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是》
作者:趙南柱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ISBN:9787521710250
78 年生的J
五月份,J 就滿40 周歲了。J 女士有個讀小學四年級的女兒和7 歲的兒子,住在首爾近郊的新城公寓。對,還有她的丈夫。丈夫在建筑公司工作,現(xiàn)在去外地現(xiàn)場出差,只有周末回家。今年是他們結(jié)婚第十二年。沒有丈夫在身邊會感覺空虛嗎?嗯,坦率地說,丈夫在身邊和現(xiàn)在成為周末夫妻沒感覺有什么區(qū)別。
J 女士是一名保育教師,早晨先送女兒上學,然后和兒子一起去幼兒園。生孩子之前,J 女士在幼教機構(gòu)工作。機構(gòu)從事嬰幼兒教材和教具的銷售,以及上門課程的開發(fā)運營。J 女士負責管理上門授課的教師。雖然是以兒童為服務對象的企業(yè),卻不能保證員工享受育兒假。因為沒人照顧孩子,J 女士只能在分娩之后辭職,下決心絕對不買那家公司的書。她一邊養(yǎng)育孩子,一邊考取了保育教師資格證,從去年開始到老二的幼兒園工作。
女兒好像進入了青春期。四年級后,女兒和J 女士的感情出現(xiàn)了諸多裂痕,年初沒讓女兒參加防彈少年團演唱會這件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J 女士認為,11 歲還不到參加演唱會的年齡,所以沒有同意。女兒好友的媽媽卻幫孩子買票,陪孩子去了現(xiàn)場。這讓女兒到現(xiàn)在都依然失落不已。她不是不理解女兒喜歡明星的心情,畢竟自己小時候也是某位歌手的狂熱粉絲。
“徐太志和孩子們”樂隊在J 女士讀初二那年,也就是92 年出道,96 年她讀高三的時候退出歌壇。也就是說,J 女士的整個青少年時期都是和徐太志一起度過,屬于“徐太志一代”。她也曾不顧一切跑到首爾看徐太志出場的公開錄制現(xiàn)場,或者打歌排行榜節(jié)目。粉絲們喜歡的不僅是徐太志的歌聲和舞蹈,還為他發(fā)聲的信息發(fā)狂。他演唱《回家》,離家出走的青少年就會回家;他演唱《夢見渤海》,粉絲們就會關注統(tǒng)一問題。高中主動輟學的徐太志改變了人們對學歷的看法。徐太志不是單純的歌手,而是一種文化,一種現(xiàn)象。
徐太志之后,由大型娛樂公司選拔練習生,經(jīng)過訓練后出道的日本明星育成方式在韓國也成功立足。練習生出身的青春偶像組合層出不窮,他們專以青少年為目標群體,也會演唱有關教育體制和反對校園暴力的歌曲。不知為什么,J 女士卻不為所動。當躋身排行榜冠軍的時候,他們首先向社長道謝。這讓J 女士感到陌生。
年輕的藝術(shù)家高舉旗幟,反對既有規(guī)范和秩序,徐太志是給處于最感性青少年時期的J 女士帶來最大影響的人物。
J 女士是97 屆高中畢業(yè)生,那一屆也是歷年來最難的高考。拿到成績表的考生們都嚇壞了,不知道這么少的分數(shù)能不能考上大學,或者可以考上哪所大學。J 女士從甲、乙、丙、丁組中選擇一處作為意向志愿,其他三處為保底志愿,結(jié)果被多所大學錄取。她選擇了配置表中排名最靠前的大學。
大學生活挺無聊。盡管大學是由年輕而充滿生機的成員組成的空間,可是怎么說呢,好像被人猛地潑了冷水之后的風景。大概是院系制度造成的。95 年的5.31 教育改革方案之后,從96 年開始按照院系選拔新生的大學急劇增多。J 女士所在的社會科學院有將近300 名新生,除了學號靠近的幾名,其他大部分連名字都不知道。一年級屬于社會科學院,二年級剛剛分到同一專業(yè),三年級以上從入學就是同一個學科,所以前后輩關系復雜而又尷尬。入
學前一年,也就是96 年的韓總聯(lián)事態(tài)也給他們帶來了影響。示威和鎮(zhèn)壓過程中的暴力事件讓國民對待學生運動的目光變得冰冷,學生運動的組織能力也有所減弱。另外,金融危機引發(fā)了經(jīng)濟不景氣,就業(yè)困難,學生們忙著積累自己的資歷。回憶起大學時代,J 女士首先想到的單詞不是社會意識、年代感、責任感,而是“個人主義”。
從四年級開始,她就到處投簡歷,然而直到畢業(yè)也沒能找到工作。不能再朝父母伸手要錢,想要打工,可那個時間還要做就業(yè)準備。沒有錢,心情也跟著畏畏縮縮,漸漸地不再愿意和人打交道。每天獨自為就業(yè)擔心,感覺自己真的抑郁了。差不多在畢業(yè)一年后,她才找到工作。盡管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然而坦率地說,她并不滿意。她由此懂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簡直就像做夢一樣虛幻。
