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益去世十周年 完整中譯作品首次集結 翻譯家楊憲益:用文字溫潤世界
今年是翻譯家楊憲益先生去世十周年。近日,世紀文景集結楊憲益生前完整的中譯作品而成的《楊憲益中譯作品全集》(全五卷),也得以與世人見面,這些作品讓諸多讀者重溫楊憲益文字的溫潤與美妙。
《楊憲益中譯作品全集》集合了楊憲益生前翻譯的《奧德修紀》、《鳥》、《兇宅》、《牧歌》、《羅蘭之歌》、《近代英國詩鈔》、《凱撒和克莉奧佩特拉》、《賣花女》、《地心游記》等九部世界名著,語言、時間與體裁都跨度極大,這也折射出楊憲益包攬古今、學貫中西的文學素養(yǎng)。其中,《兇宅》、《凱撒和克莉奧佩特拉》等作品更是楊憲益先生的珍稀譯本。
為了讓讀者更多維度感受一代翻譯大家的風采,6月底,世紀文景還在北京77劇場舉辦了別開生面的楊憲益中譯作品誦讀會。舞臺劇演員張巍誦讀的《凱撒和克莉奧佩特拉》中經(jīng)典的獨角戲選段,讓觀眾在身臨其境中感受譯者在文字上的干凈利落;青年詩人戴濰娜誦讀的詩歌片段,則將譯者的典雅與詩性之美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其實,翻譯西方文學并不是楊憲益最主要的成就,他將一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更為重要的領域: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而他在這方面所做的貢獻,足以彪炳史冊。他和夫人戴乃迭一起,將《紅樓夢》、《儒林外史》、《魯迅選集》等中國古典及現(xiàn)當代名著,翻譯成英文,介紹給西方并獲得廣泛影響。后來還陸續(xù)將老舍、巴金、沈從文、王蒙等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的作品推介至西方世界。鑒于其卓越的成就,人們給予他極高的評價,以“幾乎翻譯了整個中國”來概括其成就。
牛津求學小試牛刀譯《離騷》
在朗誦會上,楊憲益的生前好友、作家李輝,以及楊憲益的親屬、畫家趙蘅為讀者講述了一代翻譯大家是如何“煉”成的。其中,“天賦”是兩人談論最多的詞語。
楊憲益出生于天津,他的父親曾留學日本,后在天津擔任中國銀行行長,是名副其實的富家公子。童年時期,家里給他請了兩位老師,一位是教中文的魏老先生,一位是英文老師。沒過多久,小小少年便能寫出非常好的古典詩文。與此同時,他對于西方文學的興趣也日益濃厚。當楊憲益到新學書院求學時,他已經(jīng)閱讀了大量的英文書籍,甚至在課余,他還通過天津法租界一家外文書店,直接訂購英文書。
在楊憲益的自傳《漏船載酒憶當年》一書中提到,隨著閱讀的深入,他對希臘古典文學產(chǎn)生了深深的喜愛之情,那時他讀的都是英譯本,在天津也找不到學習古希臘文的老師,于是他就有了出國去牛津大學攻讀古典文學課程的念頭。
1934年,楊憲益來到倫敦。后來楊憲益花了半年的時間,便掌握了古希臘文和拉丁文,并順利通過了牛津大學的面試。當時連考官都不相信,認為他是僥幸通過考試。1936年,楊憲益成為第一位在牛津大學學習古希臘羅馬文學的中國人。在讀書期間,年輕的楊憲益出于好玩,一口氣用英國的英雄偶句體翻譯了中國古典名篇《離騷》。
也正是在此期間,他認識了英國姑娘戴乃迭,這位姑娘出生于北京的傳教士家庭,與東方有著奇妙的聯(lián)系。兩人相戀后,戴乃迭改法國文學專業(yè)為中國文學,她也是牛津歷史上第一位獲中國文學榮譽學位的英國人。
夫婦聯(lián)手翻譯百余種中國文學作品
1940年,楊憲益帶著戴乃迭回到中國。1941年他們在重慶舉辦了婚禮,為他們做證婚人的是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
當時,梁實秋是重慶的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的負責人,過去翻譯委員會主要是從事英譯中的工作,梁實秋想開辟一個新領域,把中國的經(jīng)典著作翻譯成英文介紹到西方,于是便聘請楊憲益和戴乃迭。梁實秋得知楊憲益的興趣是中國古代史,便建議他翻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由戴乃迭協(xié)助他進行翻譯,一直到1949年,他們譯完了從戰(zhàn)國到西漢的約36卷,可惜的是,因為戰(zhàn)亂,譯稿不幸丟失。
但這段經(jīng)歷開啟了兩人非同尋常的翻譯生涯。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楊憲益、戴乃迭聯(lián)袂將諸多中國文學作品譯成英文,從先秦散文到中國古典小說《魏晉南北朝小說選》、《唐代傳奇選》、《宋明平話小說選》、《聊齋選》、《老殘游記》,以及全本《儒林外史》、《紅樓夢》等,達百余種。值得一提的是,楊憲益的《紅樓夢》譯本被紅學家吳世昌先生譽為“幾個英譯本中最完備最正確的譯本”,有感于古典名著翻譯的艱辛和貢獻之大,吳先生特意題詩相贈:“飄泊中年跡已陳,天涯海角若為春。樽前間煞雕龍筆,夢里空存寄象身。”
1982年,楊憲益發(fā)起出版中國文學譯叢——“熊貓叢書”,意在比肩西方“企鵝經(jīng)典”,以彌補西方對中國文學了解的空白。這套叢書里既有《詩經(jīng)》、《聊齋志異》、《三國演義》等中國古典文學經(jīng)典,也收錄了魯迅、老舍、巴金、沈從文、王蒙等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的作品,即便放在現(xiàn)在,這些翻譯作品依然具有開創(chuàng)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