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dd>
<small id="yy8yy"><menu id="yy8yy"></menu></small>
<sup id="yy8yy"><delect id="yy8yy"></delect></sup>
  • <noscript id="yy8yy"><pre id="yy8yy"></pre></noscript>
  • <sup id="yy8yy"></sup>
  • <tfoot id="yy8yy"></tfoot>
    <small id="yy8yy"></small>
  • <dd id="yy8yy"><pre id="yy8yy"></pre></dd>
    <sup id="yy8yy"></sup>
    <noscript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noscript>
    <noscript id="yy8yy"><dd id="yy8yy"></dd></noscript>

    亚洲gv永久无码天堂网,成年人夜晚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片在线观不卡,色噜噜狠狠网站狠狠爱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仿唐詩《瓷亭》的德譯菱形詩尋蹤
    來源:光明日報 | 張楊  2020年08月20日08:06
    關(guān)鍵詞:《瓷亭》 德譯菱形詩

    法國女作家、翻譯家、評論家俞第德(Judith Gautier)在父親的熏陶和影響下,除了在文學(xué)上頗有造詣之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迷”。

    1863年,即她18歲那年,父親經(jīng)人介紹,接納了一位名叫丁敦齡的中國人擔(dān)任兩個女兒的家庭教師。正因為有了這位中國老師的助力,俞第德那“從事不可翻譯的中國詩的翻譯”的想法得以付諸實踐,并于1867年出版了自己首部中國古詩譯集,亦是其最具影響力和最廣為流傳的一部詩集——《玉書》。該詩集被譯成了德文、英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俄文等多國文字,與德理文的《唐詩》共同成為19世紀(jì)下半葉的兩個現(xiàn)象級唐詩法譯本。《玉書》首版共收錄71首中國詩歌,其中就包括了明確標(biāo)注源自李白詩歌的譯詩《瓷亭》。

    《瓷亭》——俞第德的“中國風(fēng)尚”

    有關(guān)《玉書》的翻譯風(fēng)格,我國學(xué)者錢林森曾在其專著《光自東方來——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2004)中評價道,“取一勺飲,澆胸中塊壘,或取一意象,加以渲染,表達新的詩情,創(chuàng)造新的形象”。正因這種不拘泥于原詩而自由發(fā)揮的“仿作”風(fēng)格,《玉書》中的很多詩作大多與原詩相去甚遠以至于“面目難辨”。本文所關(guān)注的《瓷亭》便是這類譯作的典型。我國詩詞界著名學(xué)者周篤文曾言,該詩風(fēng)格怪誕、離奇,與李白的超然飄逸之風(fēng)相差甚遠,只能是“一首刻意模仿的舶來品,是喜愛中華文化的歐洲詩人一時技癢的形似之作”。

    盡管如此,仿唐詩《瓷亭》隨《玉書》傳入德語世界之后卻引發(fā)了一股“仿作熱”。根據(jù)筆者的統(tǒng)計,共有11位譯者對其進行過轉(zhuǎn)譯。該詩甚至還先后經(jīng)德國作家漢斯·海爾曼、德國詩人漢斯·貝特格以及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之手由詩入樂成為《大地之歌》第三樂章“青春”的歌詞,并最終在國內(nèi)外學(xué)界掀起了一波“追根溯源熱”。

    《瓷亭》所經(jīng)歷的這場跨語言、跨文化之旅堪稱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亦是該詩在德語世界傳播的一大亮點。此外,在此過程中曾數(shù)次出現(xiàn)的德譯菱形詩亦令人眼前一亮,同樣值得我們?nèi)ヒ惶椒价櫍毤毱肺丁?/p>

    在首版《玉書》中,71首詩歌被按照主題分為“戀人”“月亮”“秋”“旅行者”“酒”“戰(zhàn)爭”和“詩人”這七大類,《瓷亭》被歸為“酒”這一主題。現(xiàn)將其中文回譯展示如下:

