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臺港澳小說研究觀察
陳映真
白先勇
李碧華
黎湘萍
趙稀方
劉 俊
第一個十年:作品賞析、作家評介
1979年元旦,葉劍英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1979年3月,《上海文學》先后發(fā)表聶華苓短篇小說《愛國獎券——臺灣佚事》、於梨華短篇小說《涵芳的故事》,6月《當代》創(chuàng)刊號發(fā)表白先勇小說《永遠的尹雪艷》,開了大陸學界對臺港澳文學關注的先河。沒有改革開放,就難以有兩岸關系的破冰,就沒有后續(xù)臺灣小說的引介與研究。學者黎湘萍認為大陸的臺港澳文學研究與改革開放同時起步,是最先終結“冷戰(zhàn)”思維的新興學科。
改革開放第一個十年里,臺港澳小說研究以作品賞析、作家評介為主,亦有小說流派研究、作家專論、比較研究、小說史研究等,陸續(xù)出版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學研究室選編的《臺灣作家小說選集》、封祖盛的《臺灣小說主要流派初探》、陸士清的《臺灣小說選講》、汪景壽的《臺灣小說作家論》、黃重添的《臺灣當代小說藝術采光》《臺灣長篇小說論》、王震亞的《臺灣小說二十家》等等。上世紀80年代大陸學界的小說研究已有較高水準,獲得臺灣學者較為客觀公正的評價,陳黎認為“就文學的藝術性之內在研究,黃重添的《臺灣當代小說藝術采光》《臺灣長篇小說論》確實是下了功夫”。
第二個十年:作家論及理論發(fā)展
改革開放第二個十年里,臺港澳小說領域研究的一個重要特色是作家論的深入研究。
黎湘萍的《臺灣的憂郁——論陳映真的寫作與臺灣文學精神》、劉俊的《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分別是由博士論文而出版的以小說為主論述作家對象的專著。《臺灣的憂郁》導言部分從文學與歷史角度對臺灣小說發(fā)展進行鳥瞰式勾勒。第一編“苦難的詩意表現與理性話語”從“最后的烏托邦主義者”論述陳映真寫作的意義,以“臺灣的憂郁”概括陳映真的詩意敘事,以“異端寫作的策略”分析陳映真的理性話語。第二編“苦難之傳統母題與臺灣形態(tài)”從苦難母題出發(fā)探討陳映真小說的中外文學接受,并在對前輩作家、同代作家、后輩作家的立體分析與詳細比較中定位陳映真小說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臺灣的憂郁》論述對象是陳映真的小說,學者趙園高度肯定這部著作的渾厚與凝重:“陳映真的問題畢竟是借諸小說形式呈現的,這也使得‘小說形式’與‘烏托邦形式’的關系成為‘問題’。黎湘萍于此證明了他的良好的形式感覺、細膩的審美體驗和將文學方法的演進始終展示為臺灣知識者的精神歷史的能力。”《臺灣的憂郁》兼具詩意與理性,理論觀照、歷史形象與文本細讀多方兼?zhèn)涞仃U釋陳映真的小說。除了對陳映真小說系統深入的理論化探索,黎湘萍對80年代臺灣新文化小說、冷戰(zhàn)初期兩岸小說等等都有精辟入里的分析。對人及其精神的關注是黎湘萍臺灣文學研究一以貫之的情懷,他善于從作家個案把握時代問題,如通過呂赫若小說透視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心靈、通過黃春明小說解析消費社會人的困境等,對臺灣小說語言、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等都有富有理論視野的研究。
劉俊的《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是由其博士論文《論白先勇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修訂而出版。《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共六章,第一章“以人為中心構筑自己的藝術世界”從思想底蘊、文學觀念、藝術特質分析白先勇個體特征性,接下來五章基本以創(chuàng)作發(fā)表時間為順序,以白先勇不同階段的小說為焦點分析其文本的思想意蘊與情感特征。劉俊整體把握小說家白先勇的精神內核,并以“悲憫”一詞涵括。丁帆認為,《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一書“既有宏闊的視域,將作家作品的研究置于時代的大背景下進行宏觀的考察,又有精細的透析,把握住研究對象書寫中的每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進行鞭辟入里的審察”。
