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代拉美文學(xué)中的老年敘事
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一部小說書寫的都是時間的流逝,“變老”是所有故事的主題。作家或?qū)⒆兝吓c人生的終點相聯(lián)系,表達對死亡的敬畏與恐懼;或?qū)⑵湟曌饕环N新生,思考生命的終極意義。對于同時擁有諸如亡靈節(jié)的土著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拉丁美洲而言,生命與死亡的界限本就沒有那么明顯,拉美作家對生老病死看得更為透徹,對衰老的描繪和思考往往戲謔多于嚴肅,諷刺之中見深意。如果說“文學(xué)爆炸”時期的作品著眼于國家的悲劇性現(xiàn)實之下的家族興衰、人生起伏,那么“爆炸后”的作品則更多展現(xiàn)的是衰老的個體對歷史、對環(huán)境的無聲抗?fàn)帯?/p>
英雄遲暮的傷感
在關(guān)于老年的故事中,我們首先讀出的是對衰老最初的意識和恐懼。
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2014)《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的主人公弗洛倫蒂諾在一次對鏡梳頭時,突然意識到自己開始變老,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長得像父親了。另一位主人公烏爾比諾醫(yī)生在50歲時開始對自己各個內(nèi)臟器官有了感覺,一個接一個地感覺到它們存在于自己體內(nèi)。醫(yī)生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健忘時,便求助于寫紙條來記憶,但到最后卻忘記了各種紙條究竟想說什么。他會戴著眼鏡卻滿屋子找眼鏡;鎖上門后又把鑰匙轉(zhuǎn)回來;看書時丟掉線索;對于最熟悉的人或事物,也常常忘記。《苦妓回憶錄》(2004)中的主人公剛剛年過五旬,就發(fā)覺記憶里出現(xiàn)了空白。有時吃下兩頓早飯,因為把第一頓忘記了;跟朋友重復(fù)講著已經(jīng)講過的故事;打招呼時無法把別人的臉和名字對上號。
或許真正可怕的并非衰老本身,而是失去尊嚴的生活。馬爾克斯的另一部小說《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1961)中,等待養(yǎng)老金等了56年的上校,盡管日子窘迫,卻依然執(zhí)著地維護著自己最后的一點尊嚴。參加鄰居的葬禮前鄭重其事地整理著自己的衣著,連靴子縫里的土都擦得干干凈凈。瘦得皮包骨時,卻仍舊保持著幽默:“我正打算把這把老骨頭賣了呢。”小說結(jié)尾處,75歲的上校,面對絕望的妻子問他今后吃什么時,小說戛然截止在他的一句“吃屎”的回答上,讓這位老人所有的憤懣、心酸和尊嚴升華到了極致。
無獨有偶,阿根廷女作家薩曼塔·齊維布林(1978— )的短篇小說《失速》(2009)里的男主人公,是從日常最簡單的動作中察覺到衰老的:他的呼吸變得沉重,仿佛脊柱壓到了肺部的某個地方;他在廚房活動時,扶著椅子和灶臺才能站穩(wěn),需要時不時地停下來休息。他不由得對妻子感慨道:“你沒看見我接個電話都會耽擱半天嗎?開個門也是,還有端起一杯水,刷牙……這簡直是苦難。”曾幾何時,身為雜技演員的他可以在空中快速而敏捷地飛翔,此時卻連簡單的動作都感到吃力。最終,他預(yù)言了死亡:他感到自己正在失速。他說:“當(dāng)一個人做不好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時,就要出事了。”說完,蹣跚幾步,便倒地而亡。
