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派藝術(shù)館“海上豐采”藝術(shù)特展今開幕 豐子愷:一鉤新月天如水
從左至右依次為豐子愷漫畫《豁然開朗》《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以及《買粽子》。(均上海市文聯(lián)供圖)制圖:馮曉瑜
豐子愷與上海有著深厚的緣分,這座城市是其一生中工作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其創(chuàng)業(yè)、成名的福地。這是1981年后豐子愷作品在上海首次大規(guī)模集中展示,匯集了上海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的珍貴藏品以及豐子愷家人私藏,共呈現(xiàn)豐子愷書畫作品200余件(套)、裝幀設計書籍封面168幅
在中國近現(xiàn)代海派畫家中,豐子愷無疑是最具煙火氣的一位。他用中西融合的獨特“豐氏”畫技,真切反映百姓生活的甜酸苦辣和人心的善惡美丑,其作品雖經(jīng)近百年滄桑卻魅力不減。
今天落成開館的上海海派藝術(shù)館,以“海上豐采——豐子愷藝術(shù)特展”為首展,向這位“眼睛向下,作品向上”的藝術(shù)家致敬。這是繼1981年后,豐子愷作品在上海的首次大規(guī)模集中展示。展覽匯集了上海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的珍貴藏品以及豐子愷家人私藏,共呈現(xiàn)豐子愷書畫作品200余件(套)、裝幀設計書籍封面168幅。
成名作在上海發(fā)表,豐子愷漫畫逐漸進入大眾視野
此次展出的豐子愷作品大多創(chuàng)作于1946年至1949年之間,為其藝術(shù)生涯中的精品,其中不少為首次公開亮相。比如,位于展廳入口處的,是豐子愷公開發(fā)表的第一幅漫畫《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的重新創(chuàng)作版。據(jù)史料記載,豐子愷漫畫創(chuàng)作始于浙江上虞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當年他與夏丏尊、朱自清、劉薰宇、朱光潛等人都是春暉中學的同事,大家常在一起聚會,茶余酒后,豐子愷高興起來便拈上紙,作幾筆漫畫,片刻后完成,同事間傳看,各人心中歡喜,也不多加評語,要是誰覺得有味道就贈送給誰。
最早將豐子愷的漫畫公開發(fā)表的人是朱自清。1924年7月,朱自清、俞平伯合編的《我們的七月》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公開出版,首期便發(fā)表了豐子愷的漫畫《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這幅作品雖只有寥寥數(shù)筆,但清新脫俗,別具一格。畫面描繪的是一個小茶樓的一角,竹簾高高卷起,一張方桌上隨意地放著一把茶壺和幾只茶杯。夜深了,客人們已經(jīng)散去,只有高懸天空的彎月久久不愿離去,好像在品味剛才茶客們的傾心交談,深厚的友情在畫外延續(xù)。豐子愷漫畫自此逐漸進入大眾視野。翌年,鄭振鐸主編的《文學周報》開辟專欄刊登豐子愷的漫畫,專欄的標題為“子愷漫畫”,這是我國出版物第一次正式使用“漫畫”這個名稱。此后,豐子愷更是名聲大噪。本次展覽策展顧問王一竹透露,《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原作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散失,上世紀40年代,豐子愷重新創(chuàng)作了一幅,這是其在上海的首次公開展出。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長達25米的《文人珠玉》書法長卷首次全部亮相,展覽方專門為其定制了展示柜。該手卷歷時三年創(chuàng)作,收錄了豐子愷喜愛的詩詞204首。據(jù)透露,這部長卷本來是寫給女兒豐一吟的。一日友人拜訪,對《文人珠玉》長卷愛不釋手,豐子愷題寫了上款,慷慨相贈。友人完全打開后在卷尾發(fā)現(xiàn)了“一吟寶藏”的字樣,趕忙將此卷送回,后在重裱時將題款挖去。因此,長卷的開頭有一小塊的挖補痕跡。
在二樓那半個陽臺上,他完成了對師父弘一法師的許諾
豐子愷與上海有著深厚的緣分,這座城市是其一生中工作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其創(chuàng)業(yè)、成名的福地。青年的豐子愷在杭州完成學業(yè)后便到上海工作,和朋友一起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私立的上海藝術(shù)專科師范學校并任教;他的成名作《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第一本漫畫集《子愷漫畫》、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都是在上海率先發(fā)表、出版的;他在上海完成了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的翻譯工作;《護生畫集》第一冊和第六冊也在上海完成。至今仍在的“日月樓”故居是豐子愷在上海的居住地,也是其致力創(chuàng)作工作之地和一家老小和睦生活之所。他一直在此生活,直至去世。
本次展覽是豐子愷與上海緣分的延續(xù),除了展示其書畫精品外,還首次呈現(xiàn)了他的“朋友圈”。弘一法師、魯迅、夏丏尊、葉圣陶、朱自清、鄭振鐸、俞平伯……透過一張張泛黃的手稿和書籍封面,人們可以感受到豐子愷與友人之間的珍貴友誼。《護生畫集》就是弘一法師與豐子愷兩人師生情誼的最好見證。弘一法師50歲時,豐子愷畫第一集50幅為他祝壽,60歲時作60幅作為第二集。弘一法師囑,以此類推,一百歲時作百幅,《護生畫集》功德圓滿。豐子愷向老師發(fā)愿:“世壽所許,定當遵囑。”在特殊的年代里,豐子愷只能蝸居在二樓那半個陽臺上,每天4點起床畫畫,在這里悄悄完成了《護生畫集》(第六卷),兌現(xiàn)了對師父的諾言。
展廳中,豐子愷晚年在上海居住和創(chuàng)作地“日月樓”也被實景還原。“日月樓”位于上海陜西南路長樂村,1954年豐家遷至此地。豐子愷隨口吟出“日月樓中日月長”的下聯(lián),希望在此能夠安居余年。后來馬一浮對出上聯(lián),“星河界里星河轉(zhuǎn)”,并用篆書寫下了對聯(lián)。豐子愷自己題寫了“日月樓”橫匾,這兩件一直掛在“日月樓”里的墨寶也將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