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作品展現剪刀上“中國風”
剪紙大賽成果展亮相滬上
300余件作品展現剪刀上“中國風”
剪紙作品《吉祥文字吉祥娃》,彩蝶戀牡丹,寓意春意盎然。(主辦方供圖)
中國傳統(tǒng)工藝 (剪紙) 大賽成果展今天在朵云軒藝術中心拉開大幕,亮相的300余件鏤空藝術向人們呈現剪刀上的“中國風”。
這是近幾年來覆蓋面最廣的一次剪紙大賽,自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泰國、日本的應征作品2019件,匯集了不同主題、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剪紙作品。其中,最小的參賽者僅5歲,最年長的已有102歲高齡。
全家人聚在一起剪窗花、貼福字,這是不少人腦海中關于過年的溫暖記憶。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南北朝時期 《木蘭辭》 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而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 (公元386一581年) 五幅團花剪紙。這幾幅剪紙,采用重復折疊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擋的處理手法。
我國剪紙流派眾多,大致分為南北兩派:北派剪紙粗獷有力,以形代物;南派剪紙細膩寫實,秀美耐看。然而,由于各地區(qū)地域習俗、精神文化等的不同,同一派之間也各有各的特點。以北派為例,河北蔚縣剪紙是全國唯一的一種以陰刻剪紙為主的點彩剪紙,它的主要特色是彩色點染,即用吸水性好的紙料刻制后,再用毛筆點彩染色而成。山東剪紙則以其花樣密集的裝飾手段為特色,使得剪紙作品的外型更飽滿豐富。陜西剪紙題材豐富,不僅有古代神話、傳說、民俗,而且有現代農村民俗生活和生產勞動內容,充滿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山西剪紙刻染精細、逼真如畫。
而同屬南派的各地剪紙也各具特色。比如,廣東剪紙的主要材料并非紙,而是金、銀、銅箔或是錫箔。福建剪紙題材多源于生活,其中多見水產動物,造型典雅秀麗、生動活潑,結構嚴密緊湊,刻畫惟妙惟肖。江蘇剪紙有剪有刻,剪刻結合。浙江剪紙當中最具特色的是戲曲窗花和流傳了七百多年的樂清細紋刻紙。
上海剪紙屬于南派,被稱為“海派剪紙”,最大的特色是兼容并蓄、開拓創(chuàng)新的藝術風格。王子淦和林曦明被譽為上海剪紙藝術界的“雙子星”。王子淦將北方剪紙的粗獷、大氣和南方剪紙的細膩流暢,恰當地融為一體,繼承了前輩的優(yōu)秀技藝,表現出了極強烈的藝術個性。故而他的作品具有簡練、夸張、裝飾性強的特點,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山水風景、人物建筑無所不涉。林曦明的剪紙作品則大膽運用他擅長的山水畫中的寫意手法,把書畫和民間剪紙融會一起,互相交融、相得益彰,在我國剪紙藝術上堪稱一絕。
這次大賽不僅關注作品本身,還希望搭建一個平臺,探索剪紙藝術現代傳承的方法和模式。據介紹,專家們在走訪各地時發(fā)現,很多民間的剪紙藝人生活清苦,但一輩子認認真真堅守著這門手藝。有業(yè)內人士呼吁:“他們的價值應該被更好地挖掘。”
據悉,為了讓公眾感受剪紙藝術魅力,主辦方將在展覽期間邀請獲獎選手代表、剪紙大師,進行為期10天的剪紙現場藝術表演。開幕當天,大賽組委會更是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為主題,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位獲獎選手舉辦現場賽。與此同時,主辦方將邀請剪紙藝人制作剪紙視頻,推出線上課程,并在學校、社區(qū)開設剪紙體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