    瓷亭

    在小小的人工湖中央,有一座綠白兩色的瓷亭;通過一條虎背似的白玉拱橋,就可以到那里。

    亭中有幾個朋友,穿著亮麗的長袍,在一起飲微溫的酒。

    他們興高采烈地聊天、賦詩,同時把帽子往后推,把袖子稍稍撂起。

    在湖中倒映出小橋,像玉制的新月,幾個朋友,穿著亮麗的長袍,頭腳倒置地在瓷亭中飲酒。

    湖、瓷亭、小橋,淡淡幾筆,一個優(yōu)美迷人的中式風(fēng)景花園便躍然紙上;身著長袍的朋友飲酒、聊天、賦詩,寥寥數(shù)語,一種愜意舒適的休閑生活便浮現(xiàn)眼前。《瓷亭》仿佛俞第德精心打造的一件充滿“中國風(fēng)尚”的藝術(shù)品,傳遞出她頭腦中對這個東方遙遠國度的想象,承載著她自己的“中國夢”。若細觀文本,不難發(fā)現(xiàn),詩中描寫的內(nèi)容可以水面為界,分成上面的實景和下面的倒影。或許正是這種虛實共存、上下呼應(yīng)的特點激發(fā)了德語世界譯者們的菱形詩構(gòu)想。

    伯姆首創(chuàng)《瓷亭》菱形詩

    德國政治家、作家戈特弗里德·伯姆為德語世界轉(zhuǎn)譯《瓷亭》的第一人。大學(xué)期間學(xué)習(xí)了法律和東方語言的他,通過《玉書》與中國詩歌結(jié)緣,并于1873年出版了其德文版,名為《譯自朱迪特·孟戴斯<玉書>的中國詩歌》(“朱迪特·孟戴斯”即“俞第德”)。《瓷亭》算得上是該詩集中最出彩的作品之一,因為正如海爾曼所評,伯姆在轉(zhuǎn)譯該詩時,產(chǎn)生了“通過排版來對該詩主題加以說明”的奇思妙想。以下是該詩的德文尖角體原文及其中文回譯:

    瓷亭

    多么迷人

    從湖中央

    亮閃閃地聳立起

    一座中式的亭子

    由綠白兩色的瓷塊建成

    幾座輕盈的拱橋通向那里

    仿佛是那有著棕黃色斑紋的虎背

    歡快暢飲的朋友們,身著彩色長袍——

    從酒杯中飲著清亮透明的溫酒,滿心愜意

    愉快聊天,寫下那些在心靈深處綻放的可愛詩行

    他們絲質(zhì)長袍的衣袖向后卷起,帽子從頭上滑下

    但在湖水那微微起伏、迷人而寬闊的鏡波中

    那倒置著的輕盈橋拱,仿佛是一彎新月

    那些歡快暢飲、身著彩衣的朋友全看得見

    坐在那兒愉快地聊天,頭朝下方

    涼亭自己佇立在巖石背面

    由綠白兩色的瓷塊建成

    建造得古香古色

    在湖的中央

    向下聳立

    多么迷人

    在內(nèi)容上,譯詩對俞第德的《瓷亭》文本進行了改寫和細節(jié)擴充;在形式上,伯姆首創(chuàng)了菱形詩排版。如此一來,全詩(共21行)便以第11行詩句(“他們絲質(zhì)長袍的衣袖向后卷起,帽子從頭上滑下”)為軸呈對稱圖形,而這行詩又恰恰是詩中描寫實景的末句,緊接著的便是對水中虛景的勾勒。整首詩所構(gòu)成的菱形圖像,或許象征著橋拱及其水中倒影,又或許代表著被抽象成三角形的瓷亭及其倒影。此外,譯詩的韻腳處理也自出機杼,除第10行與第12行的韻腳不能對稱之外,其他對稱行詩句均同韻,且全詩首末行同詞,亦形成上下呼應(yīng)。

    措茨曼對菱形圖像的多重運用

    伯姆的《瓷亭》菱形詩或許也激發(fā)了德國作家、翻譯家里夏德·措茨曼對該詩的仿作靈感。措茨曼在其譯詩集《愛神的惡作劇:所有時代和地區(qū)的愛情詩和戲謔詩》第一卷“東方”中,將《戀人》(對應(yīng)《烏棲曲》)和《瓷亭》這兩首詩歌都歸為詩人李白的作品。

