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離家的羅大佑,歸家了
2006年,羅大佑曾在上海打浦路38弄1號住過一年,原因很簡單,因為上海是大都會,他覺得這里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會有幫助。2007年,他太太Elaine的父親在香港過世,羅大佑才舉家離開上海,遷回臺北。回頭看,這里的生活對創(chuàng)作似乎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幫助,也許和他現(xiàn)在的心境有關(guān),“年輕的時候需要和人聚在一起,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老了之后一想到和年輕人擠在一起,排隊等吃飯,就會很焦慮。”羅大佑為“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巡演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說。
羅大佑今年64歲,年輕時他做過很多“離經(jīng)叛道”的事,但現(xiàn)在很多事已經(jīng)力不從心,至少不會像從前一樣跑10公里。他的朋友圈經(jīng)常轉(zhuǎn)發(fā)的是養(yǎng)生文章以及生命的感悟,他是人夫人父,展現(xiàn)在人前的,是他最“庸常”的一面。當然,他偶爾也會在公開場合大放厥詞,而在網(wǎng)絡(luò)上被年輕人貶損“過氣藝人”“陳年宿便”,他也不會對罵,因為他還沒學會如何用140個字來說清自己的看法。
羅大佑曾經(jīng)是一代人精神上的偶像,但現(xiàn)在……記得臺北那場“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場下坐滿了中年白發(fā)歌迷,他們隨著羅大佑的音樂搖擺,手中的熒光棒揮動得那么無力。
年輕時,脾氣很暴
1970年代,常常有文青聚在臺北的香頌屋里打游戲、吃東西、吹牛皮,比如沒出名的導演楊德昌、柯正一,滾石唱片老板段鐘潭,歌手蘇芮、張艾嘉、潘越云、葉歡等等。羅大佑也在,那時他還是個實習醫(yī)生,但音樂造詣已相當不俗。
那時的羅大佑得滾石唱片的賞識,準備給他發(fā)行專輯,但苦于羅大佑沒什么名氣,擔心市場反響,遂決定先為張艾嘉發(fā)專輯,由羅大佑擔任制作人——那張專輯叫做《童年》,這首歌羅大佑寫了五年。
很快,羅大佑和張艾嘉成為了知己,她用自己的資源幫助羅大佑出專輯。羅大佑做首張唱片《之乎者也》的時候,因為制作經(jīng)費過高,兩人扛不下來,張艾嘉特地跑到香港游說黃霑資助。
據(jù)羅大佑前妻李烈回憶,她在香頌屋看到張艾嘉依偎在羅大佑懷里時十分不解,心想:羅大佑好丑,張艾嘉怎么會愛上他呢?可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才的靈魂萬里挑一,她也感受到張艾嘉的動心不無道理。2000年,她與羅大佑在交往12年后步入了婚姻,但之后發(fā)現(xiàn),才子佳人的故事只發(fā)生在童話里。李烈回憶說,羅大佑十分不好相處,比如他在她睡覺的時候故意把《劇院魅影》開到最大聲,李烈請他把聲音關(guān)小,羅大佑就跟她吵,說“這是我的習慣”。2002年,李烈和羅大佑離婚,這段婚姻關(guān)系只維持了不到兩年。
中年時,女兒最重
羅大佑2010年再婚,娶了比自己小13歲的老婆Elaine,那一年他56歲,兩年后,有了女兒。
在2012到2014年這三年,初為人父的羅大佑十分慌亂,他整日研究育兒經(jīng),“我們了解到小孩出生后的最初三年是最重要的,她以后可能不會記得,但她將來會成為一個壓抑的還是開心的、會表達的還是被動的人,都是在這段時間里形成的。”
他自稱是個嚴慈相濟的爸爸,雖然大部分時間是媽媽管女兒,但媽媽搞不定的時候,他這個黑臉爸爸就出場了。比如不好好吃飯,把玩具帶到餐桌上來,這時候黑臉爸爸講三句話就產(chǎn)生效果,“出了事情真的要出手的還是我,但也不能太硬,最兇的一句話就是‘到墻壁去站’……我不會打她。我的好友施南生講,生活中無論性格多硬的男人,碰到自己女兒就沒辦法了,我有時候很不能忍受自己,面對自己的女兒到底要兇一點還是軟一點?太軟會被吃定,太兇又怕對她性格造成傷害。不過,我會把這件事當做幸福的枷鎖,要負責到底,直到有一天有個讓我們放心的男生可以照顧她。”
女兒的教育讓羅大佑十分糾結(jié),但有一點他很明確:從沒有“望女成鳳”的想法,“我從來沒有想過她要成為很棒的律師、醫(yī)生,因為這都不是我們要求得到的,給她一個快樂的童年,給她正確的人生導引,讓她喜歡生命,讓別人也喜歡她,讓她感覺跟父母在一起很快樂,她也愿意把這種快樂帶給周圍的人。這就夠了。”
老年時,家是歸宿
1985年,羅大佑第一次離開家,1987年,他又前往香港,算算也漂泊三十年了。“平時大家都不太講離家這件事,我一直在外闖蕩,我很了解這個事情。父母即便生病了,也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打電話的時候也會很小心,這種情感可以用‘偉大’ 兩個字來形容,要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羅大佑說。
“家”是羅大佑現(xiàn)階段的主題,作為“離家的年輕人”,羅大佑當年也經(jīng)歷過各種離家的窘境和惆悵。他曾說過一個故事:那時候到香港工作卻不會粵語,跟大家溝通只能講英文,有一次給杜琪峰的電影做配樂,周五晚上10點多,偌大的工作室,只有他一個人在工作,他閩南語歌《故鄉(xiāng)》就是那個時候?qū)懙摹?/p>
如今的他打趣說,當了爸爸之后,人生角度不一樣了。
在這一次的巡演上,羅大佑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請當?shù)氐膬和铣獔F一起表演。對于他來說,這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希望借此給年輕人一些忠告,分享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童年是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但在任何人的成長中,童年都是很重要的點。我以前就是一個年輕人,現(xiàn)在是爸爸,是丈夫,這個角色改變后,肩膀上要扛的東西多一些,開始認識人生,開始認識到要像父母栽培自己那樣去栽培孩子了。”羅大佑說。讓人非常意外的是,他在2006年就錄制了兒歌專輯,但沒有發(fā)行,他覺得歌曲不夠好,那張專輯是關(guān)于“21世紀新生代”的,他已經(jīng)記不清名字了。回到臺北之后,又整理了二十多首,他希望這些歌曲有機會能見天日,算是給自己的人生交代。
羅大佑今年64歲,你問他幾歲,他卻不愿意正面回答,“我不年輕了,但今年幾歲不方便講,1954年出生,你們自己算算看。”他坦陳已經(jīng)沒有年輕時候的靈活性了,“一定不會那么積極了嘛,一定不會靠戀愛來寫歌了嘛,跑步也不會像以前可以跑10公里。”但對音樂他還有一份執(zhí)念,“我(寫歌)的耐性和持久力還不錯,誰可以經(jīng)得起7年寫一首歌,13年搞一張唱片?至少我做到了。音樂,我要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