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鄭榕進社區(qū)演講:藝術應時代而生 戲劇因觀眾而盛
做客“胡同里的百家講壇”
93歲鄭榕進社區(qū)演講:藝術應時代而生 戲劇因觀眾而盛
資料圖 供圖/視覺中國
由海淀區(qū)北下關街道辦事處公共事業(yè)管理科主辦,社戲團隊承辦的第二十七期“胡同里的百家講壇”日前開講,93歲高齡的北京人藝元老級表演藝術家鄭榕以“藝術應時代而生 戲劇因觀眾而盛”為主題講述了他一生話劇舞臺生涯的故事以及對話劇的認知、思考,并分享了他對人生、對生活的感悟。
“《龍須溝》真正把勞動人民演活了”
從藝70多年,鄭榕先后塑造了50多個膾炙人口的話劇角色和80多個電視角色,特別是在北京人藝保留劇目《茶館》和《雷雨》當中飾演的常四爺和周樸園形象,堪稱話劇舞臺上人物塑造的經典。
鄭榕耐心地跟大家分享了他主演的話劇《雷雨》、《茶館》、《龍須溝》難忘的事和有趣的故事。在談及話劇《龍須溝》為何取得巨大成功時,鄭榕說:“因為在這之前,大家看到的大多是‘表演情緒’。突然看到焦菊隱用一種新方式——體驗生活的方式排出了《龍須溝》,很新鮮,也很好。第一,在題材內容上,《龍須溝》演的是勞動人民,符合解放后文藝表現勞動人民的要求。第二,反映了真實的生活。這是十分難得的,以前演勞動人民,大多都是做樣子,而這個戲真正把勞動人民演活了。”
“需要借鑒西方,但不能濫用外來理念”
鄭榕還表示,近幾年,北京人藝的風格又在慢慢地往回轉,但步伐不夠快,“話劇民族化”也始終沒有得到正確、全面的認識和弘揚。關鍵問題是缺乏人才:“如今我們國家發(fā)展,經濟增長,網絡普及,許多人盲目崇拜西方,尤其是在藝術上,追求個人自由意志的發(fā)揮,個性的凸顯,認為這才叫藝術,而對于傳統(tǒng)文化、現實主義不感冒,對話劇民族化不感興趣,更不用說談到具體的表演問題了。他們追求的是個人的藝術自由路線,看重的是西方那套理論,或追求影視劇的演出,講求經濟效益。但你要知道,影視劇表演與舞臺表演是不同的,影視劇講求本色演出,人物越自然越好,有的影視名演員演話劇時,觀眾根本聽不到他們在說什么,這些人連最起碼的臺詞都沒有過關。”
鄭榕認為盲目崇拜西方,說明缺乏自信,總把西方那套理論當作普遍真理來看待、接受,認為西方的是最好的,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們是需要借鑒西方,但在向西方借鑒時,不能濫用外來的理念,要在切實考量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整合進我們自身的價值追求。例如現代西方的戲劇潮流,由‘再現’向‘體現’嬗變,由‘寫實’向‘寫意’傾斜,這些和我們自己的戲曲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要善于發(fā)現我們自己民族藝術中的寶藏,在傳統(tǒng)繼承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
“讓話劇藝術反映人民群眾關心的切身問題”
所以,鄭榕認為繼續(xù)研究試驗“話劇民族化”很有必要:“當前,我們提倡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無法硬逼著一個人走某一條藝術道路,但可以通過引導,讓話劇藝術積極反映人民群眾所關心的切身問題,才能得到觀眾的共鳴和喜愛。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愿意擔起這一重任,將前人留下的寶貴的藝術傳統(tǒng)傳承下去,發(fā)揚開來。”
已經年過九旬的老爺子,雖然眼不花、耳不聾,但是走路已經無法直起腰。對于離開舞臺,鄭榕說沒有遺憾,舞臺就得換底下年輕的力量。而自稱“原來什么都不會”的老爺子,說自己非常幸運,作為焦菊隱的學生,現在還要堅持學習,整理老師的傳承,“我覺得活得很有意義,我的晚年很幸福”。他還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座右銘:“人生好比黑夜行路,可失不得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