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獎創(chuàng)立50年,《英國病人》獲頒“金布克小說獎”
為紀念英國布克小說獎創(chuàng)辦50年而特別頒發(fā)的“金布克獎”得主在倫敦南岸中心揭曉:生于斯里蘭卡的加拿大小說家邁克爾·翁達杰創(chuàng)作的《英國病人》,被冠以“半個世紀以來布克小說獎之最佳作品”。 翁達杰在獲獎致辭里羅列了一系列“應該獲獎但從未獲獎”的“被忽略的經(jīng)典”,又感謝已去世的《英國病人》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我能得到這個獎,很可能是他的功勞呢。”(電影版《英國病人》上映當年橫掃奧斯卡多個獎項)
小說家邁克爾·翁達杰
宣布獲獎作品的布克獎主席海倫娜·肯尼迪評價說:《英國病人》“在詩性與哲學層面上都極具沖擊力“。 “金布克獎”評審之一、斯里蘭卡裔英國小說家卡米拉·山姆西評價說:“罕有一本小說像《英國病人》這樣,每次重讀都能令人有新的收獲。書中史詩感與親密感無縫連接,語言精巧,結(jié)構(gòu)復雜有趣,印度的拆彈專家、考古學家、旅行家、護士等等,每一個角色的刻畫都很飽滿……在民族主義越來越多見的今天,《英國病人》告訴我們:你所有的軍團與同盟都只可能在愛與共同興趣的基礎上建立。書中每一頁都飽蘸人文主義色彩,翁達杰的想象力在開羅、意大利、印度、英格蘭和加拿大之間自由馳騁,沒有疆界。”她還提到一點:大部分的布克小說獎獲獎作品中,都是以男性角色為主導;而《英國病人》中的護士漢娜是小說的中心人物,這也是作品的獨特之處。
在頒獎禮上,英國著名影星切瓦特·埃加福特(《為奴十二年》、《奇異博士》等主演)朗誦了《英國病人》片段。與每年的布克小說獎都頒發(fā)高額獎金不同,“金布克獎“只頒給了75歲的邁克爾·翁達杰一座金色獎杯。
翁達杰1943年生于斯里蘭卡的科倫坡,11歲隨母親移居英格蘭,1962年移民到了加拿大蒙特利爾。五年后出版了第一本詩集,文學生涯自此啟幕。1992年憑借小說《英國病人》獲得了布克小說獎,同名改編的電影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除了小說創(chuàng)作,翁達杰還寫詩、回憶錄與電影劇本。2018年,翁達杰的最新小說《戰(zhàn)光》(Warlight)剛剛在英國出版。
7月6日至8日周末期間,倫敦南岸中心舉行了18場“布克獎50年”的系列作家講座活動。在頒獎禮當日,翁達杰先與石黑一雄在皇家節(jié)日大廳內(nèi)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對話,這也是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來的首次公開活動。兩位擅長打破線性敘述傳統(tǒng)的小說家,早在1988年就在新西蘭參加作家會議而相識。而前一天晚上,南岸中心還舉行了《英國病人》展映,播放電影之前,翁達杰到現(xiàn)場參與了小型問答。他回憶自己寫《英國病人》寫了四五年,最初動筆時只是關(guān)于一個被燒傷的病人與一個護士的夜間對話。“我寫小說就像進行考古發(fā)現(xiàn),抽絲剝繭地呈現(xiàn)故事的過去,再讓它回到現(xiàn)在。”
“金布克獎”提名作品由五位評審會成員在51部得獎作品當中做出自己的選擇:每位評審負責一個十年,讀完十部作品后選出一部提名。在頒獎一個月前,布克獎將這五部提名作品擺到網(wǎng)站上,由公眾投票得出最終結(jié)果。根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共有九千人參與了投票。
在公布最終結(jié)果前,五名評審先后上臺分享讀書心得并做作品分析,再分別由五位英國演員朗誦提名作品的片段。倫敦資深書評人羅伯特·麥可克魯姆選了印裔英國小說家V.S.奈保爾的《自由國度》。他回憶起布克獎今昔的不同:“那時候小說創(chuàng)作基本是個‘男子俱樂部’”;“最初幾屆的布克獎得主是通過郵寄信件才得知自己獲獎的”。麥可克魯姆直言,重讀過去的得獎作品時他發(fā)現(xiàn),有些小說并沒有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但《自由國度》,卻像是昨天才寫下的,譬如當中觸碰的難民問題,一點不過時。”隨后,85歲略顯消瘦的奈保爾由妻子推著輪椅出現(xiàn)在臺上,并由妻子代為致辭。
作家與廣播主持人雷門·西舍選擇了埃及裔英國作家佩內(nèi)洛普·萊芙利的《月亮虎》,資深電臺主持人西蒙·瑪尤選的是希拉里·曼泰爾的《狼廳》,詩人霍莉·麥可尼什選了去年的布克獎得主喬治·桑德斯的《林肯在中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