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詩歌需要沉潛
自新世紀以來,尤其是自媒體出現以來,網絡詩歌非常活躍,已經成為傳播的主流方式,每天出現在博客和微信中的詩歌數量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在這種新的傳播方式中,漢語詩歌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繁榮,詩歌的精神內涵也發(fā)生了變化。實際上,在網絡之前,詩歌內質已經在發(fā)生變化。
朦朧詩以后,漢語新詩逐漸遠離了公共事件,從宏大敘事和廣場抒情中退出,進入了個人私密經驗的敘述和情感抒發(fā)。為集體代言變成了個人話語以后,詩歌有了深入生活細節(jié)的可能。這種轉變導致詩歌從人類或者民族意識回到了個體,乃至身體,帶著溫度和質感,隨著個人進入了公共生活。從試圖駕馭生活到參與生活,人的身高和體重恢復了正常,人性顯現出真實的欲望、陰影和光輝。
詩歌回到個人,由于視角和姿勢發(fā)生了變化,已經從高處下降,平行于生活,甚至低于生活。這不僅是文學策略,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互聯(lián)網出現以后,所有信息都進入了公共平臺,每個人變成了信息提供和使用的終端。集體被分化為無數個單獨的個人,公共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個虛擬的空間。另外,文化的多元化(從平面上分散了人們的視野),全球經濟一體化(把分散的經濟體統(tǒng)一在一個框架內)等等已經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文學在短暫的適應過程中出現的焦慮和慌張加劇了自身的邊緣化。詩歌作為文學中反應最快的文體,快速退守到個體這個最后的堡壘,換一種方式進入生活,不失為一種主動應變策略。
對于詩人而言,借此機會對自我進行深入挖掘,探索靈魂和命運中隱藏的東西、揭示人的屬性,并不是一件壞事。相比而言,自語式的言說比全視角的書寫方式要可靠,同時也規(guī)避了偽敘述帶給人們的困惑,更加接近真實。從這一點上講,漢語詩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生活有著全方位的介入。因為每個人的切入點不同,當下生活已經不存在死角,詩人們集體完成了人類生活的全景寫照。也就是說,一群人共同參與了一個時代的見證和言說,成就了一部共同創(chuàng)作的當代史詩,每個詩人都是作者之一。
與此同時,詩歌以私人化的方式進入公共生活,其急迫性也帶來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網絡時代給予人們的東西太多了,信息的飽和度和快捷性超過了人們的消化能力,如何減負,保持適度的精神空虛感,已經變得非常必要。慢下來還是繼續(xù)加速,已經是個問題。在當下生活中,詩歌即使不能給人提供減速的力量,至少也應該意識到慢下來的重要性。越是激流變換,越是需要一個精神的棲息地,讓人沉潛和安寧。詩歌的屬性決定其責任,即使無力擔此重任,也不應回避或者視而不見。
尤其是近幾年,微信出現以后,自媒體成為網絡的主流,傳播更加便捷,信息量已經無限大。在這樣龐雜的自媒體群落中,詩歌獲得了生機,同時也容易被信息淹沒。網絡信息量越大,攜帶的雜質越多,作為信息接受者,也就越需要我們不斷地遺忘和淘汰,保留有限的記憶。而淘汰的速度太快,不利于穩(wěn)定的詩歌價值觀的建立。
網絡和信息帶來了一個新的時代。這是一個理性和技術的時代,在人們對精神和理想困惑時,漢語詩歌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強化了自己的身份——用消解文化的方式來證明自身的價值,這不是最好的方式,但卻是正在進行中的詩歌的應對立場。
實際上,印刷詩歌和網絡詩歌,只是技術操作不同,在文本上沒有實質性差別。我們應該注意的是,現代化的快速傳播手段,應該是漢語詩歌發(fā)展的推進器,而不是精神的滑梯。技術只是手段,是外在的東西,詩歌史面對的永遠是詩歌本身。我們究竟寫出了什么樣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