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我輩孤雛》給我的麻煩超過其他任何一本書
“ 我對三十年代的 上海 非常迷戀。它是現(xiàn)今的世界性大都會城市的原型,不同種族的人群居住在自己的小城區(qū)里。我祖父曾在那里工作。我父親在那里出生。八十年代的時候,我父親帶回了祖父住在那里時的相冊。其中有很多是公司的照片:人們穿著白色西裝坐在辦公室里,天花板上是風(fēng)扇。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他還告訴我各種故事——比如,我祖父揣了一把槍帶我父親去和他們的男仆告別,那個男仆住在中國的一個禁區(qū),得了癌癥正在垂死之際。這些事情讓人充滿回憶。
我一直想寫一個偵破故事。英國偵探歇洛克·福爾摩斯的形象和這個英國管家有著很多相似之處。理智而非忠于職責(zé),卻不超出專業(yè)人士的外部形象。情感上的冷漠。就像是《無法安慰》里的那個音樂家,在他的個人世界有某種東西被打斷了。而在克里斯托弗·班克斯的心中,在解開他父母失蹤之謎和制止二戰(zhàn)之間也有什么東西被蓄意遺漏了。
這就是我想在《我輩孤雛》的中心設(shè)定的一種奇特的邏輯關(guān)系。我們內(nèi)心有一部分總是還像小時候一樣看待事物,這就是我想要書寫這個部分的一個嘗試。但是這部小說沒有按照我的想法產(chǎn)生效果。我本來的設(shè)想是一種“小說中的小說”的寫作形式。我設(shè)想班克斯會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方式解出另一個真正的謎題。而最后我把將近一年寫的東西都棄之不用了,一共有109頁。
《我輩孤雛》給我的麻煩超過其他任何一本書。”
——石黑一雄談《我輩孤雛》
《我輩孤雛》是石黑一雄的第五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2000年。也是他自認給自己帶來最多麻煩的一本小說。《我輩孤雛》此前引進版譯名為《上海孤兒》,有借鑒狄更斯《霧都孤兒》嫌疑。從本書情節(jié)來看,《我輩孤雛》立意和準(zhǔn)確性明顯勝過后者,但是先入為主常常會左右公眾的第一認知,事實上這是一個打破兒時美好記憶的作品,同時也是一個關(guān)于普遍失敗者的故事。
小說主人公班克斯的童年在上海度過,他和父母住在一座位于公共租界的洋房中。當(dāng)時,班克斯就讀于上海公學(xué),閑暇時常與母親到公花園(即今天的黃埔公園)、極司菲爾公園(即今天的中山公園)漫步,或是去南京路吃西式蛋糕。班克斯還詳細描述了他居住的洋房:沿九江路,至南京路后繼續(xù)向涌泉路走,不久便可到達。據(jù)此推測,班克斯很可能生活在“公共租界西區(qū)”內(nèi)(大約位于今天的靜安區(qū)),過著衣食無憂的溫馨生活。通過回憶,班克斯繪制了一幅二十世紀(jì)初的上海地圖。
爾后,班克斯回到倫敦,并成為了知名偵探。然而,有兩件事縈繞他的心頭:一是父母在他九歲那年雙雙失蹤于上海,一直下落不明;二是納粹擴張,世界局勢動蕩。班克斯很想找到父母,也希望能維護世界和平,因此他不顧時局動蕩,毅然于1937年重回上海。
有證據(jù)顯示他父母可能被囚禁在一座神秘宅院中,班克斯獲悉后執(zhí)意前往。
但他在途中迷失了方向,陷入了戰(zhàn)場。史實表明,當(dāng)時上海處在“8?13”事變的陰影下,危機四伏;而作為國民黨抗日前線陣地,班克斯所在的閘北已被“淞滬會戰(zhàn)”的炮火燒遍。
小說中,班克斯也描述了戰(zhàn)爭的慘狀:“有個男孩……他的一條腿從臀部炸斷,傷口處拖著腸子,長得出奇,有如裝飾在風(fēng)箏后面的長尾巴。”起初,班克斯的敘述還能保持冷靜與克制;然而不久,焦慮、惶恐紛紛突顯,班克斯的敘述也逐漸失真。
在通過一段超現(xiàn)實的怪異道路后,他最終到達了那座神秘宅院。這座宅院究竟位于何處,石黑并未確切說明。但我們可以大膽設(shè)想:它的位置其實并不重要。在戰(zhàn)爭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下,班克斯對空間的感知趨于破碎;因此,他口中的上海并不真實,只鋪展于心理空間中,充滿由移置、凝縮等過程帶來的扭曲。
但在和平年代里,班克斯對童年的回憶就完全真實嗎?例如,上文曾提到的“上海公學(xué)”,事實上叫“中國公學(xué)”;又如,班克斯曾這樣評價自己的回憶:“這段關(guān)于房子的記憶,不過是孩童的想象,實際上恐怕沒那么富麗堂皇。”可見,對美好過去的追憶也可能因歲月的濾鏡而“不可靠”。石黑曾表示,學(xué)者約翰?里卡德(John Rickard)對nostalgia(思鄉(xiāng)病)的解釋有助于我們理解班克斯的“不可靠敘述”。nostalgia源自希臘語的nostos(返回)和algos(痛苦),意為“懷著失去的痛苦,希望回到過去”;一位懷鄉(xiāng)者對過去的追憶,也許只是為了逃避現(xiàn)在。而班克斯作為一名懷鄉(xiāng)者,其回憶可能也僅為逃避現(xiàn)在,并不完全真實。
然而,石黑同上海之間有著深厚的淵源:他的祖父石黑昌明畢業(yè)于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后來又成為豐田紡織廠的負責(zé)人;他的父親石黑鎮(zhèn)雄也出生于此。所以石黑筆下的上海地圖并非完全虛構(gòu)。
《我輩孤雛》延續(xù)了石黑一雄擅長的第一人稱敘事,在小說中,最動人的也許不是這個懷舊故事,而是舊上海和舊倫敦交相輝映的景物和氣息的描繪,片段式的回憶和對歷史現(xiàn)場的模擬使小說充滿了舊照片一樣的神奇效果。
一如《我輩孤雛》帶給作者石黑一雄本人的麻煩,對于讀者,也一樣,如果我們過于糾結(jié)歷史,只會陷入“真實”的圈套;但完全忽視歷史,做“架空式”理解,也是片面之舉。因此,權(quán)衡“歷史”與“虛構(gòu)”,尋找二者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才是理解《我輩孤雛》這部小說的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