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出版社與十月文藝也是本屆茅獎的贏家
8月16日中午,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今天公布了本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分別是:《人世間》(梁曉聲)、《牽風記》(徐懷中)、《北上》(徐則臣)、《主角》(陳彥)和《應物兄》(李洱)。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兩部作品《牽風記》與《應物兄》都是由同一個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而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的十個作品中,除了《牽風記》與《應物兄》,葛亮的《北鳶》與葉兆言《刻骨銘心》也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而雖然以一部作品入圍和獲獎(《北上》),但是近些年也幾次喜提熱搜,很值得關(guān)注。
在徐懷中與李洱摘得茅獎以后,澎湃新聞也采訪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主任宋強,他說:“這兩部作品的入選也是意料之中,人文社兩部作品入選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社出版圖書的專業(yè)性與品牌的影響力,這次雖然我們申報的圖書數(shù)量不多,但是命中率是最高的。”
人民文學出版社于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國家級專業(yè)文學出版機構(gòu),現(xiàn)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成員單位。人民文學出版社于1958年遷到朝陽門,即今天的朝內(nèi)166號,從此,朝內(nèi)166號不僅成為一個重要的出版機構(gòu)的代名詞,也成了許多文學青年心中的圣地。現(xiàn)在許多頗有名望的老作家都曾與人文社關(guān)系密切,如天津作家馮驥才就曾在《七十年代末,我在人文社改稿的日子》中,曾回憶了那段生活:
馮驥才在人文社
在人文社四樓上那段日子雖很艱苦,但很特別,也快樂。那個時代,人很少攀比。我們那一屋子“作家”,都沒出過書,都有希望出書。…… 記得那時我們都抽煙,我抽天津最廉價的“戰(zhàn)斗牌”卷煙,有時天晚了,沒處買煙就抽別人的,雖然都窮,沒人吝嗇,彼此煙茶不分家。有時寫到夜里沒煙抽了,就在地上拾煙頭,將煙絲弄出來,撕條稿紙卷上,舌頭一舔用唾液封了口,點了便抽,那一口挺過癮。這種日子這種滋味現(xiàn)在想再嘗一嘗也沒有了。
四樓上還有兩個編輯室:一是古典文學,一是外國文學。這兩種書皆我所愛,編輯們又都有見識又有學問,有的本身就是學者或翻譯家。比如矮胖胖的劉遼逸,我曾讀過他翻譯的托爾斯泰的《哈澤·穆拉特》,十分欽佩他譯筆的干凈又有韻味;還有《萊蒙托夫傳》的譯者孫繩武、《斯巴達克斯》的譯者施咸榮、《怎么辦?》和《屠格涅夫文學回憶錄》的譯者蔣路等等…… 那時“文革”剛過,古典文學與外國的文學尚未摘下“封資修”的帽子,出版業(yè)務(wù)尚待恢復,卻常可以看到一個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人怯生生上四樓來,走進古典文學或外國文學編輯室,很快引起里邊一陣喧嘩,過后聽說是哪位編輯被落實了政策,剛從什么農(nóng)場返回北京上班來了。凡這種人都把制服穿得規(guī)規(guī)正正,頭發(fā)整整齊齊,好像假釋出來似的。
人文社就是如此在幾十年間見證著一代代作家的成長,因為創(chuàng)社時間久,且多年來致力于原創(chuàng),人文社積攢了許多如今已經(jīng)是文壇上響當當?shù)睦吓谱骷屹Y源,這次獲獎的徐懷中即為一例。
徐懷中 出版社供圖
徐懷中曾任昆明軍區(qū)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文學系主任,全國文聯(lián)委員。從文工團員到將軍部長,亦文亦武,一生跌宕起伏。著有長篇小說《我們播種愛情》,中篇小說《地上的長虹》,中短篇小說集《沒有翅膀的天使》、《徐懷中小說選》、《徐懷中代表作》,長篇紀實文學《底色》(獲魯迅文學獎)。
徐懷中的重要性不僅體現(xiàn)在他自己著作頗豐,也體現(xiàn)在他對于后輩們的提攜上,比如諾獎得主莫言,就曾得到過徐懷中的幫助。在《三聯(lián)生活周刊》前總編輯朱偉的文章《莫言:在深海里響亮沉重地呼吸》中,他寫道:
