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dd>
<small id="yy8yy"><menu id="yy8yy"></menu></small>
<sup id="yy8yy"><delect id="yy8yy"></delect></sup>
  • <noscript id="yy8yy"><pre id="yy8yy"></pre></noscript>
  • <sup id="yy8yy"></sup>
  • <tfoot id="yy8yy"></tfoot>
    <small id="yy8yy"></small>
  • <dd id="yy8yy"><pre id="yy8yy"></pre></dd>
    <sup id="yy8yy"></sup>
    <noscript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noscript>
    <noscript id="yy8yy"><dd id="yy8yy"></dd></noscript>

    亚洲gv永久无码天堂网,成年人夜晚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片在线观不卡,色噜噜狠狠网站狠狠爱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林少華對談李繼宏:不存在100%對等的翻譯
    來源:澎湃新聞 | 羅昕 謝蝶  2020年08月21日07:41
    關(guān)鍵詞:李繼宏 林少華 翻譯

    在今年上海書展期間,林少華、李繼宏這兩位翻譯家展開了三場深度對話,暢談東西方文學(xué)翻譯的魅力。

    林少華譯有《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奇鳥行狀錄》《刺殺騎士團長》等村上春樹系列作品,以及《心》《羅生門》《雪國》《金閣寺》《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日本名家作品凡八十余部,2018年曾以其翻譯業(yè)績和對中日文化交流的貢獻獲得日本“外務(wù)大臣獎”。

    他的新書《林少華看村上: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以長篇、短篇和隨筆三大類別,按時間順序一書一評。從處女作《且聽風吟》到最新訪談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共評書四十九部,不僅品評村上春樹每本書、每篇作品所體現(xiàn)或蘊含的藝術(shù)特征、心靈信息和精神趨向,還講述了其較為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和創(chuàng)作思想的變化軌跡。此外,林少華新近還翻譯了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我是貓》。

    李繼宏則譯有《小王子》《老人與海》《了不起的蓋茨比》《動物農(nóng)場》《瓦爾登湖》《傲慢與偏見》《喧嘩與騷動》《簡·愛》《在路上》《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窮查理寶典》等。他的最新譯作《月亮與六便士》全文補足200條注釋,內(nèi)容考究,也是作家梁文道推薦的版本。

    8月16日,林少華與李繼宏分別攜新譯《我是貓》與《月亮與六便士》來到上海書展,并展開對話。 

    100%對等的翻譯是不存在的

    一直以來,有讀者評價林少華的譯作往往帶有“林氏味道”。林少華回應(yīng)說,無論把西語翻譯成漢語,還是把日語翻譯成漢語,都不存在100%這個說法。他表示:“文藝青年往往追求100%,心情可以理解,但客觀上只能叫人失望。”

    在他看來,翻譯是在譯者個人理解基礎(chǔ)上的語言置換。“即便閱讀母語文本,不同的人也存在千差萬別的理解,那對外語文本的閱讀與理解就更是了。此外,除了語匯、語義、語法等方面的把握,文學(xué)翻譯還有審美方面的感悟和傳達。每個譯者對美的感悟和把握更是千差萬別。”

    因此對文學(xué)翻譯,林少華的首要觀點是——100%對等的翻譯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100%的村上春樹和100%的海明威都不存在。“翻譯時腦袋里的念頭是既不亦步亦趨,也不天馬行空,在二者之間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我們要在外語帶來的異質(zhì)性與陌生美和母語本土的同質(zhì)性、熟識美之間保持一個恰到好處的折中點,一個妥協(xié)點。”

    李繼宏坦言自己沒有所謂的“翻譯風格”:“語言之所以存在可譯性,因為語言是思維活動的反映,說不同語言的人的思維活動生理基礎(chǔ)是一樣的。我現(xiàn)在看一本英文書,我看不到文字,我只看到作者的思維活動,我就把作者的思維活動用中文呈現(xiàn)出來。所以我沒有所謂的風格,我只是用中文把作者想向讀者傳遞的東西呈現(xiàn)出來。”

