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至今未上映 一部好的科幻作品需要啥?
前兩年,隨著劉慈欣《三體》的獲獎和被改編,科幻小說影視投資掀起了一點浪潮。但至今還沒有成品出現。目前,在影視市場的激烈競爭下,不少創(chuàng)作者將注意力放在了科幻網劇等相對不擁擠的領域,但它會不會是新的突破口?在編劇和后期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短時間內科幻網劇的“小而美”恐怕同樣難以實現。
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俊
科幻電影投資高風險大 《三體》至今未上映
在好萊塢,科幻電影已經是非常成熟、頻密的創(chuàng)作類型,《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火星救援》等大片上映都能引起無數觀眾追捧。但是在中國的情況就完全不同。
被稱為“中國科幻小說第一人”的劉慈欣所寫的《三體》獲獎后就被改編成電影,備受科幻迷的矚目。實際上,由馮紹峰、張靜初等人主演的電影版《三體》原定去年暑期上映,可中間經歷了制片人離職、特效團隊更換等波折,據說將在今年10月上映。不過到目前為止,大家對它的前景并不看好。
但是劉慈欣小說的熱度不減。前日,他的又一部科幻作品《流浪地球》電影版在青島開機,《同桌的你》導演郭帆將擔任導演。該小說被譽為“最有想象力、最具人文內涵的本土科幻”,一位年輕導演能否駕馭這種宏大題材,外界有些擔憂。小說講述在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依靠太陽為生的地球也即將面臨滅亡,面對絕境,人類如何生存,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了巨大的推進器,將地球推出太陽系、為人類尋找新的家園,這被稱為“流浪地球”計劃。
在近3年的創(chuàng)作中,劇本經歷了50多稿的調整和修改,團隊邀請了4位中科院的科學家共同探討,最終建立了一整套嚴謹的世界觀。郭帆介紹:“籌備環(huán)節(jié)中最艱難的是世界觀展現,三百多人的概設團隊和美術團隊歷經十五個月的設計、繪制、規(guī)劃和搭建,最終將2000張概念圖和5000多張分鏡真實呈現。”
由宋洋和齊溪主演的電影《拓星人》已于近日殺青。電影講述在遙遠的未來,一群人如何在外星荒漠中掙扎求生的故事。
此外,由寧浩執(zhí)導,劉慈欣當編劇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要在年中開拍,它融合了科幻和喜劇元素。電視劇方面,韓庚領銜主演并擔任制片人的《失憶之城》也正在后期制作階段,計劃于年底播出,該劇屬于硬科幻,耗時九個月做的特效有待觀察。
科幻網劇門檻相對較低
“IP捆綁明星”模式能否“小而美”?
從一系列科幻片的投拍可以看出,《三體》遇到的困難并沒有澆滅影視人的熱情,與此同時,大家也在嘗試把注意力放在門檻相對較低、投資小的科幻網劇創(chuàng)作上。
其中,改編自科幻小說《天意》的《天意之秦天寶鑒》正在熱拍中,主演有歐豪、海玲、喬振宇和張丹峰,唐嫣客串,這在網劇陣容中是非常豪華的配置。小說講的是秦末漢初時代遭遇的科幻時空,秦始皇、劉邦、韓信、張良、項羽等歷史人物也加入了科幻想象進行重新塑造的故事。據說投資超過1.5億元,但是要如何將科幻感和歷史感結合起來,雜糅的難度非常之大。
天下霸唱的小說《迷航昆侖墟》也在拍攝中,海巖擔綱編劇,兒子侶皓吉吉當導演,主演為盛一倫,結合了科幻、懸疑和言情。據了解,該劇單集制作費不低于800萬元,實景拍攝為主。
此外,由徐靜蕾監(jiān)制的科幻校園網劇《同學兩億歲》也在趕拍中,原著擁有不少粉絲,主演是她工作室簽約的新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科幻網劇的制作都在實行“IP捆綁明星制作人或者明星主演”的模式,試圖借此在項目前期就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為了降低投資風險,這些網劇也全有視頻網站投資的身影,獲得資金支持,也由此確立了視頻播出平臺,從而為后期輸出贏得保障。
不過,除了上述這些正在籌備和拍攝中的劇目前途未知外,一些已經上線的原創(chuàng)科幻網劇亮點不多,口碑差強人意。
《執(zhí)念師》盡管取得了很漂亮的點擊量,但是人設崩塌、節(jié)奏拖沓、邏輯漏洞太多等問題遭到詬病,據說它還會出第三季。
《超少年密碼》由Tfboys主演,講述夏常安、隋玉、諶浩軒三人尋找被投放在學校的人工智能的故事,在口碑方面,該劇差評如潮,有人指出浪費了好題材,“本來人工智能的主題是很好的,可以思考出很多人物關系,奈何編劇不給力,變成了青春劇”。
《微能力者》被批演技浮夸、情節(jié)幼稚、特效尷尬等。
另外,科幻網劇沒有太多震撼人心的場面,最關鍵的是劇本也會有一系列問題。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很多時候科幻網劇的屬性不純粹,有的只是借了一個科幻的殼,拿掉科幻之后,故事依然成立,這樣看來,科幻只是一個標簽,內核還是青春校園、驚悚、懸疑等。另外,這些科幻網劇的編劇一味注重大開腦洞,在劇情上挖了很多坑,但物理、數學、計算機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準備不足,沒有重視情節(jié)上的合理性,導致坑太多,最終填不上,只會讓觀眾笑話。
國產科幻影視作品還差什么?
盡管有一些項目在孵化,但不得不承認,無論是科幻電影,還是科幻電視劇、科幻網劇,都沒有太成功的案例在前。因此,投資人難免會對這一類型持觀望態(tài)度,資金自然就成了第一大問題。
其次,市場上缺乏優(yōu)秀的科幻IP內容。就閱讀來說,市面上的科幻作品一般局限于“小圈子”,因為大量的人對里面的“硬核”等技術問題看不懂,這使得科幻作品無法在更廣泛的人群中獲得影響力,所以真正知名的科幻IP不多,像劉慈欣這樣的作者還只是極少數。
再次,影視工業(yè)缺乏對科幻的轉化能力。大家對《三體》等電影版的擔心是,書中那些理念和設想無法被還原出來。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相比國外先進的影視工業(yè)水準,中國的科幻創(chuàng)作在編劇、概念、拍攝、后期等各環(huán)節(jié)都不夠專業(yè),因而無法在畫面上將科幻豐富的想象力轉化出來。這個過程中,小說的作者和影視創(chuàng)作團隊的化學反應至關重要。在本土制作團隊技術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假如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交給好萊塢團隊去制作,成本會很高,而且很可能彼此溝通不暢,導致風格“不倫不類”。
頭評
給科幻片多點耐心
從觀眾需求來看,科幻肯定擁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是大眾化的。這個時候,好的作品沒有出現,這之中有機會也很冒險,大家紛紛投入其中。電影對工業(yè)化的要求更高,大家從相對容易的網劇入手,的確是一個更可行的辦法。
可是資本始終是追求回報的,對科幻的投資也是如此。鑒于目前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準備不足,創(chuàng)作者就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很可能做出來的就是粗糙的半成品,觀眾不買賬,投資就會砸了。
而決定一部作品好壞的還是要看整體能力,做得好的是少數。在這個意義上,《三體》的“難產”也能理解了,它無論成功和失敗,都能為業(yè)界提供一點思考。所以觀眾要多給一點耐心,有了觀眾的寬容,創(chuàng)作者才有時間和空間去不斷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