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佛指舍利的文化特性
法門寺出土的佛指真身舍利 資料圖片
法門寺真身寶塔 資料圖片
1987年,陜西寶雞法門寺唐代地宮中出土了四枚佛指舍利。其中一枚顏色略黃,質(zhì)地似骨,表面有裂紋和斑點,根據(jù)地宮出土的寶函鏨文:“奉為皇帝敬造釋迦牟尼佛真身寶函”,被鑒定為佛祖真身靈骨;另外三枚質(zhì)地均似白玉,被鑒定為“影骨”。影骨即靈骨之影應、應現(xiàn),以證靈骨之不滅,也被視為圣骨,供養(yǎng)規(guī)格與佛的真身舍利相同。
在佛教中,高僧大德去世后留下的頭發(fā)、牙齒、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火化后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晶體,則稱為舍利子。近代佛學大師印光法師認為:“舍利者,系梵語,此云身骨,亦云靈骨。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練精、氣、神所成。此殆心與道舍,心與佛舍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燒之,其身肉,骨、發(fā)變?yōu)樯崂!本褪钦f舍利子是一個人往生,經(jīng)過火葬后所留下的結(jié)晶體。
據(jù)唐代《破邪記》《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法苑珠琳》等佛教史籍記載,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涅槃后留下了一塊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jié)中指指骨舍利及8.4萬顆真身舍利。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后,為弘揚佛法,將佛舍利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其中,在中國有19處,寶雞法門寺為第5處,供奉的正是傳入中國的佛指舍利。古往今來,佛指舍利之所以被奉為國寶圣物,之所以被萬眾膜拜,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主要源于其五個方面的特性:
一是神圣性。法門寺佛指舍利重要價值在于,這是佛祖釋迦牟尼佛祖真身上的一節(jié)中指指骨。《大般涅槃經(jīng)》云:“若見如來舍利,即是見佛。”佛指舍利不僅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象征,還是佛祖言教、佛教佛法的象征,為當今佛教最高圣物,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佛舍利崇拜是佛教崇拜的核心形式,是拜佛像、拜佛經(jīng)、拜佛地、拜佛寺等其他佛教膜拜方式所不能比擬的。也正因為如此,佛指舍利每次出國出境瞻禮迎奉,都是萬人空巷、萬眾頂禮膜拜。
二是唯一性。物以稀為貴。據(jù)佛教典籍記載,釋迦牟尼佛舍利共有8.4萬多顆,但佛指舍利卻只有一枚,而且迄今為止,世界上也只發(fā)現(xiàn)這一枚真身佛指舍利,獨一無二,沒有任何爭議。也就是說,法門寺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枚佛指舍利。
三是真實性。法門寺佛指舍利歷史久遠、傳承有序、來源神圣,且有文獻和碑文相互佐證。佛指舍利的形制,唐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記載:“其舍利,開頭如小指初骨,長寸二分,內(nèi)空方正,外楞亦爾,下平上圓,內(nèi)外光凈。”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記載,佛指舍利“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痕,色白如雨少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文并不徹。”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佛指舍利長40.3毫米,外徑17.55~20.11毫米,腔徑13.75~16.5毫米,重16.2克,形狀與文獻所記吻合,只是顏色因受液體千年浸泡變得有些微黃。從北魏開始,一直到唐朝,歷代皇帝開啟法門寺地宮迎奉佛指舍利,《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料都有詳細記載,具有確鑿無誤的傳承性。唐朝時還發(fā)生過韓愈向唐憲宗進諫不要迎奉舍利而被貶的故事,并留下了《諫迎佛骨表》和《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兩篇著名的作品。所以,從古到今幾乎無人懷疑這枚佛指舍利的真實性。
四是感召性。佛教的主旨是感召和引導人棄惡從善,而佛指舍利在感召人心、施展教化、提升民眾道德水準和精神涵養(yǎng)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歷史上,佛指舍利曾長期受到皇室和民眾的狂熱崇拜、虔誠供養(yǎng),不僅感召了佛教內(nèi)部各宗各派的信徒,而且感召了從皇室到地方、從官方到民間的各個階層,其感召力可謂空前絕后,無他可比。尤其是唐代200多年間,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yǎng)佛指舍利。每次開示和迎奉佛指舍利,地主富商競相施舍,接濟窮困;盜賊匪痞懺悔禮拜,斷惡修善;宗派爭斗放棄干戈,拱手言和;病患殘弱感受撫慰,精神振作。可以說,佛指舍利已不僅僅是單純意義的宗教圣物了,已經(jīng)成為團結(jié)各方、緩和矛盾、促進和諧的一大法寶。
五是神奇性。佛指舍利歷時2500多年而不朽,本身就是個奇跡。與眾多宗教具有神秘色彩一樣,佛指舍利也時常伴有一些靈異事件發(fā)生。這些事件有些可能屬于巧合,有些則用現(xiàn)代科學理論尚無法解釋,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佛指舍利的神秘感和神奇性。1987年,考古工作者打開法門寺地宮內(nèi)含佛指舍利的寶函時,正好是農(nóng)歷四月初八,即佛教中的佛誕日。
佛指舍利雖然是宗教圣物,但對于今天的普通大眾而言,它已經(jīng)超脫了宗教的范疇,成了一種祈福消災的精神寄托,一種凝聚全國各族群眾的精神力量和文化符號。
(作者:楊曙明,系陜西省社科院寶雞分院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