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瑪納斯奇
阿巴克爾·居馬拜在演唱會上
居素甫·瑪瑪依(居中披黑外套者)在鄉(xiāng)民中演唱《瑪納斯》
頭戴雪白氈帽,身穿藍色繡花襯衫和黑色對襟長袍,下著闊腿褲、高筒靴,盤腿坐在精美的刺繡毛毯上。歌手阿巴克爾·居馬拜清了清嗓子,準備開始演唱《瑪納斯》了。他的唱腔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柔情婉轉,唱到動情之處,雙手緊握做拳狀,額角青筋突起,胸腔隨著節(jié)奏快速起伏。在座的聽者無不被他的演唱感染,仿佛進入了那個史詩描繪的奇幻世界。
近日,由中國民協(xié)、新疆文聯(lián)主辦的“紀念《瑪納斯》演唱大師居素甫·瑪瑪依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烏魯木齊舉辦。會后,筆者跟隨與會人員在柯爾克孜族聚居區(qū)調研走訪,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瑪納斯》的傳承現(xiàn)狀。
英雄史詩傳唱千年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與藏族的《格薩爾王》、蒙古族的《江格爾》并稱為“中國三大民族史詩”。《瑪納斯》敘述了柯爾克孜族英雄瑪納斯領導族人反抗異族侵略,建立豐功偉業(yè)的故事。它不僅流傳于中國新疆,也在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等國家的柯爾克孜人聚集地廣為傳唱。
2006年,《瑪納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9年,《瑪納斯》經(jīng)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目前,《瑪納斯》已有俄文、烏茲別克文、哈薩克文、德文、英文、法文、土耳其文、日文等多種譯文版本出版,在世界范圍內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為‘一帶一路’上傳唱千年的文化瑰寶,《瑪納斯》見證著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族友好往來交流的歷史,通過世界共享的故事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力地推動了‘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中國民協(xié)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邱運華說。
“瑪納斯奇”是柯爾克孜語,意為能唱《瑪納斯》的人。居素甫·瑪瑪依是中國唯一一位能夠完整演唱八部《瑪納斯》的大瑪納斯奇,被國內外專家譽為“當代荷馬”。他將《瑪納斯》八部內容進行梳理加工,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演唱變體,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結構最宏偉、藝術性最強、悲劇性最濃郁的不朽之作。居素甫·瑪瑪依為《瑪納斯》的保護、傳承和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曾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成果最高獎“山花獎·藝術成就終身獎”,并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tǒng)授予“瑪納斯一級勛章”和“吉爾吉斯斯坦人民演員”稱號。2014年6月,居素甫·瑪瑪依因病去世,享年97歲。
邱運華表示,我們今天不僅要紀念居素甫·瑪瑪依為傳承民間文藝事業(yè)所做出的杰出貢獻,而且要激勵年輕的民間文藝工作者們,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民間文藝家們持之以恒、銳意進取的精神,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努力奮斗。
民間藝人薪火相傳
柯爾克孜族的主要聚居地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簡稱克州),地處中國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駿馬、牛羊、氈房點綴在碧綠遼闊的草原上,仿佛傳說中寧靜美麗的仙境。作為柯爾克孜族最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chǎn)之一,《瑪納斯》堪稱一部柯爾克孜族語言、歷史、民俗、宗教、哲學、天文等領域的“百科全書”。
