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的日子
農歷鼠年這個春節(jié),注定將深深地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中。
因為疫情,宅在家里的日子,不管你喜歡,還是無奈,它都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于快節(jié)奏的都市人,至少在那些日子里,由焦灼而耐心,由緊張而鎮(zhèn)靜,難得地經(jīng)歷了一回慢生活的行云流水。置身于有限的安全空間里,生活是壓進模子的面團,卻是花樣不一,多姿多彩,細細體味,時不時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宅家對我這個書法愛好者來說,那是老鼠跌在了米缸里。每天睜開眼睛,寫到閉上眼睛。”自稱米缸里“老鼠”的竺軍,開著一家軟件公司,整日忙得像陀螺。他酷愛書法,平日卻只能見縫插針地“搨”上幾筆,這回宅在家里,趁機狠狠地過了一把癮,“大楷、小楷、行書一張張接著寫”,寫得天昏地暗!他的一手“歐體”書法,大氣雍容,風神俊俏,里面有著“童子功”,也有他長年累月零敲碎打的努力,前些天,有幾張字出現(xiàn)在微信群里,引來喝彩聲一片!
若要活得好,情趣確實很重要。徐衛(wèi)平對攝影的癡迷有口皆碑。原在區(qū)文化藝術中心上班時,牽頭搞了個攝影沙龍,利用晚上時間,堅持每周活動一次。徐兄輔導或切磋從不藏著掖著,人也風趣,與成員們“日久生情”,圍著他漸漸形成了二三百人的攝友圈。過年宅家,退休的徐兄閑不住,被戰(zhàn)“疫”一線上的醫(yī)護人員獻身精神所感動,想起來要辦個網(wǎng)上專題攝影展,用照片給白衣天使以贊美和鼓勵。經(jīng)籌劃,在老單位支持下,他通過城區(qū)、區(qū)文化藝術中心和區(qū)攝影沙龍微信公眾號,面向沙龍朋友,發(fā)起“‘致敬戰(zhàn)士·天使’網(wǎng)上攝影展活動”,征集大伙兒平日拍攝的相關作品。從1月30日發(fā)出啟事當天起,陸續(xù)收到反映醫(yī)療戰(zhàn)線的攝影作品達700余幅,作者遍布上海長寧、閔行、浦東、楊浦、普陀、徐匯、靜安、金山、嘉定等區(qū)域乃至外省和部隊。有位徐兄稱“王姐姐”的退休編輯,人在紐約兒子家,得知征稿事,連夜通過微信,跨太平洋隔空協(xié)助組稿,第二天發(fā)回了一組醫(yī)護人員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照片。自征稿的第2天起,活動連續(xù)10天推出了10集內容豐富的攝影專輯,然后還做了個回顧集。徐兄和兩位同好忙得不亦樂乎,成就感滿滿滴。
朋友章君一家,喜歡旅行過年。今年初早早安排了去泰國過年的行程,到那里發(fā)現(xiàn),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那邊也是店家謝客冷冷清清,只得打道回府。保姆阿姨回老家過年了,所有家務得自力更生。章君的老伴,自孫女孫兒出生后,精力都花到了第三代身上。當下節(jié)骨眼上,她只得把一對小寶貝交給老伴和兒子,自己系上圍兜,角色回歸,帶著兒媳買汏燒。用了全職保姆后,章嫂的家務擔子一卸好多年,有些兒手生了,重新圍著鍋臺轉,樓上樓下收拾打掃,人像回到從前,手腳麻利起來,筋骨也靈活有力了,夜里一覺到天亮,竟比瑜伽、廣場舞還靈!老章呢,陪孫女孫兒玩游戲看電視寫寫畫畫,樂不可支。退休一年多,因工作難脫手,單位回聘,加之忙于民間文化活動、外面應酬,他天天早出晚歸,竟比“上班族”還忙。“疏遠”了孫輩,兩個小家伙沖爺爺?shù)裳劬δ兀√靷愔畼啡绷艘恢弧敖恰保险掠袝r若有所失。這回在家躲疫情,他得以整天與一對小寶貝黏在一起,說是要好好表現(xiàn),把平時缺的那只“角”補上去!論會說話,還得數(shù)老兩口子的兒子:“今年這個‘年’,倒是原汁原味的,一大家子在一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好像回到了小辰光!”
宅家的日子,何嘗不可以過成一道道風景!
生活不會永遠風平浪靜,人生免不了遭遇災難與困境。唯有堅強勇敢,直面挑戰(zhàn),而又淡定從容,隨遇而安,熱情地擁抱生活,我們才能更好地凝聚戰(zhàn)勝疫情的力量。陰霾過去,還將是艷陽和煦、云淡風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