對于中國戲劇界30年發(fā)展歷程的巡禮。晚會將揭曉本屆白玉蘭戲劇獎各獎項名單,而其中最為耀眼的“白玉蘭”,莫過于本屆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尚長榮。作為名家之后,尚長榮承襲“四大名旦”之一的父親尚小云的京劇傳承創(chuàng)新之路,為當代京劇花臉行當發(fā)展貢獻一批新經典。以《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為代表的“尚長榮三部曲”守住前輩的火,開辟明天的路,實現了古典藝術與當代審美的結合。這不僅使他三摘“梅花”、三摘“白玉蘭”,還先后被國際戲劇家協(xié)會授予“世界戲劇大使”稱號,獲第二屆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和中國文聯(lián)“終身成就戲劇家”榮譽稱號。如今的他,仍舊活躍在傳承的一線,將其畢生藝術經驗與探索,向青年演員傾囊相授,助推花臉行當的人才培養(yǎng)。
改革創(chuàng)新,助推“雙創(chuàng)”,彰顯碼頭源頭地位
回顧與總結是為了更好地開創(chuàng)未來。白玉蘭戲劇獎以始終如一的獎項評選標準,標定著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高度,也注重創(chuàng)新機制,引領著中國舞臺藝術的發(fā)展方向。
30年間,白玉蘭戲劇獎始終求新求變。在劇目方面,鼓勵原創(chuàng)以及藝術美學創(chuàng)新,諸如小劇場戲曲,涌現“非遺活化”趨勢;在獎項方面,從表演獎衍生出相關系統(tǒng)獎項;在演員方面,從國內擴展到國際,通過一批海內外知名藝術家的獲獎提升獎項影響力與知名度;在評審方面,通過市民觀劇團等的引入,加強獎項的人民性,讓普通觀眾更有參與感。
聚焦本屆白玉蘭參評劇目,不難發(fā)現對于新創(chuàng)新編劇目的關注進一步加大了。38臺參評新創(chuàng)新編作品,占總量的70%,涌現了《永不消逝的電波》《谷文昌》《柳青》《追夢云天》等一批優(yōu)秀的紅色題材、現實題材佳作。與此同時,從劇目藝術樣式上來看,實現了傳統(tǒng)戲曲與歌舞話劇等其他樣式1∶1的參評比例。這充分彰顯出近年來廣大戲劇工作者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同時也與獎項致力于助推“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目的相統(tǒng)一。
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點,白玉蘭戲劇獎將對標國際知名戲劇獎,進一步提升文化品牌標識度,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