古繼堂曾關注臺灣小說理論批評的演變,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臺灣小說發(fā)展史》是海峽兩岸第一部關于臺灣小說的文學史。除緒論外,全書共有10編,分別為“臺灣小說的萌芽期”、“臺灣小說的初步發(fā)展期”、“臺灣小說的發(fā)展期”、“日據末期與光復初期的臺灣小說”、“五十年代亂局中的臺灣小說”、“六十年代臺灣現代派小說的大繁榮”、“臺灣愛情、婚姻小說潮的涌起和發(fā)展”、“處于低潮中的六十年代臺灣鄉(xiāng)土小說和高陽歷史小說的異軍突起”、“七十年代臺灣鄉(xiāng)土小說大崛起”、“多元化的八十年代臺灣小說”。該書緒論從中華文學傳統定位臺灣小說,并比較臺灣小說與大陸小說的異同,隨后介紹臺灣小說發(fā)展概況。該書基本按照10年為一個階段的時間順序,梳理和概括臺灣小說的階段特征,在具體章節(jié)中穿插論述較為重要的作家作品與小說流派。朱雙一的《近20年臺灣文學流脈——“戰(zhàn)后新世代”文學論》從“世代”角度考察70年代至90年代臺灣文學的諸多方面,系統分析了鄉(xiāng)土小說、非虛構小說、都市小說、后現代小說、二二八小說、校園小說、眷村小說、女性小說、“新人類”小說等等的代表性作家及其文本。90年代,朱雙一已經注意到彼時臺灣小說藝術模式的變革。與此相應,朱雙一對臺灣小說題材關注廣泛,民間信仰小說、白色恐怖敘事、少數民族小說等不同類型小說都有所研究。
這一時期的另一個重要成果是趙稀方的《小說香港:香港的文化身份與城市觀照》,該書并非文學史式的概述,而是運用后殖民與新歷史主義理論,高屋建瓴,綜合把握香港小說的諸多方面。從小說出發(fā)辨析香港的歷史意識與文化成分,從都市文化出發(fā)辨析大眾消費社會與后現代對香港小說創(chuàng)作的影響。除前言外,《小說香港》分為上下兩編。上篇“歷史想象”:第一章“東西之間”主要處理殖民問題與文化認同,第二章“島與大陸”處理內在于中國的香港文學與中原心態(tài),第三章“香港意識”處理香港的本土性及其演變。下篇“本土經驗”:第四章“鄉(xiāng)土文學與現代主義”分析劉以鬯小說的商業(yè)性批判與舒巷城等小說都市化問題,第五章“文學的都市性”以施叔青、鐘曉陽、李碧華的小說探討香港歷史與現代性,第六章“大眾文化的空間”處理梁鳳儀、亦舒都市言情小說與梁羽生、金庸等武俠小說。近年,趙稀方將研究視野轉向早期香港報刊,挖掘了不少早期香港報刊小說,并通過報刊史料挖掘更新香港文學研究框架。趙稀方的早期香港報刊小說研究,打破了一般認識中舊文學落后守舊的一面,提出舊文學有著延續(xù)民族斯文的認同意義與現代性色彩。
第三個十年:研究成果更豐富
第三個十年研究成果更為豐碩。最為厚重的當屬趙遐秋、金堅范主編的“臺灣作家研究叢書”:劉紅林的《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田建民的《張我軍評傳》、樊洛平的《冰山底下綻放的玫瑰——楊逵和他的文學世界》、石一寧的《吳濁流:面對新語境》、江湖的《鄉(xiāng)之魂——鐘理和的人生與文學之路》、沈慶利的《啼血的人生:“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的小說世界》、湯淑敏的《陳若曦:自愿背十字架的人》、趙遐秋的《生命的思索與吶喊:陳映真的小說氣象》、蕭成的《大地之子:黃春明的小說世界》、白舒榮的《自我完成 自我挑戰(zhàn):施叔青評傳》。朱立立的《知識人的精神私史:臺灣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開啟了精神史研究視野,該書以臺灣現代派小說為主要考察對象,運用結構主義文本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社會歷史批評,詳細解讀臺灣作家白先勇、王文興、王尚義、歐陽子、馬森、李永平、七等生等作家作品。蕭成的《日據時期臺灣社會圖譜——1920-1945年臺灣小說研究》以臺灣日據小說為分析對象,分析臺灣文學與中華文學的關系,分析臺灣文學中的“國民性”批判、女性題材等等。
