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原汁原味的莎劇 ——新譯莎士比亞作品的初衷
作為一位天才的戲劇詩人,莎士比亞足夠幸運!他生活、寫戲的年代正值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統(tǒng)治時期,英國的文藝復(fù)興運動進入全盛期,人文主義思想日趨成熟,文學(xué)史稱之為“伊麗莎白時代”。這是英國詩歌、散文,尤其是戲劇發(fā)展較為繁盛的黃金期。
先簡述幾個時間節(jié)點:1558年,25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加冕英格蘭女王。6年后的1564年,莎士比亞出生。1567年,由紅獅客棧改成的紅獅劇院開張,這是倫敦第一家提供定期戲劇演出的專業(yè)劇院。此后,由于王室積極策動,劇院數(shù)量逐漸增多。16世紀(jì)80年代以后,隨著各類私人的、公共的、宮廷的劇院不斷涌現(xiàn),大量的詩人、作家、職業(yè)編劇、舞臺演員應(yīng)運而生,劇作家接近180人,劇本數(shù)量超過500部,蔚為壯觀。
莎士比亞真是為戲而生的幸運兒。1585年,21歲的莎士比亞從他的出生地,英格蘭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德小鎮(zhèn),只身來到倫敦,在劇院當(dāng)學(xué)徒,打零工。1588年,英國海軍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他親眼見證了國人愛國主義熱情,見證了英國這艘新的世界海上霸主的巨輪開始起航。1589年,25歲的莎士比亞開始寫戲。次年,成為內(nèi)務(wù)大臣劇團的演員和編劇。1599年,莎士比亞所屬的環(huán)球劇院開張。1603年,詹姆斯一世國王繼位之后,內(nèi)務(wù)大臣劇團升格為國王劇團,國王成為劇團的贊助人。此時,莎士比亞已是名滿全英的詩人、劇作家,也是劇團的金字招牌和大股東。1613年,莎士比亞回到家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1616年,辭世。
綜觀莎士比亞并不十分漫長的戲劇生涯可知,至少1590—1610年整整20年,是他個人的黃金時代。在這20年里,除了有清教徒這個始終站在“一切娛樂,尤其戲劇”對立面的老對手叫他心里不舒服之外,基本上一帆風(fēng)順,四大史劇、四大喜劇、四大悲劇都創(chuàng)作于這20年。
因此,我越發(fā)覺得,作為今天的莎劇讀者,了解如下四點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這也是我不揣淺薄,非要自討苦吃,勉力新譯、新釋莎劇的初衷。
第一,莎劇文本與舞臺演出的關(guān)系。盡管莎士比亞最早純?yōu)槲枧_演出而寫戲,盡管莎劇演出史已超過四個多世紀(jì),但仔細揣摩《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改寫者之一查爾斯·蘭姆近200年前說過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并非沒有道理。蘭姆始終認為,高山景行的莎劇,那一點一滴的原汁原味,都只在他劇作文本的字里行間,舞臺上的莎劇無滋無味、無韻無致。換言之,莎士比亞的文本詩劇與舞臺演出本是云泥之別,莎劇只能伏案閱讀,根本不能上演!
時至今日,該如何理解蘭姆呢?一方面,蘭姆所說并非無的放矢,他那個時代雄踞舞臺之上的莎劇,的確多經(jīng)竄改,原味盡失;另一方面,蘭姆意在強調(diào),由閱讀莎劇文本生發(fā)出來的那份妙不可言的文學(xué)想象,是任何舞臺表演都無法給予的;莎劇一經(jīng)表演,文學(xué)想象的藝術(shù)翅膀便被具象化的舞臺和人物形象束縛住,甚至限制死了。
第二,莎劇中有非常多對希臘、羅馬神話、人名、典故或故事的借用、化用,以及許多對雙關(guān)語的妙用。除此,一些用詞也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并藏著隱晦的真意。
以上兩點在朱生豪的譯本中,體現(xiàn)不明顯。這自然由他譯莎作時的客觀條件所限。試想,朱生豪翻譯時,手頭只有一部沒有注釋的老“牛津版”《莎士比亞全集》和一本詞典。而今,不算以前的早期版本,到目前為止,僅英語世界已有許多為莎迷所熟知且津津樂道的莎劇全集,比如頗具代表性的“皇家版”“新劍橋版”等標(biāo)注著“權(quán)威版本”“注釋完備”字樣的版本。因此,若想真正步入、研究莎士比亞的戲劇世界,從閱讀上來說,勢必離不開豐富注釋和翔實導(dǎo)讀。
第三,幾乎可以說,沒有《圣經(jīng)》便沒有莎劇。英國文學(xué)教授彼得·米爾沃德牧師曾有如此斷言:“幾乎《圣經(jīng)》每一卷都至少有一個字或一句話被莎士比亞用在他的戲里。”
的確,莎士比亞對《圣經(jīng)》熟悉到了完全隨心所欲、不露痕跡、運用自如、出神入化的境地。在全部莎劇中,幾乎沒有哪一部不包含、不涉及、不引用、不引申《圣經(jīng)》的引文、典故、釋義。我們要做的,是努力去尋覓、挖掘、感悟和體會莎士比亞在創(chuàng)作中,如何把從《圣經(jīng)》里獲得的藝術(shù)靈感,微妙、豐富而復(fù)雜地折射到劇情和人物身上。因此,如果不能領(lǐng)略莎劇中無處不在的《圣經(jīng)》意蘊,對于理解莎翁,無疑要打折扣。
從這個角度說,豐富的注釋、翔實的導(dǎo)讀,不失為解讀、詮釋莎劇的一把鑰匙,也是開啟他心靈世界精致、靈動的一扇小窗。
第四,語言隨時代而改變,朱生豪和梁實秋所譯這兩種通行許久的莎劇中譯本,有許多譯文表述,尤其歐化句式、倒裝語序,已不大適合現(xiàn)代閱讀。但如何將莎士比亞的詩劇語言,用現(xiàn)代白話原汁原味地表達,始終存在挑戰(zhàn)。這里有一個問題:面對通俗淺顯的臺詞,是否一定要用中文成語來表達?因為許多現(xiàn)成的中文成語,自有它在中國文化里的別樣意蘊。
僅以歷史劇《亨利四世》(上篇)第一幕第二場中福斯塔夫的一句臺詞為例,讀者一看便知不同中譯本的譯文風(fēng)格大相徑庭:
(“第一對開本”)Falstaff:
Well,mayst thou have the spirit of persuasion and he the ears of profiting, that what thou speakest may move and what he hears may be believed.
梁實秋譯:好吧,愿上帝給你一套勸人的本領(lǐng),給他一雙受教的耳朵,好讓你說的話使得他受感動,他聽見的話使得他信服。
吳興華譯:好吧,愿上帝給你三寸不爛的舌頭,給他能受善言的耳朵;使你說的能夠打動,他聽的能夠接受。
孫法理譯:好吧,上帝保佑你,愿你能循循善誘,愿他那耳朵能察納忠言;愿你的話能動人心弦,愿他聽了能心悅誠服。
張順赴譯:那好,但愿你的嘴循循善誘,他的耳言聽計從,你的話叫他心動,令他信服,如此這般。
傅光明譯:好吧,愿上帝叫你有說服力,他的耳朵又肯聽勸;愿你的話叫他動心,讓他一聽就信。
但無論如何,英國詩人彌爾頓曾為莎士比亞寫下這樣的詩句,幾為人所共識:“他善于用神圣的火焰,/把我們重新塑造得更好。”
天長地久,莎翁不朽!
(作者:傅光明,系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