公司待遇很低,也沒有什么社會福利。不過幾乎沒有夜班,休息日一天不落。這些理所當然的事都成了巨大的優(yōu)點,可見大韓民國的職場人的生存現(xiàn)狀有多么艱難。
對于J 女士來說,公司就是賺錢的地方。當然,她會竭盡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不過也僅此而已。下班之后,她看書、學外語、做運動,這樣的時光非常快樂。如果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作職業(yè),并且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那自然最好,但是這樣的人并不多。世界上更多的人在默默地做著分配給自己的工作,成為平凡而勤奮的職場人。J 女士也是其中之一。
小公司里是非多。只要看到有人聚集的背影就讓人頭疼,但是J 女士和同組的兩位前輩姐姐十分合得來。下班后,三個人一起看電影,一起吃飯,還經(jīng)常一起喝酒。她們定好日期休假,一起旅行。和姐姐們在一起有很多回憶。絕對無法忘記的回憶有兩件,都是發(fā)生在光化門廣場的事情。
進入公司第二年,也就是2002 年,那時候J 女士還是新職員,韓日世界杯在那一年舉行。當時大韓民國沒有人不喜歡足球,大家都在為世界杯瘋狂,還出現(xiàn)了街頭啦啦隊這種獨特的文化。就連不懂足球規(guī)則,從未認真看過足球賽的J 女士,也想親身體驗這份熱情。在人多的地方推來擠去,比賽結(jié)束后很晚回家,這些都讓她擔心。不過,她和姐姐們都想,難道不應該去光化門廣場看一看嗎?
比賽的最后一天是2002 年6 月18 日,韓國對陣意大利。比賽從晚上8 點30 分開始,三個人下午請了半天假,早早去了光化門廣場。即便這樣,她們也沒能占據(jù)好位置。人多得令人難以置信,那么多人同時屏住呼吸,同時歡呼、感嘆,同時歌唱。安貞煥在加時賽里打進金球的時候,素不相識的人們相互擁抱、哭泣。J 女士、姐姐們、擁擠在廣場里的陌生人,似乎都忘乎所以了。回頭看的時候,這真是一段愉快而奇異的經(jīng)歷。
如今三個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做著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生活都和從前不同,三個人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都很忙碌,不過一年還是會見一兩次面,分享積聚已久的話題。去年年初,三個人在時隔15 年后再次重逢在光化門廣場。這次的心情不是喜悅,而是憤怒,手里拿著的不是助威道具,而是蠟燭。和2002 年那天一樣,人多得難以置信。那么多人同時屏住呼吸,同時歡呼,同時感嘆,同時歌唱。
向所有人開放的廣場,自發(fā)聚集的人群,懷著同樣的想法和目的,同樣的聲音,站在廣場上有些許的激動,可是很奇怪,心情卻并不舒暢。怎么描述這種感覺呢?如果一定要找個相似的詞語,那應該是負罪感。活了這么多年有過熾熱的時刻嗎,哪怕短暫也好?苦惱過,困惑過,質(zhì)疑過嗎?雖然自己找借口說現(xiàn)在是和平時期,經(jīng)濟困難讓謀生都變得困難,但J 女士的心情還是很沉重。
*
J 女士其實就是我,同時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是很久以前就斷了聯(lián)系的同學,是用孩子的名字稱呼彼此的同齡鄰居媽媽。
回憶童年時光,有種浪漫情懷。雖然我們家境清寒,但整個世界并不貧窮。人們很自由,充滿自信,過得還算悠閑。那時流行“健康生活”,我在國民政府—參與政府時期讀大學,踏入社會后,社會氣氛也稱不上死板、僵化、受到壓抑。而現(xiàn)在流行的是“性價比”和“消費降級”。大眾的聲音不再自由,社會氛圍變得傾向于厭惡和貶低。只要能過得好,道德標準可以無限降低。而且在幾年之間,死了太多人。
我40 歲了。聽說人過了40 歲,就要對自己的容貌負責。因為容貌會隨著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而改變。需要負責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容貌,還有周圍的世界。從此以后,我不會只被周邊情況影響。我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也要影響周圍的人和組織,甚至影響到更廣闊的范圍,也就是社會。我想做個有責任感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