    但他也為這樣的“呈現(xiàn)”花費了巨大的心力。為了翻譯很短的3萬多字的《小王子》,他看了原著作品的所有論文和所有書。“翻譯一部作品,能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取決于你對這個作品的研究水平。你需要看無數(shù)的資料,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做,所以這也是我這幾年出書特別慢的原因,因為一直在做這些事情。”《月亮與六便士》,[英] 毛姆 著,李繼宏 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年8月版

    譯者要隱在作者和作品背后?

    林少華認為,翻譯文學(xué)其實是中國文學(xué)特殊的組成部分。“以中文這一形式呈現(xiàn)的文學(xué)作品屬于中國文學(xué),文學(xué)翻譯屬于再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他說,“用日語讀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用英語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你讀的是外國文學(xué)。你通過中文讀這兩部作品,讀的是翻譯文學(xué)。”

    李繼宏認同這一觀點,表示譯本與原著有不同的命運與功能。“譯本是給不懂外語的人讀的,不能說他不懂外語,他就失去了讀這個作品的資格。”李繼宏說,“譯本與原著的目標群體和功能都不同。如果你想讀100%的村上春樹,你應(yīng)該去讀日語版本,而非譯本。”

    對于“譯者的現(xiàn)身”這一主題,李繼宏引出來源于歐洲的“譯者要隱身”的理論,認可這一理論應(yīng)用在同一語系中差異很小的語言之間翻譯的合理性,但否定了它在中文翻譯當中的使用。“漢語是獨特的語言,表音表義合二為一,更復(fù)雜。中文不等于漢字,它是個較大的概念,我們還有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

    而美國翻譯家葛浩文也說過,同樣一部漢語作品,他譯跟另外一個人譯會得到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作品。

    “譯本是譯本,原著是原著,它們有不同的命運。”李繼宏說,“我一直強調(diào)大家買譯本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你們看譯本看的就是譯者。”

    讀書講緣分,打開新的可能性

    在忙碌的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yōu)槭裁催€要讀經(jīng)典?李繼宏認為,經(jīng)典在當下能給我們啟發(fā),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或者難題。

    就讀書的方法和習(xí)慣,兩位譯者也分享了自己的習(xí)慣。林少華喜歡把書上的好句子記下來:“上山下鄉(xiāng)那個年代讀報紙,喜歡把漂亮句子抄在本本上。”

    他的另外一個習(xí)慣就是在晚上睡覺之前看一篇原創(chuàng)性美文,花五六分鐘時間,最長不過十分鐘。這兩個習(xí)慣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讓他對語感始終保持了比較敏銳的捕捉能力,還豐富了語匯量。

    李繼宏說,現(xiàn)在人們有關(guān)讀書的選擇非常多,他一直相信讀書講緣分,而且這緣分需要自己主動去創(chuàng)造,例如經(jīng)常到書店逛逛,會“碰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書。

    他喜歡到圖書館和書店里看書,每次出去旅游都會帶回一箱書:“多到圖書館和書店看看,你能夠接觸一些你原來沒有想到的新的可能性。你能夠接觸到不同,不會局限于你已有的框框里面。”

    亚洲gv永久无码天堂网
    <dd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dd>
    <small id="yy8yy"><menu id="yy8yy"></menu></small>
    <sup id="yy8yy"><delect id="yy8yy"></delect></sup>
  • <noscript id="yy8yy"><pre id="yy8yy"></pre></noscript>
  • <sup id="yy8yy"></sup>
  • <tfoot id="yy8yy"></tfoot>
    <small id="yy8yy"></small>
  • <dd id="yy8yy"><pre id="yy8yy"></pre></dd>
    <sup id="yy8yy"></sup>
    <noscript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noscript>
    <noscript id="yy8yy"><dd id="yy8yy"></dd></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