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是中國新“第五大發(fā)明”
到今年,中國的網絡文學已經有了20年的歷史。1999年,被認為是華語網絡文學起點的痞子蔡的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出版了紙質版,當時我為這部書寫了序,題目是《讓時間去說》,表達了對網絡文學未來的樂觀期許。現在中國網絡文學已經變成了不可忽視的重要的文學現象,已經成為年輕一代不可或缺的文化閱讀資源,也對影視劇創(chuàng)作等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力。同時從世界文學的角度觀察,以中國大陸為中心、以漢語來寫作的網絡文學可謂一枝獨秀,它成熟的程度和獨特的運作方式都是世界其它語言的文學難以比擬的,其發(fā)展形態(tài)和對社會的影響都是全球少有的。人們常常講中國有新四大發(fā)明,高鐵、電子商務、電子支付和共享經濟,其實網絡文學也可以說是在文化領域的一大發(fā)明,這可謂是新的“第五大發(fā)明”。
網絡文學經過近20年的發(fā)展,如今已經不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新奇點綴,也并不是許多人想象中小眾的新風格實驗策源地,它已經深刻影響了社會公眾的閱讀生活,同時也在迅速地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從這個角度上看,網絡文學的崛起已經成為現實,任何人都不應該對網絡文學的發(fā)展抱著輕蔑和無視的態(tài)度,因為網絡文學正在改變整個文學的格局,也提供了新的文化形態(tài)。實際上,現在網絡文學和傳統的紙面文學之間雙峰并峙的狀態(tài)已經逐漸清晰,網絡文學具有的生命力已經顯現出來。
最近以來,伴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寫作的新商業(yè)模式也開始日趨成熟,現在網絡文學不再僅僅是文學愛好者的自發(fā)行為了,業(yè)已成為一種新興的出版業(yè),一種改變我們閱讀方式的現實方向。在這里,網絡寫作為中國正在方興未艾的“類型”化文學提供了廣闊的園地,網絡中諸如玄幻、穿越、盜墓等“架空”類型的小說給了許多青少年新的想象力展現的可能,同時也獲得了許多忠實的讀者。與此同時,表現年輕讀者在人生中所遇到的個人問題和挑戰(zhàn)的小說,如感情、職場等小說也受到了歡迎。此外,所謂的“微型寫作”也成為網絡文學的一部分。它和《盜墓筆記》《瑯琊榜》這樣的大作品不一樣,微型寫作一般都短小而精彩,幾十上百個字,就能逗人一笑,最終在這個移動網絡的時代風行天下,成為一個新的產業(yè),最終影響了文化產業(yè)的運作方式。可以說,手機時代,移動屏幕上的閱讀,正在向兩極變化,長的越長,短的越短,要么閱讀上百萬幾百萬字的大部頭,要么閱讀段子。
這些新的形態(tài)是和網絡文學讀者的構成緊密聯系的。網絡閱讀的讀者主要是青少年,他們的閱讀趣味實際上支配著網絡文學的走向。于是網絡文學就天然地具有“90后”“00后”的文化烙印。他們沒有歷史重負,更注重表現自我的想象力和個體生命的細微感受。網絡文學的潮流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以玄幻、穿越等想象力高度發(fā)展的作品為中心的寫作趨向。這種作品往往重視天馬行空式的想象和自由奔涌、奇幻的傳奇故事。二是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經驗和初入職場的年輕白領的生活為題材,表現青少年所遇到的成長和心理等問題的類型。這些作品立足于當下青少年新的生活經驗,注重表現新的日常生活感受。這兩類作品其實都提供了我們過去很少接觸的新空間的展現。網絡文學往往篇幅浩瀚,形成了和紙面文學不同的形態(tài)。許多作品還是很具有積極意義和文學價值的,也有其網絡表現上的特色。
從全球看,以中文寫作的網絡文學的活躍程度、讀者數量、影響力和鮮明特色都是其它語言的網絡文學難以匹敵的。中文網絡里通過早期的借鑒和模仿,已經形成了獨到的模式。這和阿里巴巴、微信等都是具有本土特色的網絡文化創(chuàng)新的一部分。許多網絡文學作品也為后來的影視改編等提供了素材和原本,不少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影視作品都來自網絡文學的改編。當然網絡文學作品也還良莠不齊,有些作品顯然已經具有了獨到的文學價值,但也有不少粗制濫造之作。無論如何,社會和公眾以及傳統文學界需要對近些年來中國網絡文學的發(fā)展予以高度重視,也需要對它的未來發(fā)展持續(xù)關注。網絡文學既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的文化想象力的涌現,也是中國文化中由年輕人創(chuàng)造的文化形式,它尚不成熟,但其生命力旺盛,也具有對于世界其它社會文學難以比擬的活力。關注其未來發(fā)展,為其健康發(fā)展提供更多的空間,應該是社會所關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