此外,可以窺見同樣主題的還有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1928—2012)的《美國佬》(1985),小說以美國記者和作家安布羅斯·比爾斯為原型,講述了其在70歲時毅然前往墨西哥,跟蹤采訪起義軍首領(lǐng)潘丘·維拉,最后不知所終的故事。在阿根廷作家費德利科·法爾科(1977— )的短篇小說《樹林風(fēng)波》里,一位年輕時種下一片松林的老人為了求得一席棲身之所,急于把女兒嫁出去,表面上唯利是圖的背后卻是心酸和無奈。
末日前的戰(zhàn)斗
臨近人生的終點時,重新拿起武器投入戰(zhàn)斗,是當(dāng)代拉美老年敘事的又一主題。
智利作家路易斯·塞普爾維達(1949— )的小說《讀愛情故事的老人》(1988),講述一位與熱帶雨林為伴的老人,為了保護村莊不得不放下他鐘愛的愛情小說,拿起獵槍深入?yún)擦峙c豹貓展開生死對決,令人遷思《老人與海》中孤獨而堅韌的主人公。塞普爾維達的另一部黑色偵探小說《歷史的終結(jié)》(2017)將我們和20世紀中葉那段復(fù)雜的歷史聯(lián)系起來。阿連德的前保鏢在智利南部享受著安逸的退休生活,一位老友的來訪讓他不得不重新?lián)撈鹱约旱氖姑氐綉?zhàn)斗中去:奉命去抓捕那些正在謀劃將皮諾切特的親信從監(jiān)獄中營救出來的獨裁支持者。
馬里奧·門多薩在小說《世界末日日記》(2017)中,進行了自我虛構(gòu),年過半百的門多薩成為故事的主人公,擔(dān)負起拯救世界的任務(wù)。故事開篇,門多薩答應(yīng)了一位老友的請求,決定和他一同尋找其父親的下落。主人公朋友的父親是一位二戰(zhàn)期間在哥倫比亞潛伏下來的德國納粹,整部小說處于恐怖陰森的氣氛中。作家認為,人類正在自我毀滅,試圖通過歷史與現(xiàn)代的聯(lián)系,為當(dāng)下敲響警鐘,預(yù)示我們將面臨的災(zāi)難。
尼加拉瓜女作家休孔達·貝利(1948— )的小說《月亮的酷熱》(2014),講述了衰老過程中的女主人公愛瑪尋找自我的心路歷程。單是主人公的名字便讓我們聯(lián)想到兩位富有個性的女性形象:簡·奧斯汀筆下的愛瑪和福樓拜筆下的艾瑪·包法利。貝利筆下的愛瑪或可視作對這兩位典型女性人物的致敬和補充。小說中,愛瑪將自己的全部身心貢獻給了家庭,放棄了職業(yè)理想。如今,兩個孩子成年后開始獨立生活,她和丈夫之間的感情也早已消耗至盡。此時,她又發(fā)覺自己曾經(jīng)迷人的身體顯出衰老的跡象,頓時墜入了恐懼的漩渦。正當(dāng)她處于人生的低谷時,一段特殊的經(jīng)歷重新點燃了她的激情。美貌和生育能力是男權(quán)社會為女性塑造的美麗神話,作家通過這個當(dāng)代版“包法利夫人”形象,通過一個逐漸失去美貌和生育能力的女性尋找自我的故事,展現(xiàn)了當(dāng)代社會中女性的反抗。
生命力枯竭下的精神之愛
在拉美作家的筆下,暮年一方面指向生命力的消逝,另一方面又指向擺脫了欲望的牽引后獲得的精神之愛。
《霍亂時期的愛情》堪稱對老年與愛情的最好詮釋。男女主人公20歲時,沒能終成眷屬,因為他們太年輕了,他們的愛情中幻想多過現(xiàn)實;耄耋之年卻收獲了愛情,但他們太老了,雖然這份愛在歷經(jīng)滄桑后變得實在,卻只能停留在精神層面。《苦妓回憶錄》明顯受到川端康成《睡美人》的影響,馬爾克斯曾坦言,《睡美人》里有一段話對他影響很大:“年老的人擁有死亡,年輕人擁有愛情。”小說中的男主人公90歲生日時,在與一位少女柏拉圖式的交往中,初次體驗到了一種超越了肉體的愛,因為他前半生并沒有真正體驗過愛,與女人的關(guān)系不過是金錢的關(guān)系。晚年的這份愛因為擺脫了肉體的欲望,更像是一種親情,只是純潔的欣賞(靜靜地望著女孩熟睡的樣子)、熱烈的思念(在記憶中想象女孩的模樣,關(guān)心有關(guān)她的一切事情)以及精神的交流(為她唱普契尼的二重唱,為她讀詩歌,為她在專欄上寫下一封封情書)。
