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說的“未成年”特質辨析
中國網絡小說經過近二十年的發(fā)展,越來越流行。不少作品成為文化產業(yè)爭奪的IP,被改編成熱門影劇,例如《盜墓筆記》《校花的貼身高手》《歡樂頌》《瑯琊榜》《花千骨》等。在市場欣欣向榮的同時,中國網絡小說表現(xiàn)出的“未成年”特質,尤其值得關注和思考。
網絡小說的“未成年”特質,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寫作主體年輕化。作者一般也就二三十歲,人生閱歷、寫作經驗尚待豐富。且網絡文學競爭遵循苛刻的叢林法則,只有不斷寫作才能持續(xù)獲得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稚嫩的“網絡寫手”為了吸引讀者,不得不爭分奪秒地碼字、更新,在追求速度和數(shù)量的同時,往往難以兼顧深度和質量。
其次,文本顯示出生長的力量。網絡小說熱衷于描繪虛幻世界、講述奇異故事,在書寫規(guī)范、文體語言上迥異于傳統(tǒng)文學。網絡小說的文本生成速度極快,具備隨時更替的表達活力,新造或強化了一些網絡用語,例如“虐心”“爆表”“趕腳”“無節(jié)操”“小清新”等。這些詞匯大多不夠精美,未必會被社會長久接納,但在語言的社會演進中發(fā)揮著一定作用。
再次,讀者年齡偏輕,社會構成復雜。他們在疾馳的地鐵上、逼仄的出租屋內、開小差的課堂上等各種場合饒有興味地閱讀,放飛天馬行空的想象,舒緩一天的生活壓力。這種閱讀,往往是一種草根化、輕松化的休閑體驗,疏離于文化教諭和社會規(guī)訓,彰顯著個體的娛樂精神,傳遞了城鎮(zhèn)新一代平民的審美訴求。
網絡小說的“未成年”特質,一方面意味著尚未步入成熟的發(fā)展軌道,在遣詞造句、敘事手法、文學意境、思想內涵上有待提高,一方面意味著充滿新生活力,有望積極迸發(fā)。目前,網絡小說正處于文學生產和創(chuàng)作的初級階段,恰如人所經歷的青春期狂熱和躁動。這個過程,需要業(yè)界清醒的認知和社會普遍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