當時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組建文學系,正招收第一屆學員,莫言就帶著小說與孫犁的評論,到北京報名。但已經(jīng)過了報名期限,這就有了徐懷中慧眼識良馬的故事。徐懷中對于莫言的重要性,不僅是賞識,更重要的是保護。因為莫言在軍旅文學中的出現(xiàn),具有很強烈的顛覆性,其對現(xiàn)實生活的態(tài)度,與軍旅本應有的色調(diào)是那樣格格不入。如果不是徐懷中以他當時的身份力挺(先是軍藝文學系主任,后是總政文化部副部長、部長),莫言頂起巨石的成長幾無可能。因此,莫言獲諾獎后,我曾寫文章說,莫言的幸運是遇到了徐懷中,徐懷中無疑是莫言背后,庇護他的一棵大樹——若沒有這棵大樹,就不會有莫言無須恐懼禁區(qū),可以放肆地越寫越自信的寬廣的文學之路。…… 《透明的紅蘿卜》的篇名也是徐懷中改的,原來叫《金色的紅蘿卜》。徐懷中將小說推薦給馮牧……
由此足見徐懷中對于莫言的提點之功。
已經(jīng)68歲的人文社看似在年齡上已經(jīng)是朽朽老者,但其實它仍舊非常活躍,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出版,直到本世紀初,人文社一直在持續(xù)出版被業(yè)界稱為“網(wǎng)格本”的、翻譯與制作均十分精良的外國文學作品的大型叢書,在今年七月,鑒于時代久遠,許多圖書在市場上已難見蹤影,甚至成為收藏對象,人文社復刻了“網(wǎng)格本”,出版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新版的網(wǎng)格本第一輯已出21種,今年年內(nèi)要出到100種。這似乎也充分顯示了出版社的名氣與資歷也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且能帶來持續(xù)的贊譽與碼洋。
由于已經(jīng)是茅獎的“老朋友”,人民文學出版社曾于1998年起出版“茅盾文學獎獲獎書系”,2004年,又編輯出版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并于2017年和2019年,推出新版精裝版和平裝版。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以下稱“十月文藝”)比人民文學出版社年紀輕一些,但在出版圈子里也非常值得被關(guān)注,十月文藝在1983年建社,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口號“原創(chuàng)為本,品質(zhì)立社 ”,在出版傾向上偏好于現(xiàn)實主義文學。
《穆斯林的葬禮》
十月文藝認為,優(yōu)秀的現(xiàn)實題材原創(chuàng)作品具有強大健旺的生命力。以十月文藝的兩部長青基業(yè)式作品《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為例,2015年,由于同名電視劇的帶動,《平凡的世界》三卷本及普及本累計發(fā)行過400萬冊,2016年也達300萬冊以上,而《穆斯林的葬禮》每年的銷售量都穩(wěn)定在40萬冊左右。十月文藝在開卷數(shù)據(jù)上在中國當代小說這個門類上居于全國首位。
《人民的名義》
十月文藝最近一次的現(xiàn)象級圖書出現(xiàn)在2017年,周梅森的《人民的名義》,作品在同名電視劇熱播之前已經(jīng)取得了7萬冊的銷售業(yè)績,在電視劇播出之后,更是以每日銷售10萬的速度在10天之內(nèi)銷量突破百萬,累計發(fā)行140萬冊,成為2017年的現(xiàn)象級圖書。
近年來,十月文藝的一個明顯的出版方向就是出版年輕作家的作品,十月文藝介紹:50后、60后一代作家仍然保持著強勁的活力與雄厚的實力,而70后、80后一代作家已經(jīng)崛起,成為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隊伍的中堅力量。十月文藝在出版70、80后尤其是70后作家的努力與成績方面更是被關(guān)注,如70后作家如徐則臣的《耶路撒冷》《北上》、魯敏的《六人晚餐》、付秀瑩的《陌上》《他鄉(xiāng)》、馬笑泉的《迷城》、李浩的《鏡子里的父親》、喬葉的《認罪書》、任曉雯的《好人宋沒用》《浮生二十一章》、石一楓的《世間已無陳金芳》《特別能戰(zhàn)斗》等。
其中,徐則臣是十月文藝的“心頭好”,徐則臣的責編陳玉成說:“徐則臣是當代70后作家群體中的領(lǐng)軍人物,近年來的創(chuàng)作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水準。在這二十年的創(chuàng)作道路中,運河也始終是徐則臣作品序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背景。從早年的《運河書》到其代表作《耶路撒冷》,運河的影子從未缺席過。在《北上》交稿之前的一個月,社里的韓敬群總編輯與我,還有北京物資學院教授、運河文化專家陳喜波先生,曾陪同作者一道前往通州運河;在圖書出版之后,我們也曾一道前往杭州、無錫、淮安走訪當?shù)剡\河。徐則臣在創(chuàng)作中力求最大限度、最真實地保留歷史和現(xiàn)實的細節(jié),這種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與扎實的功課非常令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