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鑒永不落幕
近日,一篇文章引起大家的討論——由于國內的動蕩,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一批來自蒂拉丘地等地的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的國寶級文物,從2006年至2017年一直在歐美、日韓、澳洲等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館巡展。2017年3月這批寶藏來到中國,在故宮博物院展覽,展覽結束后原計劃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展出。但芝加哥大學意外取消了展覽安排,于是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就聯(lián)系國內的文博機構繼續(xù)展出這批文物。對于阿富汗國寶在中國“避難”這件事,中國網(wǎng)友第一時間都表現(xiàn)出了溫暖的情懷,歡迎它們在中國多展些時間。
是啊,博物館本來就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5月6日,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支持下,成都博物館聯(lián)合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為這批文物舉辦了“文明的回響:來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寶”展。故宮博物院展覽時,名稱叫“浴火重光”,關注的是這批文物歷經劫難保存下來之非常不易,它們到敦煌展覽時,名稱為“絲路秘寶”,側重的是阿富汗這一區(qū)域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作用。成都博物館展覽時名稱定為“文明的回響”,更重視公元前300年至公元500年阿富汗的歷史文化所反映的文明交流,是從當時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高度和廣度來審視這批來自阿富汗的古代文物,希望觀眾通過展覽中的每一件文物可以看到豐富多彩的古代世界,看到那個時代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
這個視角并非牽強附會,是建立在一批專家對這些珍貴文物的考古發(fā)現(xiàn)的研究基礎之上的。作為與中國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早在2000多年前,阿富汗與四川就進行過早期的商業(yè)貿易。張騫出使西域各國,在今阿富汗北部見到的蜀布和邛竹杖,就是這一友好往來的見證。2000多年后的今天,成都博物館引進阿富汗歷史上遺存下來的珍貴文物,向公眾展現(xiàn)出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3世紀波斯文明、印度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漢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畫卷,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展出文物中有來自蒂拉丘地的大量黃金飾品,這是大月氏人作為草原游牧民族的典型特征。盤羊形金飾用于聯(lián)結在王冠頂部,雖然體量很小,但造型準確生動,體態(tài)碩壯,毫毛畢現(xiàn)。五花式金冠由作為基座的金帶與其上相連的5個樹形金飾組成,樹上有六瓣花形裝飾,花瓣上系有圓形金飾片,工藝繁復,光彩奪目。觀眾對這些文物的喜歡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但我們也強調了蒂拉丘地出土的三枚連弧紋漢式銅鏡,這是張騫出使西域后絲綢之路東西貫通的證據(jù),說明漢朝商品遠銷到西域各國,漢文明開始向西傳播。
貝格拉姆城址出土的文物是當時強大的貴霜帝國強大發(fā)達的貿易所留下的證據(jù)。展品中數(shù)十件象牙雕刻就是印度文明的精華,站立在摩羯魚上的恒河女神雕像、線刻門龕下的樂女與舞女圖案飾板、雕成象首形狀的家具足部……不過我們會引導觀眾關注大量來自地中海沿岸精美文物,比今天最精美的玻璃器皿都要令人神往的雙耳透明玻璃杯、魚形玻璃瓶等玻璃容器,這些珍貴的奢侈品是從羅馬帝國東部通過陸上或海上絲綢之路的遠途貿易到達貝格拉姆的。當然在貝格拉姆城還出土了一些并不常見的漆器,從工藝和紋飾而言,它們均來自漢朝,有專家甚至認為很可能就來自四川的蜀郡或廣漢郡。
由于文物所涉年代跨度長、空間范圍廣,普通觀眾其實并不易區(qū)分出不同的文明影響,這就需要策展人想出更多的輔助手段,尤其是利用表格和地圖將紛繁復雜內容簡單化,將抽象難懂的內容形象化,很多知識點甚至需要專家來畫龍點睛。在3個多月的展期里,成都博物館見縫插針邀請到國內知名專家舉辦了與阿富汗考古、中亞歷史文化、絲綢之路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有關主題的公開學術講座共11場,實現(xiàn)了知識鏈接的最大化。
如今展覽結束了,初步統(tǒng)計,參觀總人數(shù)達50余萬人次,這是該批阿富汗國寶從2006年開始全球巡展以來,參觀人數(shù)最多的一站。不少外地觀眾從北京、上海、福州、西安、重慶等地慕名前來,甚至還有臺灣同胞特地乘機至成都參觀展覽。從一定意義上講,這次展覽實現(xiàn)了多個平臺的拼接。
(作者為成都博物館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