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綱:展現(xiàn)魯迅溫情最得意 國家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第五交響樂《魯迅》
12月2日,國家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了著名作曲家葉小綱的第五交響樂《魯迅》作品81號(2017),這也是今年國交“龍聲華韻”系列最重要的一場新作品重磅展示,作品由社戲、閏土、阿Q、祥林嫂等九個樂章組成,題材新穎,結(jié)構(gòu)布局別具一格,引來業(yè)界內(nèi)外的高度關(guān)注,而演出結(jié)束后也收獲了業(yè)界和普通觀眾的好評,對于選擇魯迅這個時代風云人物作為交響樂的題材,葉小綱對北京晨報記者坦言青少年時代深受魯迅文學(xué)影響,自己甚至有過做文學(xué)家的夢想。
寫“魯迅”是年輕時的奢望
北京晨報:選擇魯迅做交響樂的題材是什么原因?
葉小綱:我年輕時代因為“文革”怕音樂家當不成,就想還可以當文學(xué)家。那個時代,因為條件限制我在上海郊區(qū)的工廠待了六年,鋼琴家的夢已經(jīng)破了,那時候我十六七歲,可以看到的文學(xué)作品,一個是那個時代的刊物《朝霞》,然后就是魯迅。我第一個月的工資就去買了一套《魯迅全集》。但那時候的《魯迅全集》沒有《兩地書》,所以《兩地書》我一直不熟。其他魯迅所有的小冊子我都看過,所以說我現(xiàn)在的文字稍微有點兒講究,還是受惠于魯迅,那個時候看到有好的句子好的詞都要抄下來。但這些年,慢慢地他批判的那些“社會殘渣”又重新泛起。
所以,對魯迅的感觸就越來越深。寫魯迅是我年輕時代就有的一個奢望吧,但年輕時技術(shù)不成熟,思想不成熟,也不會構(gòu)思,不知道往哪兒寫,魯迅文學(xué)太浩大了!每一個故事都可以寫一部戲,每篇文章都可以寫一部戲。所以也就放下來了,一直沒有敢動筆。
北京晨報:寫作的契機是什么?
葉小綱:去年是魯迅逝世80周年,當時浙江省文化廳、浙江交響樂團委約我寫一部紀念魯迅的交響作品,寫出來后,他們沒有跟國家大劇院談成演出場地的檔期,所以一拖就是一年,到了今年,9月25日魯迅的誕辰日這一天,《魯迅》在國家大劇院由浙江交響樂團首演。呂嘉指揮那一次演出得很不錯。而這一次的音樂會理論上演出得就更好了,國交對這位德國指揮斯蒂凡·馬爾祖的反應(yīng)非常好,樂團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舒服,演出的效果自然是非常好了。演員方面,上次女高音是王威,這一次換成了張立萍;朗誦方面,上次是濮存昕,這次換成了徐濤,各有千秋。
第五交響樂《魯迅》真的很拼
北京晨報:第二版《魯迅》跟第一版有多大的改動?
葉小綱:9月25日首演之后評價很好,但我自己心里明白還有哪些不夠滿足。所以,我又仔細修改了一遍,就跟糊墻紙似的,這里抹一刀,那里抹一刀,所以到了這次國交納入“龍聲華韻”系列再次上演,等于是寫了兩稿,其中的《朝花夕拾》完全推翻重來,上一版完全是弦樂隊,我覺得弦樂隊不足以表現(xiàn)魯迅在《朝花夕拾》中那種蒼涼和悲情,所以改成了管弦樂隊版,效果要更好一些。我把上一版連卡帶掐帶裁,等于是重新寫了一版。至于表演,石倚潔是世界級的,上一版甚至比這一次還要好,特別感人,但他還是很過癮,全場沒有一個錯音,高音飄得很,我就是專門為他那個嗓子寫的,所以才寫得那么刁鉆,那些詞,“該死、活該……”別人是唱不上去的。沈洋確實是國際級的;朱慧玲上一次就非常好,這一次還是非常好。這個第二版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今年我自己覺得自己比較厲害,先寫了一部第四交響樂,《魯迅》是第五交響樂,真的很拼了。
北京晨報:魯迅的作品這么多,你又是如何選擇的這九個作品?
