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以及表達
劉少一是湖南文學界近些年突然冒出來的一位土家族作家。自他的第一部小說《凌晨脫逃》在《湖南文學》公開發(fā)表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至今短短7年時間內(nèi),他便在《當代》《民族文學》等全國20多家公開文學刊物發(fā)表中短篇小說56篇,計100多萬字,并結(jié)集出版了小說集《看得見的聲音》和《絕招》。從創(chuàng)作量上來看,可謂噴薄而出,勢頭迅猛。他是一名基層警察,作品出自平凡的現(xiàn)實生活,又寫得超凡脫俗、賞心悅目。他的多篇作品陸續(xù)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等多家選刊轉(zhuǎn)載,并獲得了第十二屆和第十三屆“金盾文學獎”、《民族文學》2016年度獎、首屆“土家族優(yōu)秀作品獎”。小說集《絕招》入選2018年度“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之星”叢書。
少一的小說非常好讀,非常耐人尋味。他筆下的人物和呈現(xiàn)出來的生活,始終給人一種飽滿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精神質(zhì)感。通讀小說集《絕招》,作者直面生活,從不躲閃。批判與擔當、挑剔與熱情、悲憫與激賞,始終貫穿于每篇作品之中,形成了獨特的精神風骨。比如小說《假發(fā)》里的主人公皮志遠為了得到一個正式編制,想盡各種討巧的辦法,反而事與愿違,開罪了領導,差點就要回家種田了。假如真是這樣的結(jié)果,那么這世界上就會多了個可有可無的農(nóng)民,少了一個正直善良的警察。作品中的假發(fā)是一面鏡子,它讓我們看到了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假面具。小說《那天夜里發(fā)生了什么》聚焦“嚴打”題材。這是個分寸非常難以把握的題材,很不好寫。少一以自己的良知和睿智,嘗試著劍走偏鋒,從心靈描畫的角度十分巧妙地越過雷區(qū),寫得十分精美。
作者在對現(xiàn)實進行批判和反思的同時,沒有一味地沉溺于詛咒和譴責,總是能給人一抹希望的亮光。《假發(fā)》中的政工室主任一直在權(quán)力中周旋,為皮志遠的工作問題奔走游說,最終解決了問題。在《那天夜里發(fā)生了什么》中,當年制造“冤案”的派出所所長,長期處在懺悔之中,哪怕在退休之前也要去山里看望當年的受害者。歷史可以原諒,因為良知未曾泯滅。
讀少一的作品,感覺到這位作家的文學感官是全方位打開的。他有全天候的視野和不尋常的嗅覺,能夠從平庸生活中捕捉到人性的幽微和文學的契合。《沒什么好說的》寫一個小偷在深更半夜光顧了一位警察的住宅,從他的制服口袋里順走一萬多元錢。這是一場貓和老鼠的游戲,警察被偷是對現(xiàn)實的嘲諷。少一敏銳地捕捉到生活中這種對立和沖突的人物與事件,從而構(gòu)成一種文本張力。另外一篇小說《神算》更有玄機,鄉(xiāng)鎮(zhèn)里有一個瞎子和一個派出所所長,這里發(fā)生了一起強奸案和幾宗盜牛案,其間有著怎樣的交集和糾葛?這些交集和糾葛的背后又隱藏著多少人性的善惡?底層生活的暗流中,誰才是真正的神算?這便是少一小說《神算》所聚焦的問題。
關注小人物的命運,始終是少一小說創(chuàng)作的重要主題。《假幣》中的主人公裴世貴是個小警察,給單位領導記人情賬,收到一張假幣后戰(zhàn)戰(zhàn)兢兢,在洞悉真相后而又因擔心說出真相會造成領導之間“友情”破裂,而陷入矛盾糾結(jié)中,作者道出了小人物的卑微心理。后來,事情出乎意料地解決了,生活的鬧劇讓讀者看到了人性的虛偽和世情的乖張。《貴人遠行》中的主人公幺叔是一個“名聲”不好的農(nóng)村老人。這個離開家鄉(xiāng)多年、在鄉(xiāng)親們眼里謎一樣的人物,實際上過著流浪乞討的生活。年邁后回到老家,他要用自己辛苦乞討得來的錢給村里修一座小石拱橋,贏回自己的“名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人哪怕一輩子沒做好事,但只要他做過一件,我們都應該記住他。這篇小說,讓我們讀出了作者內(nèi)心那份對底層人物的悲憫與賞識。
少一的寫作之路還很長。他正經(jīng)歷著艱難的跋涉,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一個洞悉生活又獨立思考、一個立志于用文學表達理想與追求的作家,必定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