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影像的文化旨趣
一間營業(yè)時間從午夜12點到早上7點的特殊食堂,一段段從老板科理的每道食物中拉出的人生故事……眼下,這部在北京衛(wèi)視、浙江衛(wèi)視首播的電視劇《深夜食堂》,引爆了埋藏在每個人心底里的“深夜食堂”情結,卻又意外地被網(wǎng)友們評為“史上最低分”。
相比前幾年火遍全國的《舌尖上的中國》,同樣以食物、故事和真情為主題的題材,為何會收獲如此不同的評價?“史上最低分”的《深夜食堂》,到底怎么了?
最近在北京衛(wèi)視熱播的《深夜食堂》中國版,從開播之日起,就遭遇網(wǎng)民的合力吐槽。吐槽焦點在于,開篇幾集竟然絲毫沒有展現(xiàn)中國美食的精妙,反而是一連串方便食品的植入廣告。同時,劇中人在“深夜食堂”所發(fā)生的故事也絲毫不接地氣,人物與故事全部虛浮,毫無現(xiàn)實感。總之,該電視劇在美食展示與劇情方面雙輸。
自從2012年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成為爆款“文化創(chuàng)意”之后,中國的主流影像突然發(fā)現(xiàn)了美食的文化生產價值。與那些以美食形象消費為目的的美食節(jié)目不同,《舌尖》里,觀眾共享的不只是食物本身,還有與食物的播種、采摘、捕獵、勞作、加工、流傳、食用等相關的文化體系。在這個借助視聽手段放大、提煉的食物民族志里,食物的豐富性聯(lián)系著文化的豐富性,最終點燃并呼應了觀眾心底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可能連主創(chuàng)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他們借中華美食植入了中華大一統(tǒng)的文化暗示——這正是紀錄片為觀眾提供美食視聽盛宴之余的社會功效。當下中國正處于經(jīng)濟躍上新臺階、文化上急需建構新的話語體系、在世界中樹立新的文化形象之時,美食不失為最鮮活、最真切的“共同體”體驗。它飽蘸著親情與人倫的內涵,負載著沉甸甸的歷史與文化。于是,《舌尖》這部美食電視片,最終成就了一個關于文化的敘事:文化的積淀、國土的廣袤、物產的奇妙、民族的團結等等。它的誕生,昭示了文化生產的一種新范式,那就是“消費為體,民族國家為用”。
《舌尖》在商業(yè)上的成功,可能促發(fā)了《深夜食堂》中國版的創(chuàng)作。但其中的文化創(chuàng)意,卻可能是《深夜食堂》無從體會、或刻意回避的。因為《深夜食堂》所依托的,正是一種“去民族化”的世界圖景。中國版《深夜食堂》的空間造型、人物性格設計、劇情起承轉合的節(jié)奏等,都是抽空地域性的。劇中那條霓虹閃爍的小街,那家鼎沸人聲的日料餐館,全然沒有任何地域性暗示。而中國版的那些食客,更是臉譜化的均質都市人。整部劇都是在虛擬的無名大都會環(huán)境中展開,虛造著各種人生際遇,努力表達一種與原劇情相仿的天涯羈旅的孤獨與溫情。整部劇的創(chuàng)作原則是“去社會化”的,因為它要建構一種資本社會的人倫,美食成為孤獨的個體,在深夜卸下現(xiàn)代社會重負、釋放心底久違溫情的機關。但由于缺少現(xiàn)實依托,人物形象和言行顯得造作、浮夸。
這部《深夜食堂》是日劇版權購入后的中國翻拍之作。IP、植入廣告等文創(chuàng)概念,凸顯了這一電視劇的商業(yè)性。引進版權是最近幾年中國影視業(yè)屢試不爽的盈利模式,在媒介娛樂化的電視業(yè)中尤其時髦。這種文化的引進者常以先覺者自居,堅信先行投入必然會贏取文化資本的“復利”,“早開發(fā),早得利”的信念促使先行者淘換各種優(yōu)質IP。
但《深夜食堂》中國版所遭遇的媒體吐槽,暴露了這種文創(chuàng)觀念的淺陋,也體現(xiàn)了觀眾的某種“文化自覺”。這種引進版權美學實際上高估了全球化文化的覆蓋力,它甚至高估了人性的普遍性。日版《深夜食堂》體現(xiàn)了一種無名大都會零碎空洞的價值觀,是“小確幸”的集合。在日本那種成熟的資本社會體系內,這種情感結構也許是有依托的。但把這樣一個想象性空間直接空投到中國主流影像市場,必然有一種嚴重的錯位。中國版《深夜食堂》誤認了文化的“原鄉(xiāng)”,把日本原版表達的情感當成了普適性的情感,里面的美食也是“情感全球化”的符號。這種對“原鄉(xiāng)”的誤認,在美學上產生了致命的問題,它滿足于原劇提供的文化框架,阻斷了對本土現(xiàn)實文化的探究與發(fā)掘,最終陷入對發(fā)達資本社會艷羨模仿的窠臼。
所以,解決中國影視的原創(chuàng)力問題,這是一個社會系統(tǒng)工程。當下中國文化急需建構話語體系,因此提出了“文化自覺”“道路自信”等要求。這種“文化自覺”“道路自信”,除了要滿足不斷擴大的文化內需,也要在千年變局的中國歷史新情境里,召喚出新的文化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