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子,加油
在這個“多元”“包容”的時代,哈利·波特、美國隊長、蜘蛛俠、鋼鐵俠……早已成為今天年輕人追捧的新的英雄,在他們身上確實可以看到正義、善良與勇敢,然而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這些是別人的故事。我們也有值得自信的文化,比如嘎子這樣承載著民族與歷史記憶的小英雄,他不該湮沒在發(fā)黃的記憶與喧囂的現(xiàn)實中
我第一次接觸《小兵張嘎》,是通過看電影。上小學那會兒跟著爺爺奶奶住在部隊大院,每逢節(jié)假日,大院里的禮堂都會放電影,放得最多的自然是革命歷史題材的影片。我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在銀幕上認識了這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小英雄。
那個時候看電影,是能夠真正看進去的。老式禮堂的環(huán)境遠不如現(xiàn)在的影院這么安逸,然而在文化生活匱乏的年代,大家都極為珍視那僅有的一點兒文化娛樂,在看電影的時候自然極為專注,人人都沉浸在電影的情節(jié)中。那時的電影,由于制作技術所限,沒有華麗的特效去抓觀眾的眼球,故事的編排與演員的演技就成了作品吸引觀眾的不二法門,也正因此,很多經典片段成為觀眾一輩子的記憶。
我一直記得電影里的這個片段:為了掩護八路軍傷員撤離,嘎子的奶奶被敵人抓住,被反捆著押到村里的場地上。狼煙四起的村子,猙獰丑惡的鬼子與偽軍,沉默卻難掩憤怒的村民百姓。面對鬼子隊長皮笑肉不笑的“勸誡”,奶奶的眼神里滿是不屑與厭惡,睙都不睙他一眼。就算被惱羞成怒的敵人用槍托狠砸,甚至最后被氣急敗壞的鬼子隊長槍殺,她的倔強與尊嚴也只允許她咬緊牙關,不吭一聲。此刻,這位地地道道的中國北方農村的普通勞動婦女,渾身上下透著崇高與壯烈。這一切被躲在人群中的嘎子看得真真切切,他心中該是一種怎樣的悲憤與痛苦!然而那會兒,我的心中只有一種感覺:怕。
能不怕么!跟嘎子一樣,我從小跟奶奶生活。“奶奶”在我的童年記憶中意味著整個世界。我在懵懂間第一次意識到,壞人會毫無顧忌地讓你失去生命中最重要最寶貴的人,然而你并沒有能力去保護那個人。嘎子那種孩子式的無能為力的悲憤,讓同為孩子的我感同身受,也讓我看到了英雄成長路上所必經的磨難。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革命文藝”似乎與自己漸行漸遠,那個機智勇敢又嘎里嘎氣的小八路也埋藏在了記憶深處。直到最近,重溫小說《小兵張嘎》,我又一次心潮澎湃。透過字里行間再去看原先那位機智勇敢的小八路,我突然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作者用自己與周圍人的親身經歷塑造了他;而他也用自己的一舉一動表達了作者與時代的期許。
且看作者筆下的嘎子,處處就是個嘎小子,卻又處處不是個普通的嘎小子:
嘎子有屬于自己那個時代的理想。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把鬼子打跑”,打走了鬼子,還要坐火車、開飛機、開輪船,用飛機保衛(wèi)家園,用小火輪送楊大媽下天津衛(wèi)。
嘎子有屬于自己那個時代又超越自己年紀的勇敢。他一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子,初生牛犢不怕虎,鬼不靈一戰(zhàn),為了引鬼子主力進包圍圈,敢以身犯險深入虎穴,絕無懼色。
嘎子有屬于自己天性的擔當。帶著玉英從楊大叔家出走投奔八路軍,怕二老傷心,借故支開了他們,不僅臨行前備足了柴火和水,還用畫筆告訴二老自己的去向,里外里透著善良與嘎勁兒。
嘎子經受了種種錘煉。冒充送雞蛋的勇闖敵人大院,然后擇機選點,用狗尾巴拴鞭炮的嘎辦法,引誘鬼子偽軍中計。僅憑這一點,“小偵查員”實至名歸。
嘎子獲得了成長與升華。從繳獲第一支槍開始,上繳槍,再得槍,藏槍,準備再次上繳,到最終因功授獎配上了槍。“槍”成了嘎子內心情感與愿望的象征,而最終配槍,也讓嘎子實現(xiàn)了從一個嘎小子到少年英雄的成長。
理想、擔當、奮斗、錘煉、成長、升華,這些平素看起來遙不可及的字眼,構成了我面前這位小英雄的肌理。幾十年大浪淘沙,從鉛字到影像,從意象到形象,正是這諸多期許,讓《小兵張嘎》成為新中國老中青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小兵張嘎》沒有華麗的描寫,更沒有描寫華麗。它就是用一個生長在華北大平原、吃大平原麥子長大的農家男孩兒的成長經歷,向我們訴說了那段烽火歲月中每一個革命者都可能會有的心路歷程。盡管已經過去了六十年,現(xiàn)在讀起來,仍然能夠感覺到行文之間那股濃濃的煙火氣,讓人熟悉,讓人踏實。《小兵張嘎》描寫的就是生活。無論是短暫的歲月靜好,還是經年的烽火連天,它反映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華北農村最普通最基層的每一天。沒有什么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拯救人民命運的,只有人民自己。現(xiàn)在看來,這種激揚的人民情懷,這種對人民深沉的敬重與愛,正是作品具有持久生命力與感人力量的原因所在。
其實,《小兵張嘎》也有屬于自己的華麗。嘎子用他自己的經歷,用他自己的語言,向所有讀者展示了那段苦難歲月中平凡而壯美的畫卷。從這幅畫卷中,我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痛苦卻鏗鏘的脈搏,能聽到微弱但不屈的聲音,能看到吃力但堅實的步伐,更能看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扛起那個時代的民眾的群像。“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一切成就都歸功于人民,一切榮耀都歸屬于人民。”展示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展示創(chuàng)造的成就與榮耀,還有什么會比這更華麗呢?
有一次,我在給一所高校的學生們作講座的時候,問他們是否看過《小兵張嘎》,臺下有不少人回答說看過。當我問到是小說還是電影的時候,又有不少學生們低聲說:“不是電視劇么?”我突然有點兒失落,是因為學生們眼中的小英雄與自己心中的小英雄有差距,還是因為學生們對如此經典的文化符號不甚了解,我說不好。是啊,在這個“多元”“包容”的時代,哈利·波特、美國隊長、蜘蛛俠、鋼鐵俠早已成為時下年輕人追捧的新的英雄,他們上天入地,懲兇除惡,匡扶正義,在他們身上確實可以看到正義、善良與勇敢,然而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這些是別人的故事。我們講文化自信,我們也有值得自信的文化,比如嘎子這樣承載著民族與歷史記憶的小英雄,他不該湮沒在發(fā)黃的記憶與喧囂的現(xiàn)實中。
讓人欣慰的是,在這個新時代,仍有無數跟嘎子一樣有理想有擔當的小伙伴們,正在奮斗與錘煉中成長,譜寫著屬于自己時代、自己青春的芳華,我想,激勵他們的,一定有那些用自己的信仰、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去譜寫自己故事的英雄。
嘎子從沒忘記他的初心,也從沒忘記他的使命,而他的故事,也會讓他在新時代的小伙伴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嘎子,加油。
(作者:趙亦彭,系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