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水城
“百丈瀑布天上來。水上森林譽四海。鳥飛腳下無處逮。鼓樓生在云天外。上得山坡下不來。河上修橋談戀愛,溶洞之中建苗寨。石板上房當瓦蓋。侗族大歌響中外。一桿火槍隨身帶。裙子超短露膝蓋。鐮刀剃頭奇絕快。汽車專往洞里鉆。辣椒專做下飯菜。山中野草當藥賣。牛角做帽女人戴。隔山飛歌抒情懷,布依簸箕當畫賣。銀飾刺繡驚老外。”這關于“貴州十九怪”的敘述,是我在飛機配餐的包裝袋上看到的。這讓我對貴州的豐富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那時我剛從貴州水城縣回來。
水城之行,讓我對貴州有了別樣的感情。我們參觀了百車河農民新村,在米蘿鄉(xiāng)參觀當地少數民族的歌圩;參觀了當地獼猴桃種植基地,游覽北盤江;參加全國農民畫展開展儀式,參觀千米水城縣農民畫長卷;參加中國青年作家村掛牌暨“中國青年水城杯”征文大賽啟動儀式……在這過程中,身處26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勤勞和樸實,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融會交流。在與當地青年作者的交流中,我毫不掩飾對他們身處這塊多民族聚居、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福地的羨慕。
踏上水城縣這片繽紛多彩的土地,我興奮不已,拍了一千多張照片,有山,有水,更多的是服飾不一的少數民族群眾。在百車河農民新村,我給一位懷抱孩子的年輕母親拍照。照片里的母子,母親的眼里充滿慈祥與慈愛,小寶寶凝神遠方,好像在憧憬未來。在米蘿歌圩的一個涼亭旁,我拍了一位戴著頭帕的布依族母親,她的眼睛笑得瞇了縫,懷抱里的孩子則對我睜著好奇的大眼睛。他們的身后,涼亭里坐成一圈的婦女們,一個個沖著鏡頭憨厚地微笑……她們神情自然,笑容燦爛,淳樸如這里的青山綠水,讓人過目難忘。
在當地舉辦的旅游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大會上,莊嚴肅穆的彝族取火儀式開始后,身著紅、黃、白三種顏色長袍的布摩隊列,在深沉有力的吟誦中,護送火種緩步走向祭臺。布摩隊的領頭是一位身著靚麗彝族服飾的女子,她神態(tài)莊重,眼神肅穆。在兩天后的全國農民畫畫展上,一位彝族打扮的女子走到我的座位旁。我認出她就是布摩隊列的領隊。此刻,她作為全國農民畫畫展一等獎作者的身份來領獎。她的獲獎作品是農民畫《擋門酒組畫》。
我們在互加微信時知道彼此的名字,她叫何劍春,漢族人,在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工作。從2013年開始,她參與搜集彩布貼花和阿索肯盤歌,這兩項當年申報成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次年成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彩布貼花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何劍春2013年在六盤水市農民畫培訓班做了7天旁聽生,接著又參加了市里在猴場鄉(xiāng)補那村的培訓班。2015年5月,她被縣里抽來參加水城的“千米水城農民畫”長卷創(chuàng)作,在多位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她用6天時間創(chuàng)作了12米長的彝族婚俗長卷。大凡優(yōu)秀的農民畫都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她的組畫就是彝族生活風俗的藝術再現。一位在彝族鄉(xiāng)鎮(zhèn)生活和工作的漢族文化干部,創(chuàng)作出了反映彝族人的真實生活畫卷,水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由此可見一斑。
一花一世界,了解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總是從具體的個體開始的。在何劍春身上,我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共有的善良、勤勞、吃得苦、富于創(chuàng)造的品質。
回到北京,我一遍又一遍地回放著自己拍攝的照片,回放著水城縣委宣傳部送給我們的制作精良的視頻材料,我仿佛覺得自己還在水城,還在傾聽當地人民如數家珍一般,講述水城的歷史、風俗、民族語言和水城翻天覆地的變化……