李娜的博士論文《舞鶴創(chuàng)作與現代臺灣》以舞鶴的小說為主要研究對象,頗受學界關注。李娜以文本細讀加田野調查的方式,呈現舞鶴作品背后的臺灣70年代、二二八事件、殖民歷史等等。黎湘萍認為該書昭告一種新的研究方法:由“文本”細讀出發(fā),又經由田野調查得來的經驗來詮釋“文本”并突破“文本”疆域的方法。凌逾的西西研究是這一時期香港小說研究的精彩一筆。凌逾從后現代跨媒介敘事、女性主義自我賦權敘事、反傳統的小說風格、小說蒙太奇的文體探源等多個角度研究西西小說,并詳盡解讀了西西的經典文本《我城》《哀悼乳房》等。新世紀以來,香港作家也斯、李碧華、周潔茹等人的小說也為大陸學界所矚目。基于香港電影過往的繁榮景象,小說與電影的對照研究是香港小說研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文化研究與兩岸視野是這一時期臺港澳小說研究的重要特色。樊洛平《當代臺灣女性小說史論》從性別視角與文學史角度,以10年為一個分期,考察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臺灣女性小說的發(fā)展流變,探討懷鄉(xiāng)小說、婚姻小說、留學生小說、言情小說、眷村小說、酷兒小說等文類的流寓經驗、中西文化碰撞體驗、鄉(xiāng)土意識與民族意識、多元化社會觀感、世紀末想象等等。兩岸視野的臺灣小說研究論著有王淑秧的《海峽兩岸小說論評》、趙朕的《臺灣與大陸小說比較論》、丁帆主編的《中國大陸與臺灣鄉(xiāng)土小說比較史論》。
大陸的澳門文學研究幾乎與澳門回歸祖國同步,澳門小說研究是改革開放第三個10年臺港澳文學研究的新現象。研究者關注澳門小說發(fā)展概況、澳門小說與澳門文化的關系、澳門土生葡人小說、過渡期澳門小說、澳門小說的文本實驗、澳門愛情小說、澳門青春題材小說、澳門文學獎小說、澳門小說的祖國傳播、澳門小說家個案研究等等。
以往的研究多重視小說史建構、小說流派、經典小說家研究,改革開放第四個十年,臺港澳文學的研究邊界不斷拓展。張重崗、吳舒潔、周之涵等關注臺港澳文學中的保釣小說,對自比“海外五四”的“失敗”的保釣運動及其青年主體給予濃墨重彩的關注。袁勇麟主編的《陶然研究資料》搜集了關于香港作家陶然小說、散文的學術論文及訪談資料。新一代年輕學者的視域轉向臺港澳小說界的新興力量,對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給予濃墨重彩的關注。其中,臺灣新鄉(xiāng)土小說引起年輕學者的關注,2013年以來有三篇相關的博士論文,分別是陳建芳的《新的審美經驗的誕生——論臺灣新鄉(xiāng)土小說》、劉建華的《地方敘事:臺灣“新鄉(xiāng)土書寫”研究》、郭俊超的《臺灣新鄉(xiāng)土小說研究》。
臺港澳小說與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學界的政治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文化思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最初的臺港澳小說研究基本是鑒賞性質的,評論與作品合集。隨著80年代末臺灣開放大陸探親及大陸的臺港澳文化熱潮,基于了解臺港澳文學文化的因素,文學史性質的小說史紛紛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撰寫、出版。與文學史寫作熱潮相伴隨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黎湘萍、劉俊等具有博士學位的新一代研究者以作家個案推進臺港澳文學研究的深化。與九七香港回歸、九九澳門回歸相應的,是90年代以趙稀方《小說香港》為代表的香港文學研究的拓展以及澳門文學研究的興起。新世紀以來,臺港澳文學研究的學科建制基本完備,形成老中青學術梯隊,朱立立、李娜分別以小說流派研究、作家個案與田野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學科向前發(fā)展。晚近,“80后”一代開始嶄露頭角,他們的關注視野較為多元,經典作家小說、新鄉(xiāng)土小說、后鄉(xiāng)土小說等等都是他們關注的焦點。總體而言,綜論、作家論、單篇論文,不同厚度、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陸續(xù)問世,大陸的臺港澳小說研究頗為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