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則故事書寫《悲傷的力量》
近日,直面死亡、療愈痛苦的作品《悲傷的力量》中文版由廣西師大出版社·新民說聯(lián)合企鵝蘭登推出。這本書在全球都有極高銷量,作者朱莉婭·塞繆爾(以下簡稱朱莉婭)是一名有著25年從業(yè)經(jīng)歷的悲傷心理治療師,也是英國喪親兒童基金會的創(chuàng)始人。在書中,朱莉婭分享了15則關于愛、失親、面對自己的死亡以及撫平悲傷的動人故事。清明節(jié)前夕,北京青年報記者與朱莉婭展開對話。
教人們?nèi)绾螒獙Ρ瘋?/p>
北青報:您為什么會寫《悲傷的力量》這本書?
朱莉婭:作為一個心理治療師,在近25年的從業(yè)經(jīng)歷里,我與很多喪失親人的人接觸。他們帶著極大的悲傷來到我的辦公室。但我發(fā)現(xiàn)其中的很多人對于悲傷和療愈一無所知。這一切都是因為人們避諱談論死亡和悲傷、對死亡缺乏認識造成的。這也促使我想要寫這本書,想盡可能地幫助到更多的人——當他們所愛的人離開世界的時候,他們該知道如何應對這一切。
北青報:在您看來,人們?yōu)槭裁磿苤M談論死亡、誤會悲傷?
朱莉婭:人們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避諱談論死亡和悲傷。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懷有這樣一種“魔法思維”,我們傾向于相信,如果我們談論死亡,死亡就會發(fā)生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假裝死亡不曾發(fā)生,我們說不定就可以避免死亡發(fā)生。另一個原因我想是因為恐懼,人們害怕面對死亡。我在書中想要傳遞給讀者的信息是,如果我們嘗試面對這些難事,我們往往能更好地應對它們。
可怖的并非死亡本身
北青報:前兩年,中國出了一本書《白事會》,講一位在天津料理白事的“大了”的所見所聞。書里講到一個小學老師去世前找到“大了”,提出想用自己的死亡給學生上一堂課。這在常規(guī)的課程體系里很難看到,對此您怎么看?
朱莉婭: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沒有一個人可以幸免。這是我們生命當中最復雜、最艱難的一部分,它當然應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我認為它應該是我們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死亡不會嚇壞孩子,反而是父母眼中的恐懼會讓孩子學會懼怕死亡。
北青報:想要講好這門課,需要什么“教學資質(zhì)”嗎?
朱莉婭:要教好“死亡”這一課,不需要什么“教學資質(zhì)”,你只需要成為一個人,只需要坦誠和誠實。讓死亡可怖的并非死亡本身,而是我們不了解死亡、避諱提及死亡所帶來的恐懼。
北青報:會不會有咨詢者把信仰寄托在您身上?
朱莉婭:不,我從不會給咨詢者提供答案,不是我給予了他們力量,而是我和咨詢者建立的關系。這段信任關系的建立,是為了幫助咨詢者自己找到力量、找到答案。我在書中詳細探討了這個關系建立的過程。通過交談、互動,咨詢者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力量和答案,最終他們不再需要我的引導。不是我給予了他們魔力,是他們自己找到了魔力。
死亡提醒我們加倍珍惜
北青報:經(jīng)歷了創(chuàng)傷之后,很多人變得更堅強了,這是不是一種成長的過程?
朱莉婭:是的,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后創(chuàng)傷成長”,當你在生命里經(jīng)歷了一些非常痛苦的事情,經(jīng)歷了激烈的情感,它會改變你,也會改變你看待生命、看待周遭萬物的方式,你會重新認識到生命的寶貴,重新發(fā)現(xiàn)你所愛之人有多么重要。我們似乎會覺得,我們的羈絆是永遠的,因此往往不會珍惜,但死亡會提醒我們,加倍珍惜身邊的那些我們愛的人。
北青報:幾乎每一位來訪者都是帶著自己的悲傷來見你,你靠什么支撐起你自己來面對這么多的悲傷?
朱莉婭:我的工作豐富了我的生命。通過和這些咨詢者接觸、傾聽他們的故事,我和這些咨詢者建立了很堅實的關系。另一方面,我始終很清楚地意識到我的工作和我的個人生活之間的邊界——哪些是他們的故事、哪些是我的人生?我的人生中有哪些快樂、有哪些困難?每天同死亡和失去打交道,在某種意義上,讓我對我的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感激,讓我對生命充滿感激。但與此同時,我還是要意識到,這些只是咨詢者的故事,并非我生命當中的故事。此外,我也會規(guī)律地運動,也會做各種各樣積極的事情,也會見我自己的督導,也會有專業(yè)的人士給予我情感的支持。
北青報:在您的生命歷程當中,您所聽到、所接觸到的這一切,讓您成為了一個更強大的人嗎?
朱莉婭:如果你經(jīng)歷了死亡,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人。我從我的咨詢者的故事當中學到了很多,他們給予了我很多力量,也完整了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