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大地上的文曲昌興——有關“京津冀古代生活展”
首都博物館藏清代著色年畫
首都博物館藏金代《白玉雙鶴銜靈芝紋佩》
天津博物館藏清代刻磚《獅子滾繡球》
河北博物院藏西漢《鏤雕龍鳳紋銀鋪首》
天津博物館藏明代《嘉靖款五彩魚藻紋蓋罐》
應著丁酉年的新年鐘聲,“金玉滿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同時拉開序幕,一個展覽、三個部分在三地同時鋪陳,共同譜寫著千百年來京畿大地上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及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次展覽的主題和三地互動的策展模式,無疑源于京津冀一體化發(fā)展的國家戰(zhàn)略。從考古發(fā)現及文獻記載來看,京津冀一體化發(fā)展的模式,具有客觀原因及歷史淵源。自古以來,京津冀三地便因地緣關系緊密相聯——周代起,京津冀區(qū)域文化開始初步形成;魏晉南北朝時期,京津冀區(qū)域成為民族融合的重要舞臺;金代,北京作為封建王朝的都城,對周邊區(qū)域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皇權一統天下,京津冀區(qū)域進入“一體化”的行政管理發(fā)展階段;元明清,京津冀作為京畿之地,以皇都為中心,輻射周邊,三地進一步形成了相互依存、依賴、共生、共建、協同發(fā)展的新模式……自然地理的相鄰,促進、形成了京津冀區(qū)域發(fā)展的相似性與共性,更進一步形成了三地文化發(fā)展的一脈相承,并表現在北方區(qū)域文化的相似性、圍繞都城形成的主流文化與宮廷文化的特色、濃郁的相近的民間文化特色等方面。
本次展覽策劃的初衷與重點,正是從京津冀文化的相似性與共性這一角度出發(fā),依托三地博物館館藏文物的優(yōu)勢,配合春節(jié)喜慶、吉祥的氣氛,以京津冀古代人們的生活為背景,以吉祥文化為主題,從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到三地人共同鑄就的生活理想、價值理念和藝術升華,充分展現了三地深厚的歷史淵源、燦爛的文化之光。
禮者,人道之極也
“吉祥、和諧”,是本次展覽的大主題。如何在這一主題下,利用龐雜的文物構建起敘事結構是策劃展覽時所著重考慮的。三館專家經過十多次研討,決定充分發(fā)揮三個博物館的館藏優(yōu)勢,致力于古人生活的主要方面——禮儀、家居,以及造物中體現出的無處不在的對生活的祈福與愿景,通過禮儀篇、家居篇、藝術篇展現古人生活的尊貴、富足、美滿、優(yōu)雅與情致。
約束、影響人們生活的是人的精神,以及人們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因此,在河北博物院展出的“禮儀篇”,重在通過“禮之精神”“禮之物象”“禮之生活”三者的有機結合,彰顯古代社會中禮制文明對人的生活的深刻影響。
荀子認為,“禮者,人道之極也”。禮制文明的內涵及核心是建立社會的秩序。禮是國家典制、是行為準則、也是道德規(guī)范,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無處不在。人們的思想、追求受到禮制的熏陶;人們的行事、為人受到禮制的規(guī)范。禮的思想對古人生活的滲透,表現在禮之物象上。古代器物和藝術品的設計注重內涵,器物便成為體現“禮”的重要載體,在設計理念、內涵、功能、意義等方面,無不打上禮制的深刻烙印,也只有符合禮的規(guī)范,才能達到設計與制作的完美。“禮儀篇”便以古代的青銅禮樂器作為展示的重點,來印證當時的禮制規(guī)范;以玉帶飾等,來展現玉器對身份地位的象征;以宮廷御用之物進一步彰顯禮制的尊嚴。它們既向人們詮釋著禮制文明,也體現著在禮的規(guī)范下先人對于美的追求。從中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是在一定“禮”的規(guī)范中運轉的。
結廬在人境
