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生命交給了考古事業(yè)” ——記秦兵馬俑考古發(fā)掘的拓荒者趙康民
荒野之中,散亂著幾件“瓦人”殘肢和一簇生銹銅箭。“可能是國寶!”44年前,時任陜西省臨潼縣文化專員的趙康民如此認定。自此,深埋于地下2000余年的秦兵馬俑漸為世人知曉。
5月16日,這位最早將兵馬俑認定為文物并進行修復的考古學家因病辭世,享年82歲。
“他一輩子鉆在文物考古里,把生命交給了考古事業(yè)。”臨潼博物館原陳列部主任李美俠5月30日對記者說。
李美俠與趙康民一起共事了20多年。1976年,初到臨潼縣文化館工作的李美俠在庫房里第一次見到趙康民:一個黑瘦的人蹲在地上,正仔細端詳一地破碎的陶片。
不善言辭,不講究吃穿,平日里不是蹲在地上研究文物,就是埋頭于成堆的資料與書稿前,餓了便咬上幾口夾著青辣椒的饅頭,是趙康民留給同事們的印象。
“半道出家,沒有學歷,沒有文憑……要說搞文博考古,我卻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趙康民在《考古生涯》一書的序中回憶自己入行的經(jīng)歷。
位于陜西關(guān)中平原東部的臨潼歷史悠久,曾是京畿之地,文物資源豐富。然而1961年,趙康民調(diào)入臨潼縣文化館接手文物考古工作時,當?shù)匚牟┦聵I(yè)幾乎一片空白,庫房里只有零星的文物。
作為當時縣文化館文物組唯一的工作人員,他每天背著鐵鏟、鐵鎬和畫圖、照相工具,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奔波在田野山嶺“摸家底”。每收到一件文物,他便如兒童“看圖識字”一般,與專業(yè)刊物相互對照,直到認識。在資料匱乏的年代,他把《文物》和《考古》刊登的鐘鼎文一字不漏地臨摹了兩大本,并附上專家釋文,成了金文字典。就這樣日復一日,過了入門關(guān)。
1974年4月25日,趙康民接到公社的電話:“老趙,你快來,西楊村打井打出好多瓦人,頭比真人還大,還有銅箭頭、秦磚。”這個消息讓趙康民驚喜萬分,憑著銅簇、秦磚以及西楊村鄰近秦始皇陵的特殊位置,他當即判斷村民可能挖到了秦武士俑陪葬坑。此時,被挖出的文物已被棄置28天,因為無人認識,一直無人問津。
跨上自行車立即出發(fā),趙康民和王進成、丁耀祖兩位文化館工作人員一路如飛來到打井現(xiàn)場。井周圍橫七豎八放著陶俑的殘肢,井口南壁保存完整,東壁兩行通縫磚仍存,明顯就是一座陪葬坑。這時趙康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第二天,他帶著村民清理現(xiàn)場,用三輛架子車把文物拉回文化館。
用樹脂膠黏結(jié)、以石膏填補,經(jīng)過趙康民的修復,兩個秦武士俑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模樣:身高1.78米,身穿戰(zhàn)袍、腰系束帶、腿扎行藤、足蹬方口齊頭履,雙臂下垂,左手五指并攏,右手半握,拇指上翹。
秦兵馬俑的發(fā)掘不僅改變了當時文物考古界“秦無俑”的論斷,更為研究封建帝王的埋葬制度,秦代的政治、軍事、社會生活、雕塑藝術(shù)、青銅鑄造技術(shù)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從趙康民的發(fā)現(xiàn)與修復開始,在秦兵馬俑陪葬坑遺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于1979年正式開放。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坑內(nèi)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7000余件。秦兵馬俑先后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展出,每到一處就引起當?shù)剞Z動,海外觀眾超過2000萬人次,秦兵馬俑已成為增進國際間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趙康民的考古生涯遠不止于秦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和修復,姜寨原始部落遺址、秦兵馬俑一號坑、秦始皇陵便殿遺址、秦始皇陵馬廄坑、唐華清宮御湯遺跡、唐慶山寺上方舍利塔精室、關(guān)山唐墓、明劉懋石室墓等諸多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均有他的參與或主持。
“趙康民先生不僅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發(fā)現(xiàn)和認識秦兵馬俑的人,同時也是秦兵馬俑考古發(fā)掘的拓荒者之一。他一生情系文博事業(yè),曾參與了多處重要遺址的考古發(fā)掘與研究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