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演《霸王別姬》 張火丁走出爭議
2019年,一出張火丁磨礪10年的《霸王別姬》在京首演,京滬兩地鋒芒盡出,也引起了她從藝以來的最大爭議。小年夜,這出伴隨她身份轉(zhuǎn)換疊加全過程——從舞臺走向講壇、為人師亦為人母的沉浮大戲第三次公演,讓長安大戲院提前感受到過年的氛圍。
后臺
張火丁專注準備工作
雖然之前由學生李林曉和姜笑月領(lǐng)銜的一出《金山寺》人物眾多,但演出前后臺井然有序。晚上6點,化了底妝的張火丁來到舞臺,在劇場燈光下調(diào)整妝面。她在國家京劇院多年的默契搭檔、小生名家宋小川親自在臺上為她修整妝容,弟子張白則手捧化妝鏡在一旁協(xié)助。
回到化妝間準備化最為細致的眼妝時,女兒和小侄女來到了后臺,圍在其左右,一直專注扮戲的張火丁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隨后的舞臺試音步驟中,張火丁和音響師對完細節(jié)后,進行了一段相對完整的演唱,哥哥張火千一直坐在觀眾席為其把控著舞臺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
穿好服裝,化妝師和弟子們心照不宣地退出化妝間,屋內(nèi)很快傳出張火丁字正腔圓的念白,這是她多年來的習慣。整個扮戲過程中,除了與服化老師簡單的交流和與女兒及侄女拍照合影外,張火丁幾乎很少說話。
臺上
不下百次彩排支撐演出
后臺的“靜”成就了臺上的“穩(wěn)”。演出中,每一個唱段的滿宮滿調(diào)以及每一個動作的細膩拿捏都讓人不忍走神,可謂尺寸、火候無一不精到。
實際上,張火丁的每一次舞臺亮相,都有不下百次的彩排支撐著心理以及精神的厚度。百次彩排并非夸張,而是真真正正身著魚鱗甲、外披斗篷在排練場完成的,只是沒有觀眾而已。由此,張火丁對演出的敬畏之心可見一斑。最讓人欲罷不能的那段不足十分鐘的帶劍袍的鴛鴦劍舞,從構(gòu)思到“落地”竟耗時一年多。
助力
七旬武生名家演霸王
76歲的武生名家高牧坤近些年鮮少登臺,為了張火丁,曾經(jīng)擔心這個年紀忘詞兒、舞臺呈現(xiàn)不完美的他,毅然登臺演霸王,“很多年前我們就開始策劃這個戲,雖然去年演出后爭議很大,但我跟火丁說,她的道路是對的。我親眼目睹她在大夏天練習舞劍,我的眼中是含淚的,我想懂她的人都會心疼她。她的執(zhí)念和走的路沒有錯,就如同梅尚程荀后來都不是王瑤卿一樣。”
高牧坤不僅支持張火丁,去年還去上海協(xié)助史依弘排《新龍門客棧》,“希望她們這代領(lǐng)軍人物能把京劇繼承之后的再創(chuàng)造環(huán)節(jié)做好,不然在我們這個時代就再也不會出現(xiàn)《趙氏孤兒》了。”
謝幕
“張火丁,來一段”
謝幕時,“張火丁,來一段”的呼喚聲回蕩在劇場中,謝幕多達五六次也屬正常,而《鴛鴦冢》《梁祝》《鎖麟囊》中經(jīng)典唱段的三段返場,則算是小年夜的超級大禮。近年來火丁本就演出寥寥,當晚后,或許觀眾將在一段時間內(nèi)看不到這位當今京劇界首屈一指的程派青衣的舞臺風采,看到墊場演出中學生們的成長以及她在與至親寶貝們相處時的愛意,或許也能稍稍彌補一些舞臺上難見火丁身影的遺憾,畢竟她的快樂與藝術(shù)傳承也是戲迷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