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奔:比起太陽,文學更像是月亮 ——中國作協(xié)“文學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講堂走進吉林通化
9月27日,中國作協(xié)“文學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講堂走進吉林省通化市
廖奔為當地作家和文學愛好者作講座
9月27日,中國作協(xié)“文學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講堂2018年第七講在吉林省通化市群眾藝術館舉行。中國作協(xié)名譽副主席、戲劇與文化學者廖奔為通化市150多位基層作家和文學愛好者作題為《文學的月亮》的講座。通化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經希軍出席活動并致辭,通化市委常委、副市長嚴寒主持活動。吉林省作協(xié)主席張未民,吉林省作協(xié)副巡視員、秘書長王永庵,吉林省作協(xié)創(chuàng)聯(lián)部主任景鳳鳴,通化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lián)主席劉叢林等參加活動。
適逢中秋佳節(jié)剛過,廖奔便以“月亮”的意象切入,從文學的功用和創(chuàng)作實踐等方面,向在場的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們分享了自己對文學的獨到見解。在講座的兩個小時里,廖奔信手拈來的中外文人軼事、旁征博引的詩詞歌賦,以及詩化的語言表達,讓通化市的文學愛好者們沉浸在文學的海洋中。
文學愛好者聆聽講座
文學如月亮陪伴人生
比起太陽的明亮、灼熱、盛大、輝煌,月亮則感傷、迷惘、眷戀、凄清。廖奔從一開始便拋出了“文學不是太陽而是月亮”這個命題,他表示,歷代詩人中詠日者少,詠月者眾,尤其是唐代詩人李白流傳下來的九百多首詩中,竟有三百二十多首與月亮有關。究其原因,是因為太陽總是與歷史功績相連,而月亮則與人的情感相連,相比于喜歡唱著《我的太陽》來表達情感的西方人,含蓄的月亮則讓中國文人流連忘返。“文學不是哲學和政治,它不指導人生,它因此成不了太陽,”廖奔從文學的功用角度出發(fā),認為“文學只是陪伴人生,它輔助人的成長,滋養(yǎng)人的精神,潤澤人的情感,它因而只能是月亮。”
文學是對人類整體命運的終極關懷
中國自古以來便尊崇文學,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把中國浸染成了文學的國度。“人之所以不是動物,就在于他有文學” ,廖奔認為現代社會生產力的大發(fā)展、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人類戰(zhàn)勝自然、駕馭自然的限度,已經對生存構成了挑戰(zhàn)。而哲學、文學、藝術則幫助人類思考和體驗,將人類拉回到正確軌道,幫助人們產生悲憫、同情等情緒,從而回到對人性的思考、對人類整體命運的終極關懷上。
而具體到文學功能,廖奔從人類社會的不同層面進行了闡釋。從宏觀的民族層面而言,廖奔認為文學“體現了民族的性格”;而具體到個體,文學則可以“提升人的內在蘊含”、“豐富人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力量和希望”。
唯有真情實感才能寫出好作品
文學不是把生活放在太陽底下,事無巨細、歷歷分明,而是映照在月光下,增添了一層令人遐想的朦朧。“文學反映生活、照亮生活是一種作家個體的復雜精神勞動,要完成這一勞動的前提,是作家的自由思考與寫作。”廖奔在談到當下文藝創(chuàng)作的弊病時指出,很多劇作家從“我要寫”變成了“要我寫”,為了完成任務的寫作不可能出現精品,唯有表達作家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寫出好作品。他認為,“如果觸及了人生意識和宇宙意識,就會產生名作和大家”,廖奔以朗誦唐代詩人張若虛“孤篇壓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作結,既呼應了《文學的月亮》之題,又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現場聽眾提問
在隨后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中,許多聽眾表示講座內容豐富、深入淺出,給人予啟迪。廖奔寄語現場的通化師范學院中文系學子們,“你們是幸運的,愛好文學又能從事文學,一定要珍惜學習的機會。”講座后,優(yōu)秀文學作品誦讀會在現場舉行。通化市的作家、文學愛好者朗誦了自己詩歌與散文作品,廖奔也朗誦了自己的詩歌作品,現場觀眾深受感染。
當地作家朗誦自己的文學作品
當地作家朗誦自己的文學作品
主講人
廖奔,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戲劇與文化學者。以學術著述和文藝評論為主,也寫詩歌散文劇本和書法,有著述三十余種,曾獲中國社會科學著作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等。現為中國作協(xié)名譽副主席,曾任中國文聯(lián)和中國作協(xié)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第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攝影:金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