如果說“禮”規(guī)范著人的精神,那么“家”便是人的生活的主要依托。“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古代士者生活中追求的最佳境界,其實普通人居家生活希望達到的意境亦是如此——通過美好的家居環(huán)境、氛圍,營造宜居、宜養(yǎng)、宜樂的美好家園。因此,展覽結合首都博物館館藏的民俗文物,特別是館藏的幾千張豐富多彩的民間年畫,在該館設置了“居家篇”,重在烘托古人“結廬在人境”的生活理想。
展覽從庭院春秋、室內陳設、娛樂休閑三個部分來體現這一生活理想。
“庭院春秋”部分營造了北方典型的建筑四合院的氛圍。四合院建筑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的理念。“四合”即東西南北四面的房間圍合在一起。“合”與“和”相通,“和”與“諧”相連。展覽通過展示一家人在四合院中其樂融融的情景來展現生活理想——小小的庭院就是一個家的小世界,是一個家族團聚的樂園。
“室內陳設”部分通過正房、書房兩個場景展開。其中正房的陳設凸顯了主人地位的尊貴,以及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理念;而書房的陳設則強調了人的修養(yǎng)是心靈的一扇窗,突出了文化的氛圍。展覽的背景烘托特意展示了明代文人筆記中對書房外環(huán)境的描述:“門內有徑,徑欲曲;徑轉有屏,屏欲小;屏進有階,階欲平;階畔有花,花欲鮮;花外有墻,墻欲低;墻內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樸;亭后有竹,竹欲疏;竹盡有室,室欲幽。”文字與圖釋效果相輝映,帶給觀眾更多遐想的空間。
年畫在“娛樂休閑”部分有突出的展現。民間年畫是對古人生活理想的生動呈現,如首都博物館藏清代楊柳青年畫《滿堂富貴》,充分揭示了金玉滿堂、吉祥富貴的展覽主題,更讓觀眾在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中體會到京津冀地域一體、文化一脈的特點。
探妙知天工
古人于生活中不斷探索的美、提煉的美、創(chuàng)造的美,最終體現在各種生活器物以及寄托內心情感的書畫等藝術品中,它們也是古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天津博物館展出的“藝術篇”,匯聚三地館藏藝術精品,從藝術品產生的“理想意境”,到創(chuàng)造藝術品的“工匠精神”,以致“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深入揭示了京津冀三地古代藝術品產生的根源、基礎以及成就。
從最初的基本生存,到文明的發(fā)展、藝術的興盛,古人對美的追求,由“器完不飾”至“文質彬彬”,充分體現了孔子主張的“文質兼?zhèn)洹钡睦砟睢!坝癖赜泄ぃけ赜幸狻薄坝挟嫳赜幸猓幸獗丶椤保瑥募彝サ絺€人,古代藝術品都賦予了深層內涵,傳統的吉祥圖案在不同材質、不同功能的器物上的充分表現,成為護佑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
工匠精神,讓藝術的創(chuàng)造在既有的規(guī)制中不斷突破、完善。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描繪玉石等器物的制作,南宋理學家朱熹解讀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正如清乾隆朝制玉達到高峰,自然少不了一批技藝超群的宮廷玉匠,他們創(chuàng)造了經典的“乾隆玉”,舉世共推崇,雅俗同玩賞。所以在“藝術篇”這一部分,從漢代的《羊燈》,到宋代的《墨梅圖頁》;從明代的《嘉靖款五彩魚藻紋蓋罐》,到清代的《銅胎鎏金掐絲琺瑯三足熏爐》,展覽重在通過展示古人對器物的形象營造、紋飾營造以及在這些方面的精益求精,來彰顯古人對美的追求。
京津冀地域遼闊,它是京畿重地,作為全國的中樞,有亭臺宮觀、八方通達的萬千氣象;它是民族融合的舞臺,作為南北方融合的前沿陣地,有百川朝海、四方聚物的多元文化。如今,展覽打通了三地博物館的展廳和庫房,讓古今對話,觀眾是否可以聽到歷史的回響,以及京津冀一體化逐漸加快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