今年44歲的阿巴克爾來自昭蘇縣夏特柯爾克孜族鄉(xiāng),他向筆者講述了自己學唱《瑪納斯》的經(jīng)歷。7歲時,阿巴克爾有幸在鄰居家聽到居素甫·瑪瑪依大師的演唱。“這是我第一次聽《瑪納斯》演唱,從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慢慢地開始唱起來。”之后,阿巴克爾向吾木爾·白山拜等演唱大師拜師學藝,不斷磨練技巧。
近年來,阿巴克爾在大大小小的演唱會中獲得了20多個獎項。2014年,他成為中國民協(xié)會員。由他演唱的《瑪納斯》1萬多行,經(jīng)過新疆文聯(lián)記錄整理,預計將于年底出版。
出生于克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xiāng)謝依提村的鐵力瓦爾地·白先那洪,從小便對《瑪納斯》的故事耳熟能詳。他的外祖母每晚把《瑪納斯》作為睡前讀本講給他聽。6歲時,鐵力瓦爾地已經(jīng)能記住八部《瑪納斯》所有的情節(jié),這為他打下了良好的學唱基礎。
2008年,13歲的鐵力瓦爾地拜師于居素甫·瑪瑪依。他回憶那天的拜師情景,“爺爺要先聽聽我唱得如何,我有點膽怯,克服了緊張之后開始演唱,后來漸入佳境”。聽完演唱后,居素甫對鐵力瓦爾地說:“孩子,你的神情和動作表達都很到位,但你有點羞澀。作為一個大男子漢、瑪納斯奇,怎么能羞怯呢?”接著,居素甫展開雙手為鐵力瓦爾地祝福,并往他的嘴進行了飛沫禮,寓意將自己口中的絕技傳給他。
2015年,鐵力瓦爾地參加首屆“居素普·瑪瑪依杯”《瑪納斯》演唱會,拔得頭籌。目前,鐵力瓦爾地就讀于新疆師范大學柯爾克孜族文學專業(yè)。平時在婚禮、集會、祭奠、節(jié)慶場合,他都會演唱《瑪納斯》。
遺產(chǎn)保護任重道遠
“史詩中不僅包含了全人類所具有的原始文明的文化基因,而且反映了口頭傳統(tǒng)語境下人類文明如何保存和傳承這樣重大的學術問題。”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員諾布旺丹表示,在當代社會,都市化和消費文化對史詩傳承帶來很大的沖擊。說唱的書面化特點越來越濃,演唱者的感情色彩包括肢體語言、表情等,都沒有從前那么多姿多彩。
北京大學教授陳連山指出,瑪納斯奇總數(shù)明顯減少,聽眾也越來越少,這讓《瑪納斯》的傳承遇到很大困難。“但有希望的是,政府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加強了對瑪納斯奇的生活補助,并提高他們的政治待遇和社會地位。另外,老一輩的瑪納斯奇完全是口傳師授,現(xiàn)在有文本可以背誦,這是一種新的學習途徑。”
近年來,新疆各級政府加強了對《瑪納斯》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工作。在原有的新疆文聯(lián)《瑪納斯》研究室基礎上,先后成立了克州及縣級《瑪納斯》保護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馬雄福介紹,自治區(qū)文聯(lián)、克州政府和文化廳非遺保護所是《瑪納斯》的三家保護責任單位,三者分別負責《瑪納斯》的研究、傳承人保護以及政策層面的管理工作。
據(j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聯(lián)不完全統(tǒng)計,全疆現(xiàn)有大約100位瑪納斯奇。自2013年起,自治區(qū)文聯(lián)先后舉辦了4期“中國柯爾克孜族《瑪納斯》保護與傳承培訓班”。此外,還舉辦了多次《瑪納斯》演唱會和“新疆《瑪納斯》國際旅游文化節(jié)”,大大提升了史詩的知名度。歌劇和舞劇《瑪納斯》的問世,讓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更加多樣化。
多位《瑪納斯》傳承人走進中小學,向學生們推廣《瑪納斯》。阿巴克爾就曾教小學生唱《瑪納斯》,學唱人數(shù)最多達到100多人。“學生學唱不僅可以學習知識,而且能夠從中學到保家衛(wèi)國、勇敢善良的優(yōu)秀品質。這對于《瑪納斯》的傳承也很有幫助。”
“如何用更好的方式讓《瑪納斯》走進校園,讓年輕一代接觸到,是我們正在探討的事情。”馬雄福指出,要讓《瑪納斯》以課本、動漫或童話等各種形式進入學校。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驕傲,是我們代代相傳的寶貴文化。我要向居素甫爺爺學習,好好傳承《瑪納斯》。” 鐵力瓦爾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