智利女作家伊莎貝爾·阿連德(1942— )的小說《日本情人》(2015)由住在養(yǎng)老院中的80歲的女主人公的回憶展開,老年、愛情和死亡是小說的三個主題,同時,二戰(zhàn)背景、集中營的生活、美國日裔群體的遭遇等,又給愛情主題添加了歷史的厚重感。書中關(guān)于老年的刻畫以及關(guān)于兩種愛情的描繪(一種是青梅竹馬的,女主人公與日本園丁的兒子之間的愛情;另一種則是老年持重的,女主人公與丈夫之間的愛情),讓人不由得聯(lián)想到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阿連德以女性特有的敏銳與智慧,詮釋了老年和愛情的主題。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時,伊莎貝爾·阿連德已經(jīng)72歲,她接受采訪時分享了步入老年的感受:“要想很好地老去,需要不斷讓內(nèi)心成長,維護與他人的關(guān)系,跟我們內(nèi)心的魔鬼斗爭,參與到周圍的世界中來,需要給予歡笑和愛。”
生命的循環(huán):死亡與新生
老年時期的自我反省是拉美文學(xué)重要的命題。當(dāng)局者迷,只有到了晚年置身事外時,才能看清歷史的真實面孔。拉美作家常常將老人放在敘事主體的地位上,通過回顧自己的一生,實現(xiàn)一種洞徹一切的睿智反思。還有一些作家認為時間是循環(huán)往復(fù)的,老年不過是新生和死亡之間的一個階段,是通往新生的必由之路,因此對老年和死亡淡然處之。
卡洛斯·富恩特斯的《阿爾特米奧·克羅斯之死》(1962)無疑是以老年視角進行回顧和反省的典范。故事開篇,主人公在醫(yī)院醒來,身體接觸著冰冷的小便器,呼吸發(fā)出陣陣水汽。正是在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下,主人公脫離了自己的身體,以“我”的口吻,跟另一個自己“你”進行了一場對話,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回顧了自己的一生。阿根廷作家科塔薩爾(1914—1984)的短篇小說《扶手椅的性能》(1962)對從老年到死亡的自然過程更為坦然。故事中描寫了一把殺人的椅子,有人老了,某一天會被邀請到扶手椅上就坐。被邀請的人雖然貌似不太情愿,最終卻接受了,坐到椅子上便死去了。
智利作家安東尼奧·斯卡爾梅達(1940— )的小說《郵差》(1985)中,年近七旬的詩人聶魯達被獨裁的軍政府監(jiān)禁,重病之下仿佛看到一泓黑色的泉水,孕育著生命力,代表著最徹底的信念。詩人口中吟誦出一首死亡與新生之歌:“生命死去,血液靜止吧。/直至響起新的浪聲,發(fā)出無窮盡的音響。”馬里奧·門多薩的隨筆集《及時死亡的重要性》(2012)同樣從死亡的角度詮釋了生命的意義,闡述了愛和死亡的巨大力量。“應(yīng)該平靜地死去。這是唯一重生的途徑。”作家認為,一如分娩,死亡必須經(jīng)歷痛苦。所以垂垂老矣是新征程的過渡,不必心有不甘,順其自然就好。阿根廷作家塞薩爾·阿伊拉(1949— )的中篇小說《圣人》(2015)也講述了一段關(guān)于死亡與新生的故事。小說中,一位年老的天主教修士德高望重并且能夠施行奇跡,他預(yù)感到自己時日不多,決定退隱,卻受到追殺,迫使他不得不逃亡非洲,開始了一段驚險卻神奇的冒險,并也因此而獲得心靈上的重生。
老年是人生的升華,而并非絕對意義上的生命終點。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1914—1998)曾在《孤獨的迷宮》(1950)中將老年比作一副面具。的確,“我是誰”的困惑會追隨人的一生,當(dāng)我們終于在人生的河流中窺見自己真實的面孔時,卻發(fā)現(xiàn)已然帶上了老年的面具,而我們?nèi)松囊饬x和我們的全部故事都匯集在這副飽經(jīng)滄桑的面具上。又或者,正如《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結(jié)尾處,弗洛倫蒂諾那不可戰(zhàn)勝的決心和勇敢無畏的愛讓船長所頓悟的:原來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沒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