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螭紋與蟠虺紋——東周銅器潮流
紋飾是青銅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紋樣的裝飾變化不僅對研究審美觀念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出當時社會的普遍意識(翦伯贊《先秦史》)。蟠螭紋與蟠虺紋是東周時期開始興盛的一類銅器裝飾紋樣,并貫穿東周發(fā)展的始終。目前對兩種紋飾的辨別較為模糊,要區(qū)分兩種紋飾,首先需要對其定名進行一定的梳理和考證。
蟠螭紋,目前主流認識為纏繞的小龍(小蛇)(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這樣的概念較為模糊,不利于與蟠虺紋相互區(qū)別,因此我們要重新進行界定。蟠螭二字所代表的含義不同,我們需要分別探討。蟠,《現(xiàn)代漢語字典》解釋為:“屈曲、環(huán)繞、盤伏。”《東周列國志》記載:“翟君先夢蒼龍蟠于城上,見晉公子來到,欣然納之。”文獻記載所表達蟠字為環(huán)繞、盤伏之意。相互對照來看,蟠字意義為環(huán)繞、盤伏和屈曲之意。螭,《說文》曰:“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云無角曰螭。”從《說文》對螭的解釋來看,應為無角的龍曰螭。關于螭的意義,文獻也有所闡釋。《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投諸四裔,以御螭魅。螭,云:山神也。”由此可見,環(huán)繞、屈曲的無角龍為蟠螭,是山神等神靈的化身(中圖:蟠螭紋,引自曹瑋主編《傳承與謀變——三晉歷史文化展》)。
蟠虺紋,與蟠螭紋類似,需要做進一步界定。蟠字上文已經(jīng)明晰為環(huán)繞、盤伏之意。
虺,《說文》曰:“ 注鳴者。《詩》曰:‘胡為虺蜥。’從蟲兀聲。”可見虺為一種山林之蟲,但虺具體外形特征較為模糊。《韓非子·說林》記載:“蟲有虺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龁,遂相殺也。”這段記載表明虺應是首尾皆有口的小蟲。《詩·小雅·斯干》曰:“為熊為羆,為虺為蛇。”《國語·吳語》記載:“及吾猶可以戰(zhàn)也,為虺為摧,為蛇將若何?”這兩段文獻記載表明虺是小蛇。以上諸多文獻的梳理,我們基本明晰虺的主要特點為山林之蟲,首尾有口的小蛇。據(jù)此,蟠虺紋為環(huán)繞、屈曲的首尾皆有口的小蛇。
通過以上的考證,我們可以明晰蟠螭紋與蟠虺紋的主要特征,即蟠螭紋為纏繞的無角小龍,而蟠虺紋為纏繞的雙頭小蛇。該兩類紋飾主要裝飾在鼎、鬲、甗、簠、豆、壺等東周時期常見的青銅容器上,且兩種紋飾的方位一般處于銅器腹部以及器蓋蓋面的位置,該位置屬于青銅器的主要位置。由此可以看到,蟠螭紋與蟠虺紋基本為大部分青銅容器的主流裝飾紋樣。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商周時期盛極一時的獸面紋,在東周時期迅速衰落。獸面紋開始常見于鼎的足部或部分器類的耳部等附件位置,其他部位基本不見。可見獸面紋主要是點綴性紋飾,屬于絕對次要部位。此外,東周時期的獸面紋整體線條也失去了商周時期神秘、陰森、可怖的形象,轉而以其他形象出現(xiàn)(上圖:獸面紋提手)。在一般認識里,商周時期的獸面紋,其威嚴、可怖的形象,指向了某種似乎是超世間的權威神力的觀念(馬承源《中國古代青銅器》)。張光直先生認為,商周青銅器上的獸面形象與世間存在的生物相互關聯(lián),這些形象是助理巫師通天地工作的各種動物在青銅彝器上的反應(張光直《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然而,西周末年的平王東遷,導致傳統(tǒng)的王權開始受到了挑戰(zhàn)。《史記·周本紀》記載:“平王立,東遷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周王逐漸失去統(tǒng)領諸侯的能力,轉而成為各國爭雄的籌碼。天命所歸失去了一定的權威性,作為周王權力媒介之一的獸面紋,也必然迎來其不可逆轉的衰落。
獸面紋所代表的溝通天人的觀念衰落,必然得出現(xiàn)新的代替。前文已經(jīng)明晰,蟠螭紋與蟠虺紋的主要特點為龍與蛇,這兩點不得不牽扯到龍與蛇的觀念。龍,《說文》記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韓非子·說難》記載:“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該兩段記載表明龍不僅有變幻之威力,更有殺人之可怖。《呂氏春秋·仲春紀》記載:“天子居青陽太廟,乘鸞輅,駕蒼龍,載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韓非子·十過》記載:“昔者黃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該兩段記載表明龍不僅是黃帝的用品,更是天子必不可少的裝飾。可見,龍是天子和黃帝后裔的象征。蛇,《韓非子·說難》記載:“飛龍乘云,騰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螾蟻同矣,則失其所乘也。”表明蛇與龍皆可作騎乘。《韓非子·說林》記載:“蟲有虺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龁,遂相殺也。”《國語·吳語》記載:“及吾猶可以戰(zhàn)也,為虺為摧,為蛇將若何?”這兩段記載表明蛇具有攻擊性、破壞性的特質。此外,《國語·周語》記載“我姬人出自天黿。”黿,即玄武之意。玄武為龜、蛇合體。可見蛇也包含有王權正統(tǒng)之意。此外,龍、蛇所具有的爭斗、殺戮性與東周時期戰(zhàn)爭的激烈與殘酷相映成趣。
龍、蛇所包含的王權、爭斗、殺戮等內涵,與東周時期的社會相互映襯。戰(zhàn)國時期列國轟轟烈烈開展稱王運動,《史記·楚世家》記載:“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楚王之后,齊、魏、秦、韓、燕、趙 等 國 先后稱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十月,邯鄲拔,齊因起兵擊魏,大敗之桂陵。于是齊最強于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史記·魏世家》記載:“襄王元年,與諸侯會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為王。”《史記·韓世家》記載:“十一年,君號為王。”《戰(zhàn)國策·中山策》記載:“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高注:‘五國,齊、趙、魏、燕、中山也。’鮑注:‘秦、韓、燕、宋、中山也。’”各國稱王運動的展開,一方面表明各國追逐王權的欲望與野心,一方面也表明周王室名義上的宗主地位開始逐漸喪失,淪為了一個彈丸小國。此外,各國之間的戰(zhàn)爭規(guī)模也越加擴大,秦趙長平之戰(zhàn)幾十萬將士的坑殺,就是東周時期戰(zhàn)爭殺戮、爭斗殘酷性的體現(xiàn)。總體來看,蟠螭紋與蟠虺紋所體現(xiàn)的龍、蛇是東周時期列國紛爭、傳統(tǒng)思想崩裂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