    從排版形式來看,措茨曼的《瓷亭》更像是對伯姆菱形詩的進一步發(fā)揮和創(chuàng)新。伯姆在排版中僅用了一個菱形圖像,措茨曼則使用了多個菱形圖像疊加,更加突出了詩中所描述的情景——瓷亭通過水面成像而產(chǎn)生了倒影。就內(nèi)容而言,該譯詩也可被視為是對俞第德《瓷亭》文本的改寫和細節(jié)擴充,但亦獨具特色:其一,措茨曼在譯詩中描繪的是一幅日景圖,例如詩歌開篇即言“你瞧/從池塘中央/優(yōu)美地聳立起/我們這座古香古色的亭子/由綠色和白色的瓷磚建成/它們在陽光下如同銀子般閃閃發(fā)光”;其二,在俞第德的《瓷亭》以及其他譯文中,均用第三人稱來描述亭中人物活動的場景,但措茨曼則是從第一人稱的視角來對此進行描述,如詩中寫道“姑娘和小伙,我們身穿節(jié)日長袍,興高采烈地坐著/心情舒暢地從鑲有金邊的精致酒杯中啜飲美酒”。與伯姆一樣,措茨曼在韻腳處理上亦頗費心思。如果將整首詩沿水平對稱軸折疊的話,可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對稱行詩句均同韻,且首行和末行同詞,首尾相互呼應(yīng)。

    沃爾夫?qū)鶊D文并茂呈現(xiàn)菱形圖像

    奧地利詩人奧托·沃爾夫?qū)苍谧约旱淖g詩中承襲了伯姆的菱形詩排版。其中國抒情詩仿作集《瓷塔》雖然僅有薄薄的32頁,但從書籍裝潢來說卻稱得上是件藝術(shù)品。該書于1921年作為高檔印刷品出版,共計1000冊,且每一冊均標(biāo)注了序號。其整體藝術(shù)裝潢出自奧地利畫家維克托·萊雷爾之手,他為每首譯詩都創(chuàng)作了一幅石版畫配圖,設(shè)計了頗具特色的字體并將其同樣以石版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在書中,沃爾夫?qū)策x譯了15首中國詩歌,歸于“李太白”名下的有6首,《瓷亭》亦在其中。

    沃爾夫?qū)琅f沿用了伯姆的菱形排版,并分別在頂末兩端各加了一個小圓圈讓菱形圖像看起來更加完整。全詩共18行,沿第9行和第10行之間的分割線呈對稱圖形。第9行詩句“衣袖高卷,帽子被推到腦后”恰好也是描寫水面之上實景的末句,而第10行詩句“但水面將這幅圖景顛倒著呈現(xiàn)在了眼前:”則筆鋒一轉(zhuǎn),引出了對水面之下虛景的描述。譯者對韻腳的處理也頗具特色。與前面兩首菱形詩對稱行詩句基本同韻相比,該詩中相鄰詩行兩兩同韻,例如第1、2行的“Teich”與“gleich”,第3、4行的“von”與“Pavillon”,讓譯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畫家萊雷爾為該詩制作的石版畫配圖,則向我們清晰傳達了菱形圖像的涵義,即象征著瓷亭及其在水中的倒影。詩文與配圖相互闡發(fā),相映成趣。

    如同一件充滿“中國風(fēng)尚”的藝術(shù)品,《瓷亭》載著俞第德的“中國夢”進入德語世界,經(jīng)諸多轉(zhuǎn)譯者之手形成了他們各自形形色色的“中國夢”,從而成為滋養(yǎng)德語詩歌文學(xué)的一泉活水。除了“中國風(fēng)尚”之外,該文本的另一大特色即對實景與倒影的描寫。實與虛,正與反,更是激發(fā)了人們設(shè)計出與詩歌內(nèi)容相匹配的菱形詩排版,這種內(nèi)容與形式的相得益彰亦為該詩在德語世界的傳播貢獻了助推之力。

    (作者:張楊,系西南交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副教授)

    亚洲gv永久无码天堂网
    <dd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dd>
    <small id="yy8yy"><menu id="yy8yy"></menu></small>
    <sup id="yy8yy"><delect id="yy8yy"></delect></sup>
  • <noscript id="yy8yy"><pre id="yy8yy"></pre></noscript>
  • <sup id="yy8yy"></sup>
  • <tfoot id="yy8yy"></tfoot>
    <small id="yy8yy"></small>
  • <dd id="yy8yy"><pre id="yy8yy"></pre></dd>
    <sup id="yy8yy"></sup>
    <noscript id="yy8yy"><optgroup id="yy8yy"></optgroup></noscript>
    <noscript id="yy8yy"><dd id="yy8yy"></dd></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