葉小綱:魯迅的作品很多,很難選。我的直覺還是兒時記憶最深的魯迅,比如《閏土》、《祥林嫂》、《阿Q》,《阿Q》我唯一沒有寫的是那句“經(jīng)典”:“吳媽,我要跟你睡覺”,那個是要笑場的,所以這段就算了吧,還是追求深刻性吧,其實他的境遇也是很惡劣的,“抓進抓出……畫圈兒……”我的唱詞全部是魯迅的原文,我把魯迅的句子摘出來,把我不要的字句裁掉,但自己不添加一個字。《兩地書》那么長,我先挑出來四頁,一句一句摘,而且還要適合張嘴唱,根據(jù)我對文學(xué)的理解和故事的推動,現(xiàn)在整個進程還是相當完整的,前面講社會后面講愛情,魯迅溫情的一面從來沒有被人展現(xiàn)過,這一次被我展現(xiàn)出來了,這個我挺得意的!
有朋友說,《魯迅》的效果由繁到簡,一開始很復(fù)雜,最后到了《兩地書》變得很簡潔很單純,是我的門檻。最后是要簡單要效果的,前面半場觀眾幾乎一點兒聲音都沒有,都在仔細地聽,這說明是很抓人的,等到《兩地書》時就要好聽取勝了。
紹興是魯迅的童年居所,他生活和戰(zhàn)斗的地方是上海,民族魂還是要很瘋狂的,最后弦樂的再現(xiàn)主題是“希望”,所以還是要輝煌的,我是學(xué)了《指環(huán)》結(jié)束的效果處理,瓦格納的效果沒法不被他誘惑,瓦格納最后更加猛烈,我如果要這個效果的話就要再加半分鐘的時間,可能會更過癮,明年在上海還有一版,我可以再調(diào)整一下看看。第一版和第二版差別很大,包括《魂》也沒有第二版這么猛烈。聲樂基本沒有動,但《魂》和《朝花夕拾》改動非常大,基本就是重寫了,尤其是《魂》最后有些瘋狂,我就是要這個勁兒。和聲最復(fù)雜的就是《朝花夕拾》。
北京晨報:作為交響樂,你的第四、第五結(jié)構(gòu)都比較特殊,這是出于什么考慮?
葉小綱:這樣的結(jié)構(gòu)也應(yīng)該算是交響樂的一種探索了吧!本來是沒有敢叫第四、第五交響樂,都是叫交響詩。第四演完之后我覺得可以叫“第四”了,因為它的分量足夠了。第五第一版的時候也是叫交響詩,要知道“第五”在交響樂歷史上都是作曲家最重要的作品,所以我一開始也沒有敢叫“第五”,但上次演完之后我覺得可以叫“第五”了。
相關(guān)鏈接
第五交響樂《魯迅》
一.序:《社戲》
二.《閏土》
三.《阿Q》
四.《祥林嫂》
五.《野草》
六.《鑄劍》
七.《朝花夕拾》
八.《兩地書》
九.《魂》
相關(guān)背景
第五交響樂《魯迅》是由浙江省文化廳、魯迅文化基金會、浙江交響樂團委約作曲家葉小綱先生為紀念魯迅逝世80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大型交響樂。2017年12月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龍聲華韻”演出計劃對該作品進行進一步創(chuàng)作及修訂,本次演出為第五交響樂《魯迅》的修訂版,該作品的最初策劃為周令飛,所有立意均選自魯迅原著,唱詞編錄陳欽智。
葉小綱曾多次探訪魯迅生平的足跡,包括紹興魯迅故居和他生命中最后十年工作過的上海虹口,以及京、滬、紹三地的魯迅紀念館。寫魯迅題材的作品是葉小綱先生多年的宿愿,他青年時代就已熟讀魯迅著作,對魯迅作品中體現(xiàn)的民族精神和中國魂有著比較深刻的認識,這也是他近年來嘔心瀝血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